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3 21: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语文(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倜傥(tǎng) 坍塌(tān) 脑髓 (suí) 刨根问底(páo)
B.笃志(dǔ) 抵达 (dǐ) 枉然 (wǎng) 哄堂大笑(hōng)
C.诅咒 (zǔ ) 贪婪 (lán) 攒成 (zǎn) 拈轻怕重(zhān)
D.蝉蜕 (duì) 突兀(wù) 狼狈 (bèi) 截然不同 (jié)
2.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晕炫 畅销 人生鼎沸
B.弹簧 尴尬 热枕 浑为一谈
C.帐蓬 确凿 书塾 煞有界事
D.纯粹 琢磨 惨淡 油然而生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在众目睽睽之下她站在那儿,虽说绷着脸,却显得镇定自若。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今天他被解雇了,竟然还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B.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在日本的东京举行。
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5.下列属于议论性语句的是( )
A.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B.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
C.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D.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
6.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一个句子,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语意连贯。。
如果把书本比作一方蔚蓝的天空,那我们就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如果把书本比作一望无际的森林,那我们就是茁壮成长的小树; ,

7.名著阅读。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8.默写填空。
(1)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仍能“晏如也”;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矣”。
(4)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6)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 ,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阅读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亦说乎 ⑵博学而笃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顿。
人 不 堪 其 忧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②中者乎?”对曰:“弗③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④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中:打着。 ②所以:……的原因。 ③弗:不。 ④报:报告。
⑴下列选项中的“而”字用法和“退而习之三年”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切问而近思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⑵列子射中之后,关尹子仍要他回去练习、思考,这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哪句话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关尹子教给列子的仅仅是射箭吗?请用链接材料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选文具体句子进行说明。
3.B段中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用词准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B两段的描述中,“乐”体现在哪里?
(三)阅读《诫子书 》,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 ) (2)险躁则不能治性(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年与时驰(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句子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4.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短小但意蕴悠长。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静”和“俭”是修身养德的方法。
C.“静”是核心词,“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是“静”的正反面。
D.作者把“志”“学”“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志存高远,生活节俭。
三.写作
从跨入中学大门起,初中生活的画卷就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让我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题
七年级语文(二)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D 3.C 4.B 5.C
6.示例:如果把书本比作一片浩瀚的大海,那我们就是畅游海底的小鱼。
7.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8.(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4)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非淡泊无以明志 (6)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7)落花时节又逢君
(8)不知何处吹芦管
二.阅读
(一)
1. ⑴说,同“悦”,愉快。⑵笃志,坚定志向。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人/不堪/其忧
4.⑴D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尹子教给列子的: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二)
1.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重点突出“单是”后面的内容。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下边的内容,还表现了鲁迅一一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2.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3.“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一连串的动词,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4.(1)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2)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乐景、乐事)
(三)
1.(1)懈怠。 (2)修养。 (3)达到。 (4)疾行,指迅速逝去。
2.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3.B
4.D
三.写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