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三节 做功了吗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三节 做功了吗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0 09: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节 做功了吗
第十章 机械与人
1.掌握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计算。(重点)
学习目标
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
  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前进,则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F支


F支

F阻
F 对小车做了功

F支

F阻
对静止的木块受力情况分析?
导入新课
探究机械功
Fs≈Gh,即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
h
S=2h
物重用G表示,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用F表示,分析其中的关系。
机械功

讲授新课
叉车举高货物
F
s
  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
讲授新课
s
F
F
F
s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共同点
讲授新课
马拉车
F
s
F
拉力对车做了功
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简称功。
讲授新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F
注意:二者缺一不可。
必要因素
s
s
F
F
F
s
F
讲授新课
怎样才算做功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人用力推打石头而没推动
s=0
F≠0
分析
讲授新课
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
分析
s ≠ 0
F = 0
冰壶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讲授新课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
分析
F≠ 0
s≠ 0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提箱子在水平路上走
讲授新课
s
s
不做功
不做功
讲授新课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
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
讲授新课
观察分析下面图片,他们都算做功了吗?
(a)人推车,车未动
(b)马拉车前进
(c)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提起
(d)抱着书水平前进
a、d不做功
b、c做了功
讲授新课
功=力×距离
W = Fs
公 式
注意: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反时,我们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怎样计算功

讲授新课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牛(N)
米 (m)
焦耳(J)
即:1 J=1 N · m
W = Fs
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单位:焦耳
讲授新课
①将两个鸡蛋举高一米所做的功?
W=Fs=1N×1m=1J
②体重为500N的学生从1楼上到3楼所做功?
W=Fs=500N×6m=3000J
③将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到3m高的位置所做的功?
W=Fs=0.5kg×10N/kg× 2m=10J
感受做功的大小
讲授新课
伟大的物理学家—焦耳
焦耳是一位主要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对物理学
做出重要贡献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1843年8月,在
考尔克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中提出热量与机械功之间存在
着恒定的比例关系,并测得热功当量的值。这一结论遭
到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的反对。
为了证明这个发现是成功的,焦耳以极大的毅力,采用不同的方法,长时间地反复进行实验。直到1850年,焦耳的科学结论终于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从1849到1878年,焦耳反复作了四百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差不远。
讲授新课
1.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 将10 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
A.750 J B.300 J
C.450 J D.0
D
随堂训练
2.起重机将2×104 kg的货物从地上吊起3 m高后,又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求起重机做了多少功?
解:
起重机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在水平方向移动,拉力不做功,所以,起重机做的功为:
 W=Fs=Gh=mgh
  =2×104 kg×10 N/kg×3 m=6×105 J
随堂训练
水平向前推时,箱子的重力做功了吗?
3.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解:W1= Fs =50 N×10 m=500 J
W2= F's'=Gh=100 N×1.5 m=150 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 J,举箱子做功150 J
50 N
100 N
10 m
随堂训练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的计算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力无距离
有距离无力
力与距离垂直
W=Fs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