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九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绝艺”获得全球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赛事冠军,这得益于所建立的大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数据存储量,它们决定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质量和速度,其中的一个大数据中心能存储58000000000本书籍,将58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5.8×1010 B.5.8×1011 C.58×109 D.0.58×1011
2.下列安全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抛物线y=3(x﹣1)2+5的顶点坐标是( )
A.(3,5) B.(1,5) C.(3,1) D.(﹣1,5)
4.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E,AD∥BC.若AE=2,CE=3,AD=3,则BC的长度是( )
A.2 B.3 C.4 D.4.5
5.下列函数中,当x>0时,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2x B.y=x2 C.y= D.y=(x﹣2)2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 D.若BC=24,cosB=,则AD的长为( )
A.12 B.10 C.6 D.5
7.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A=BC,将BC绕点B顺时针旋转θ(0°<θ<90°),得到BP,连接CP,过点A作AH⊥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AP,则随着θ的增大,∠PAH的度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8.小明使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函数y=的图象,他输入了一组a,b的值,得到了下面的函数图象,由学习函数的经验,可以推断出小明输入的a,b的值满足(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9.将二次函数y=x2﹣4x+5化成y=a(x﹣h)2+k的形式为 .
10.若点A(a,b)在双曲线y=上,则代数式ab﹣8的值为 .
11.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28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12.疫情期间,进入学校都要进入测温通道,体温正常才可进入学校.某校有3个测温通道,分别记为A,B.C通道.学生可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通道测温进校园,某日早晨,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在进入校园时,恰好选择不同通道测温进校园的概率是 .
13.已知⊙O的半径是4,点P到圆心O的距离d为方程x2﹣4x﹣5=0的一个根,则点P在⊙O的 .(填“内部”、“外部”、“上”)
14.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如图,已知一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CD为8m,桥拱半径OC为5m,求水面宽AB= m.
15.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后与⊙O相切,则α的值为 .
16.李老师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学具,用来探究“边边角条件是否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问题.操作学具时,点Q在轨道槽AM上运A动,点P既能在以A为圆心、以8为半径的半圆轨道槽上运动,也能在轨道槽QN上运动.图2是操作学具时,所对应某个位置的图形的示意图.
有以下结论:
①当∠PAQ=30°,PQ=6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②当∠PAQ=90°,PQ=10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③当∠PAQ=150°,PQ=12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2题,每题5分,第23-24题,每题6分,第25题,5分,第26-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2sin45°+|﹣1|﹣+(π﹣2)0.
18.已知y2﹣2xy﹣1=0,求代数式(x﹣2y)2﹣(x﹣y)(x+y)﹣3y2的值.
19.下面是小玟同学设计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在△ABC中,AB=BC,BD平分∠ABC交AC于点D.
求作:∠BPC,使∠BPC=∠BAC.
作法:①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和点F,连接EF交BD于点O;
②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O;
③在劣弧AB上任取一点P(不与点A、B重合),连接BP和CP.所以∠BPC=∠BAC.
根据小玟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OA、OC.
∵AB=BC,BD平分∠ABC,
∴BD⊥AC且AD=CD,( )(填推理的依据).
∴OA=OC.
∵E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OB= .
∴OB=OA.⊙O为△ABC的外接圆.
∵点P在⊙O上,
∴∠BPC=∠BAC( )(填推理的依据).
20.如图,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DBC=∠A,如果BC=,AC=3,求CD的长.
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m+2)=0.
(1)求证: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2是此方程的一个根,求实数m的值.
22.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2m,﹣m).
(1)求出m值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请直接写出当x<m时,y2的取值范围.
23.如图,B是⊙O的半径OA上的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过点B作OA的垂线交⊙O于点C,D,连接OD.E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l,连接OE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F.
(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求证:∠OFC=∠ODC;
(2)连接FB,若B是OA的中点,⊙O的半径是4,求FB的长.
24.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Rt△ABC的内切圆与斜边AB相切于点D,AD=m,BD=n,
求△ABC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
小冬根据学习几何的经验,先从特殊情况开始探究:
解:如图,令AD=3,BD=4,
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E、F,CE的长为x.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3,BF=BD=4,CF=CE=x.
根据勾股定理得,(x+3)2+(x+4)2=(3+4)2.
整理,得x2+7x=12
所以S△ABC=(x+3)(x+4)=×(12+12)=12
请你参考小冬的做法.
解决以下问题:(1)当AD=5,BD=7时,求△ABC的面积;
(2)当AD=m,BD=n时,直接写出求△ABC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为 .
25.北京某超市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的进货量相同.根据往年的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为了确定今年六月份的酸奶订购计划,对前三年六月份的最高气温及该酸奶需求量数据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酸奶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关系如表:
最高气温t(单位:℃) 20≤t<25 25≤t<30 30≤t≤40
酸奶需求量(单位:瓶/天) 300 400 600
b.2017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表(不完整):
2017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20≤t<25 3
25≤t<30 m 0.20
30≤t<35 14
35≤t≤40 0.23
合计 30 1.00
c.2018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d.2019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如下(未按日期顺序):
25 26 28 29 29 30 31 31 31 32 32 32 32 32 32
33 33 33 33 33 34 34 34 35 35 35 35 36 36 3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为 ;
(2)2019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
(3)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为600瓶的概率为 ;
(4)已知该酸奶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
①2019年6月这种酸奶每天的进货量为500瓶,则此月这种酸奶的利润为 元;
②根据以上信息,预估2020年6月这种酸奶订购的进货量不合理的为 .
A.550瓶/天
B.600瓶/天
C.380瓶/天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a﹣4(a≠0).
(1)求抛物线y=ax2﹣2ax+a﹣4的顶点坐标;
(2)当﹣1≤x≤5时,y的最大值为12;
①请求出a的值;
②若A(m,y1),B(m+t,y2)是抛物线上两点,其中t>0,记抛物线在A,B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包含A,B两点),若图象G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之差为4,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27.在△ABC中,∠ABC=90°,BA=BC,点D为线段AC上一点,将线段BD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连接DE.
(1)①请补全图形;
②写出CD,AD,E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取AD中点F,连接BF、CE,猜想CE与BF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
28.定义:P、Q分别是两条线段a和b上任意一点,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叫做线段a与线段b的“冰雪距离”.已知O(0,0),A(,),B(m,n),C(m,n+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点.
(1)根据上述定义,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当m=2,n=时,如图1,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是 ;
②当m=2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是,则n的取值范围是 .
(2)如图2,若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的圆上,当n≥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记为d,结合图象,求d的最小值;
(3)当m的值变化时,动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始终为,线段BC的中点为M.直接写出点M随线段BC运动所走过的路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绝艺”获得全球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赛事冠军,这得益于所建立的大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数据存储量,它们决定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质量和速度,其中的一个大数据中心能存储58000000000本书籍,将58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5.8×1010 B.5.8×1011 C.58×109 D.0.58×1011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将580 0000 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5.8×1010.
故选:A.
2.下列安全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抛物线y=3(x﹣1)2+5的顶点坐标是( )
A.(3,5) B.(1,5) C.(3,1) D.(﹣1,5)
【分析】根据顶点式的特点可直接写出顶点坐标.
解:因为y=3(x﹣1)2+5是抛物线的顶点式,
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1,5).
故选:B.
4.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E,AD∥BC.若AE=2,CE=3,AD=3,则BC的长度是( )
A.2 B.3 C.4 D.4.5
【分析】由BC∥AD,推出△AED∽△CEB,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BC∥AD,
∴△AED∽△CEB,
∴=,
∴=,
∴BC=4.5,
故选:D.
5.下列函数中,当x>0时,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2x B.y=x2 C.y= D.y=(x﹣2)2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A.∵在正比例函数y=2x中,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二次函数y=x2中,a=1>0,
∴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开口向上,在y轴右侧(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反比例函数y=(x>0)中,k>0,
∴它的图象在一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在二次函数y=(x﹣2)2中,a=1>0,
∴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开口向上,在对称轴x=2的右侧(即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 D.若BC=24,cosB=,则AD的长为( )
A.12 B.10 C.6 D.5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BC=12,再解直角△ABD,求出AB,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
解:∵在△ABC中,AB=AC,AD⊥BC于点D,
∴BD=BC=12.
在直角△ABD中,∵cosB==,
∴AB=13,
∴AD===5.
故选:D.
7.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A=BC,将BC绕点B顺时针旋转θ(0°<θ<90°),得到BP,连接CP,过点A作AH⊥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AP,则随着θ的增大,∠PAH的度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由旋转性质可得PB=BC=AB,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PC+∠BPA=135°=∠PAH,再由外角关系求得∠PAH度数.
解:将BC绕点B顺时针旋转θ(0°<θ<90°),得到BP,
∴PB=BC=AB,
∴∠BCP=∠BPC,∠BAP=∠BPA.
∵∠BCP+∠CBP+∠BPC=180°,∠PAB+∠ABP+∠BPA=180°且∠ABP+∠CBP=90°.
∴∠BPC+∠BPA=(360°﹣90°)=135°,
即∠CPA=135°,
∴∠PAH=∠CPA﹣90°=135°﹣90°=45°,
∴∠PAH的度数为定值.
故选:C.
8.小明使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函数y=的图象,他输入了一组a,b的值,得到了下面的函数图象,由学习函数的经验,可以推断出小明输入的a,b的值满足(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分析】由图象可知,当x>0时,y>0,可知a>0;根据函数解析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以知道x≠b,结合图象可以知道函数的x取不到的值大概是在1的位置,所以大概预测可以得b约为1,也即b>0.
解:由图象可知,当x>0时,y>0,
∴a>0;
∵x≠b,结合图象可以知道函数的x取不到的值大概是在1的位置,
∴b>0.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9.将二次函数y=x2﹣4x+5化成y=a(x﹣h)2+k的形式为 y=(x﹣2)2+1 .
【分析】利用配方法整理即可得解.
解:y=x2﹣4x+5=x2﹣4x+4+1=(x﹣2)2+1,
所以,y=(x﹣2)2+1.
故答案为:y=(x﹣2)2+1.
10.若点A(a,b)在双曲线y=上,则代数式ab﹣8的值为 ﹣5 .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k=xy,由此求得ab的值,然后将其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进行求值即可.
解:∵点A(a,b)在双曲线y=上,
∴3=ab,
∴ab﹣8=3﹣8=﹣5.
故答案为:﹣5.
11.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28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68(1﹣x)2=128 .
【分析】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降价后的价格=降价前的价格(1﹣降价的百分率),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68(1﹣x),第二次后的价格是168(1﹣x)2,据此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根据题意得:168(1﹣x)2=128.
故答案为:168(1﹣x)2=128.
12.疫情期间,进入学校都要进入测温通道,体温正常才可进入学校.某校有3个测温通道,分别记为A,B.C通道.学生可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通道测温进校园,某日早晨,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在进入校园时,恰好选择不同通道测温进校园的概率是 .
【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解:画树状图为:
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数,其中小王和小李从不同通道测温进校园的有6种情况,
则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在进入校园时,恰好选择不同通道测温进校园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3.已知⊙O的半径是4,点P到圆心O的距离d为方程x2﹣4x﹣5=0的一个根,则点P在⊙O的 外部 .(填“内部”、“外部”、“上”)
【分析】先求出方程x2﹣4x﹣5=0的根,得到d的值,再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解:解方程x2﹣4x﹣5=0,
得x=5或﹣1,
∵d>0,
∴d=5,
∵⊙O的半径为4,
∴d>r,
∴点P在⊙O外.
故答案为:外部.
14.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如图,已知一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CD为8m,桥拱半径OC为5m,求水面宽AB= 8 m.
【分析】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可知AD=BD=AB,在Rt△ADO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的长,进而可得出AB的长,此题得解.
解:连接OA,如图所示.
∵CD⊥AB,
∴AD=BD=AB.
在Rt△ADO中,OA=OC=5m,OD=CD﹣OC=3m,∠ADO=90°,
∴AD===4(m),
∴AB=2AD=8m.
故答案为:8.
15.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后与⊙O相切,则α的值为 60°或120° .
【分析】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后与⊙O相切,切点为C′和C″,连接OC′、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AB′,OC″⊥AB″,利用直角三角形30度的判定或三角函数求出∠OAC′=30°,从而得到∠BAB′=60°,同理可得∠OAC″=30°,则∠BAB″=120°.
解: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后与⊙O相切,切点为C′和C″,连接OC′、OC″,
则OC′⊥AB′,OC″⊥AB″,
在Rt△OAC′中,∵OC′=1,OA=2,
∴∠OAC′=30°,
∴∠BAB′=60°,
同理可得∠OAC″=30°,
∴∠BAB″=120°,
综上所述,α的值为60°或120°.
故答案为60°或120°.
16.李老师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学具,用来探究“边边角条件是否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问题.操作学具时,点Q在轨道槽AM上运A动,点P既能在以A为圆心、以8为半径的半圆轨道槽上运动,也能在轨道槽QN上运动.图2是操作学具时,所对应某个位置的图形的示意图.
有以下结论:
①当∠PAQ=30°,PQ=6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②当∠PAQ=90°,PQ=10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③当∠PAQ=150°,PQ=12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②③ .
【分析】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AM有1个交点,则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否则不能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根据此观点进行解答便可.
解:①当∠PAQ=30°,PQ=6时,以P为圆心,6为半径画弧,与射线AM有两个交点,则△PAQ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故①错误;
②当∠PAQ=90°,PQ=10时,以P为圆心,10为半径画弧,与射线AM有一个交点,Q点位置唯一确定,则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故②正确;
③当∠PAQ=150°,PQ=12时,以P为圆心,12为半径画弧,与射线AM有一个交点,Q点位置唯一确定,则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2题,每题5分,第23-24题,每题6分,第25题,5分,第26-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2sin45°+|﹣1|﹣+(π﹣2)0.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进而合并得出答案.
解:原式=2×+﹣1﹣3+1
=+﹣1﹣3+1
=﹣.
18.已知y2﹣2xy﹣1=0,求代数式(x﹣2y)2﹣(x﹣y)(x+y)﹣3y2的值.
【分析】先求出y2﹣2xy=1,算乘法,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求出即可.
解:∵y2﹣2xy﹣1=0,
∴y2﹣2xy=1,
(x﹣2y)2﹣(x﹣y)(x+y)﹣3y2
=x2﹣4xy+4y2﹣x2+y2﹣3y2
=2y2﹣4xy
=2(y2﹣2xy)
=2×1
=2.
19.下面是小玟同学设计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在△ABC中,AB=BC,BD平分∠ABC交AC于点D.
求作:∠BPC,使∠BPC=∠BAC.
作法:①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和点F,连接EF交BD于点O;
②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O;
③在劣弧AB上任取一点P(不与点A、B重合),连接BP和CP.所以∠BPC=∠BAC.
根据小玟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OA、OC.
∵AB=BC,BD平分∠ABC,
∴BD⊥AC且AD=CD,(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对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重合 )(填推理的依据).
∴OA=OC.
∵E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OB= OC .
∴OB=OA.⊙O为△ABC的外接圆.
∵点P在⊙O上,
∴∠BPC=∠BAC( 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 )(填推理的依据).
【分析】(1)根据作图过程即可完成作图;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完成证明.
【解答】(1)解:如图,即为补全的图形;
(2)证明:连接OA、OC.
∵AB=BC,BD平分∠ABC,
∴BD⊥AC且AD=C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对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重合).
∴OA=OC.
∵E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OB=OC.
∴OB=OA.⊙O为△ABC的外接圆.
∵点P在⊙O上,
∴∠BPC=∠BAC(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
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对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重合;OC;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
20.如图,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DBC=∠A,如果BC=,AC=3,求CD的长.
【分析】根据题意∠DBC=∠A,结合图形中公共角∠DCB=∠BCA,推出△BCD∽△ACB,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式子进行求解即可.
解:∵∠DBC=∠A,∠DCB=∠BCA,
∴△BCD∽△ACB,
∴=,即=,
解得CD=2,
故CD长为2.
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m+2)=0.
(1)求证: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2是此方程的一个根,求实数m的值.
【分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的值,再进行判断即可;
(2)先把x=﹣2代入方程,然后解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m+2)=0.
∴Δ=4×(m﹣1)2+4m(m+2)=8m2+4>0,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2是此方程的一个根,
∴把x=﹣2代入方程中得到4﹣2(m﹣1)×(﹣2)﹣m(m+2)=0,
∴4+4(m﹣1)﹣m(m+2)=0,
∴m2﹣2m=0,
∴m1=0,m2=2.
22.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2m,﹣m).
(1)求出m值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请直接写出当x<m时,y2的取值范围.
【分析】(1)把B的坐标代入y1=﹣x+2求得m的值,得出B(4,﹣2),再代入入y2=即可求得k的值;
(2)根据图象即可求得.
解:(1)∵据题意,点B的坐标为(2m,﹣m)且在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上,代入得﹣m=﹣2m+2.
∴m=2.
∴B点坐标为(4,﹣2),
把B(4,﹣2)代入y2=得k=4×(﹣2)=﹣8,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2=﹣;
(2)当0<x<2时,y2的取值范围是y2<﹣4,当x<0时,y2>0.
23.如图,B是⊙O的半径OA上的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过点B作OA的垂线交⊙O于点C,D,连接OD.E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l,连接OE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F.
(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求证:∠OFC=∠ODC;
(2)连接FB,若B是OA的中点,⊙O的半径是4,求FB的长.
【分析】(1)①正确画图;
②连接OC,如图1,根据垂径定理得:∠OBD=90°,,由已知可得,则圆心角相等,即∠COE=∠AOD,由CF是⊙O的切线,则∠OCF=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FC=∠ODC;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DB=30°,再证明点D,O,E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FB的长.
解:(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1;
②证明:连接OC,如图1,
∵半径OA⊥CD,
∴∠OBD=90°,,
∵,
∴,
∴∠COE=∠AOD,
∵CF是⊙O的切线,OC是半径,
∴∠OCF=90°,
∴∠OFC=∠ODC;
(2)过点B作BG⊥OD于点G,如图2.
∵B是OA的中点,OA=4,
∴OB=2.
∴在Rt△BOD中,∠ODB=30°,
∴∠DOB=60°,
∵,
∴∠EOC=∠AOC=∠DOA=60°,
∴∠EOD=180°.
即点D,O,E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Rt△OCF中,OC=4,可得OF=8,
在Rt△OGB中,OB=2,可得OG=1,BG=,
∴FG=OF+OG=9,
在Rt△BG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FB===2.
24.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Rt△ABC的内切圆与斜边AB相切于点D,AD=m,BD=n,
求△ABC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
小冬根据学习几何的经验,先从特殊情况开始探究:
解:如图,令AD=3,BD=4,
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E、F,CE的长为x.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3,BF=BD=4,CF=CE=x.
根据勾股定理得,(x+3)2+(x+4)2=(3+4)2.
整理,得x2+7x=12
所以S△ABC=(x+3)(x+4)=×(12+12)=12
请你参考小冬的做法.
解决以下问题:(1)当AD=5,BD=7时,求△ABC的面积;
(2)当AD=m,BD=n时,直接写出求△ABC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为 mn .
【分析】(1)模仿例题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2)探究规律,利用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解:(1)如图,令AD=5,BD=7,
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E、F,CE的长为x.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5,BF=BD=7,CF=CE=x,
据勾股定理得,(x+5)2+(x+7)2=(5+7)2,
整理,得x2+12x=35,
所以S△ABC=.
(2)由(1)可知:
S△ABC=(mn+mn)=mn.
故答案为mn.
25.北京某超市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的进货量相同.根据往年的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为了确定今年六月份的酸奶订购计划,对前三年六月份的最高气温及该酸奶需求量数据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酸奶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关系如表:
最高气温t(单位:℃) 20≤t<25 25≤t<30 30≤t≤40
酸奶需求量(单位:瓶/天) 300 400 600
b.2017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表(不完整):
2017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20≤t<25 3
25≤t<30 m 0.20
30≤t<35 14
35≤t≤40 0.23
合计 30 1.00
c.2018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d.2019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如下(未按日期顺序):
25 26 28 29 29 30 31 31 31 32 32 32 32 32 32
33 33 33 33 33 34 34 34 35 35 35 35 36 36 3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为 6 ;
(2)2019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众数为 32 ,中位数为 32.5 ;
(3)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为600瓶的概率为 ;
(4)已知该酸奶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
①2019年6月这种酸奶每天的进货量为500瓶,则此月这种酸奶的利润为 28000 元;
②根据以上信息,预估2020年6月这种酸奶订购的进货量不合理的为 C .
A.550瓶/天
B.600瓶/天
C.380瓶/天
【分析】(1)估计频数=总数×频率即可得到结论;
(2)估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3)估计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4)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解:(1)m=30×0.20=6;
(2)2019年6月最高气温数据的众数为32,中位数为=32.5;
(3)三年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为600瓶的天数为21+26+25=72,
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为600瓶的概率为=;
(4)①400×(6﹣4)×5+(500﹣400)×(2﹣4)×5+500×(6﹣4)×25=28000;
②∵以上三年6月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数一共有3+1=4天,
∴有86天酸奶每天需求量大于400瓶,
故预估2020年6月这种酸奶订购的进货量不合理的为C,
故选C.
故答案为:(1)6;(2)32,32.5;(3);(4)28000.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a﹣4(a≠0).
(1)求抛物线y=ax2﹣2ax+a﹣4的顶点坐标;
(2)当﹣1≤x≤5时,y的最大值为12;
①请求出a的值;
②若A(m,y1),B(m+t,y2)是抛物线上两点,其中t>0,记抛物线在A,B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包含A,B两点),若图象G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之差为4,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分析】(1)将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求解.
(2)①由抛物线顶点可得抛物线开口向上,从而可得x=5时,y取最大值,进而求解.
②分类讨论点A,B在对称轴左侧,在对称轴右侧,及点A,B在对称轴两侧三种情况求解.
解:(1)∵y=ax2﹣2ax+a﹣4=a(x﹣1)2﹣4,
∴抛物线y=ax2﹣2ax+a﹣4的顶点坐标是(1,﹣4);
(2)①由(1)知抛物线y=ax2﹣2ax+a﹣4的顶点坐标是(1,﹣4),
若a<0,则当﹣1≤x≤5时,y的最大值为﹣4,不符合题意,
∴a>0,抛物线开口向上,
∵1﹣(﹣1)<5﹣1,
∴x=5时,y=ax2﹣2ax+a﹣4取得最大值12,
∴25a﹣10a+a﹣4=12,
解得a=1.
②由①知抛物线为y=x2﹣2x﹣3,对称轴为直线x=1,
当A(m,y1),B(m+t,y2)在对称轴的右侧时,即m≥1,
则y2﹣y1=(m+t)2﹣2(m+t)﹣3﹣m2+2m+3=4,
解得m=,
∴≥1,
∵t>0,
∴0<t≤2.
当A(m,y1),B(m+t,y2)在对称轴的左侧时,即m+t≤1,
则y1﹣y2=m2﹣2m﹣3﹣(m+t)2+2(m+t)+3=4,
解得m=,
∴m+t=≤1,
∵t>0,
∴0<t≤2.
当A(m,y1),B(m+t,y2)在对称轴两侧时,m<1<m+t,
∵y的最小值为﹣4,
∴函数最大值为y=﹣4+4=0,
把y=0代入y=x2﹣2x﹣3得0=x2﹣2x﹣3,
解得x1=﹣1,x2=3,
当m=﹣1时,1<m+t≤3满足题意,
解得2<t≤4,
当m+t=3时,﹣1≤m<1满足题意,
解得2<t≤4.
综上所述,0<t≤4.
27.在△ABC中,∠ABC=90°,BA=BC,点D为线段AC上一点,将线段BD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连接DE.
(1)①请补全图形;
②写出CD,AD,E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取AD中点F,连接BF、CE,猜想CE与BF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②连接AE,根据∠ABC=90°,BA=BC,得∠C=∠BAC=45°,由线段BD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可得∠ABE=90°﹣∠ABD=∠CBD,BE=BD,即可得△ABE≌△CBD(SAS),有∠BAE=∠C=45°,AE=CD,故∠EAD=∠EAB+∠BAC=90°,可得AE2+AD2=DE2,从而CD2+AD2=DE2;
(3)设BF交CE于H,延长BF至G,使FG=BF,连接AG,根据F是AD中点,可证明△AFG≌△DFB(SAS),得∠GAF=∠FDB,AG=BD,可得AG=BE,∠GAB=∠DBC+90°,又∠CBE=∠DBC+∠DBE=∠DBC+90°,得∠GAB=∠CBE,知△GAB≌△EBC(SAS),故BG=CE,∠ABG=∠BCE,从而CE=2BF,可证CE⊥BF.
解:(1)①补全图形如下:
②CD,AD,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D2+AD2=DE2,证明如下:
连接AE,如图:
∵∠ABC=90°,BA=BC,
∴∠C=∠BAC=45°,
∵线段BD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
∴∠ABE=90°﹣∠ABD=∠CBD,BE=BD,
在△ABE和△CBD中,
,
∴△ABE≌△CBD(SAS),
∴∠BAE=∠C=45°,AE=CD,
∴∠EAD=∠EAB+∠BAC=90°,
∴AE2+AD2=DE2,
∵AE=CD,
∴CD2+AD2=DE2;
(3)CE=2BF,CE⊥BF,证明如下:
设BF交CE于H,延长BF至G,使FG=BF,连接AG,如图:
∵F是AD中点,
∴AF=DF,
∵FG=BF,∠AFG=∠DFB,
∴△AFG≌△DFB(SAS),
∴∠GAF=∠FDB,AG=BD,
∵BD=BE,
∴AG=BE,
∵∠FDB=∠DBC+∠DCB=∠DBC+45°,
∴∠GAF=∠DBC+45°,
∴∠GAB=∠GAF+∠BAC=∠DBC+45°+45°=∠DBC+90°,
∵∠CBE=∠DBC+∠DBE=∠DBC+90°,
∴∠GAB=∠CBE,
∵AB=BC,
∴△GAB≌△EBC(SAS),
∴BG=CE,∠ABG=∠BCE,
∵BG=2BF,
∴CE=2BF,
∵∠ABG+∠GBC=90°,
∴∠BCE+∠GBC=90°,
∴∠BHC=90°,
∴CE⊥BF.
28.定义:P、Q分别是两条线段a和b上任意一点,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叫做线段a与线段b的“冰雪距离”.已知O(0,0),A(,),B(m,n),C(m,n+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点.
(1)根据上述定义,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当m=2,n=时,如图1,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是 ;
②当m=2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是,则n的取值范围是 ﹣2≤n≤ .
(2)如图2,若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的圆上,当n≥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记为d,结合图象,求d的最小值;
(3)当m的值变化时,动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始终为,线段BC的中点为M.直接写出点M随线段BC运动所走过的路径长.
【分析】(1)①读懂题意,结合图形可判断AB极为冰雪距离;②注意到A到BC的距离正好为,可知点A到BC的垂足正好在线段BC上;
(2)结合图象观察点B在移动时,d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取最小值的点,再计算;
(3)找出BC运动的情况,注意到点M运动的路径长与点B、C运动的路径长相同,转化为求B或C运动的路径长即可.
解:(1)①当m=,n=时,B(,),C(,+2).
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为AB=.
故答案为:.
②当m=时,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若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是,则点A到BC的垂线的垂足在线段BC上,
∴n≤≤n+2,即﹣2≤n≤.
故答案为:﹣2≤n≤.
(2)如图,B2(0,)为圆A与y轴的切点,B1(﹣1,+1)满足∠B1AO=90°.
当B在B1右侧时,冰雪距离d≥B1A=.
当B在弧B1B2上时,冰雪距离d为点B到OA的距离,
结合图象可知,当且仅当B处在点B2时,d取最小值1.
(3)如图,当点B位于图中弧DI、线段IH、弧HG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始终为.
当点C位于图中弧DE、线段EF、弧FG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始终为.
当线段BC由图中B1D向上平移到DC3时,或由B2G向上平移到GC4时,线段BC与线段OA的“冰雪距离”始终为.
对应中点M所走过的路线长为: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