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精准练习
一、单选题
1.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关于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化学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物理性质
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3.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4.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无法判断
5.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7.“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8.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9.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10.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盐酸的烧杯,并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保持盐酸过量),完全反应后发现左盘升高、右盘下降,则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的金属可能是,
A.镁和铝 B.锌和镁 C.锌和铜 D.铜和铁
二、简答题
11.苏泊尔是中国唯一一家炊具类的大型上市公司,以生产不锈钢锅具为主业,近日曝光旗下200元以下的不锈钢锅具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则回答问题:
(1)不锈钢属于一种_____材料,其主要合金元素中镍和铬的含量分别是18%和8%,主要起到_______作用,请举例说明不锈钢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
(2)如果不锈钢产品中的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可能严重影响相关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锰是一种过渡性金属,经研究显示锰在成人每千克每日摄入量不能超过0.1mg,请你说出锰含量超标的危害还有哪些?____________。
12.中央台《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了清乾隆金瓯永固杯。
(1)金杯历经近300年,仍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2)现今市场上存在一种假冒黄金饰品(主要成分是锌和铜),在实验室中要鉴定出一枚戒指为假黄金,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一种即可)。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
三、推断题
13.宇轩同学在厨房里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不含氢元素,则A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2)若A含有氢元素,则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B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_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
14.现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含有铁粉、木炭粉、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流程图进行推断,并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无色液体D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气体F是__________,它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4)这包黑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
15.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其中B物质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2)反应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16.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这包固体物质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1)据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填离子符号)。
(4)为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写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四、实验题
17.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写出实验一试管中液面上升“更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二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8.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9.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交流与解释】
(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__。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拓展】(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____。
(2)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____(填序号)。
A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 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 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
五、计算题
20.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20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请按要求进行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日产纯铁的质量是_______t;
(3)日产含Fe90%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t)
2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C
7.A
8.C
9.B
10.C
11. 金属 抗氧化性和耐腐蚀 可制作医疗器具和炊具等 对人体有害,损害神经系统功能,不能用于防锈等
12.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稀盐酸 Zn+2HCl═ZnCl2+H2↑
13. 复分解反应 Na+、Cl- 、H2O
14.(1)H2O
(2)FeCl2、HCl
(3) 氧气##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4)铁粉、二氧化锰、木炭粉
15. 2H2O22H2O+O2↑ 催化 红色固体变黑 复分解
16. 氯化铁(或FeCl3) 碳酸钠和硫酸钠(或:Na2CO3和Na2SO4) 取适量无色溶液C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仍然有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化钾。
17. 2NaOH+CO2=Na2CO3+H2O; 2HCl+Mg=MgCl2+H2↑;
18.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 Ba(OH)2+CO2=BaCO3↓+H2O
19. NaOH与变质后的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干燥剂 BD
20.(1)2:3
(2)设:日产纯铁的质量为x,则有:
x=1120t
答:日产纯铁的质量为1120t;
(3) 设日产含铁90%的生铁的质量为y,则有:
y=1244.4t
答:日产含Fe90%的生铁的质量是1244.4t。
21.(1)156.7;(2)10.6g;(3)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