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陆定一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s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ué)
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2.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________。
A.景观 B.壮观 C.奇观 D.景象
3.下列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下列词语描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的困难,请按照提示来选择归类。
A.悬崖峭壁 B.寒气逼人 C.山高路险 D.粮食奇缺
E.敌人追击 F.肚子饥饿 G.枪声密集 H.路窄石硬
(1)走路难: (2)睡觉难:
(3)吃饭难: (4)处境难:
5.借助语境,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
(3)罕见的美好景象。( )
(4)甜美、畅快地入睡。( )
7.综合探究
回首上个世纪,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2016年10月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为此,七(1)班开展了以“传承长征精神,争做祖国栋梁”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1)为了营造良好的纪念活动气氛,班级决定在教室悬挂几条宣传标语,请你也拟写一条。
(2)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谈谈你对这句话中“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1.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面说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二)课外类文阅读
翻越大雪山
王树增
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翻过二郎山后,迅速突破了川军在天全、芦山的阻击线,接近了大雪山夹金山的脚下。
对于大部分官兵都是南方人的中央红军来讲,即将翻越雪山比面临一场战斗更令他们心情紧张。有从福建参军的小红军问十九岁的少共国际师师长萧华:“师长,雪是什么样子?”萧华说:“和面粉差不多,但是比面粉还白。”而从江西参军的小红军接着问:“雪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云吗?”萧华愣了一下,认真地看看这个江西小老俵,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文化!”在和当地老乡们的交谈中,红军官兵对有关雪山的一切譬如雪崩、寒冷、缺氧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二日一早,前卫部队红一军团四团将仅存的两串辣椒煮成了两大锅辣椒水,每个官兵一人一碗,喝完,上午九时部队向着夹金山大雪山出发了。四团的前卫是二营六连。在陡峭的雪路上,穿着单衣的六连官兵用刺刀在坚硬的冰面上挖出脚窝,后面的队伍踩着这些脚窝前进。由于行进极其缓慢,没过多久,队伍便拉得很长很长。
遵义会议后,李德的翻译伍修权被调到红三军团任副参谋长。他走在缓慢的爬山队伍中,亲眼看见有官兵只要坐下来休息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于是他反复告诫自己决不能停下来一步。
中央纵队中的女红军们也是一身单衣。贺子珍和刘群先一起拉着马尾巴爬山。无论刘群先如何劝说,贺子珍都不肯骑在马上,她认为红军要走的路还很远,如果把马累死了,困难就更大了。一向身强力壮的担架队员刘彩香实在太累了,她一头栽倒在雪地上后,无论如何就是爬不起来了。挣扎的时候她听见有人在对她说话:“小同志!快起来!这里是停不得的!”刘香抬头一看,是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她一鼓劲,居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彭德怀连说:“好,好,你很坚强!”
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担架员的负重太大,他们因为不愿丢下那些在作战中负了伤的红军战友而直至累死。炊事员们死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违反了轻装的规定,他们在登山时的负重甚至超过了担架员。他们总是想多带些食物,以便日后别让官兵们饿着:“不能让任何人因为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而死在雪山上。”他们无从估计雪山对自己有限体能的巨大消耗。
毛泽东在山脚下也喝了一碗辣椒汤,然后他拄着根木棍向大雪山出发了。毛泽东不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适,他还把掉在雪窝里的警卫员小吴拉了出来,给被冰雹打伤了的马夫老余擦药。在喘得太剧烈的时候,毛泽东会停下来站片刻。他看着皑皑雪峰,对身边的人说:“蒋介石认为红军不能从雪山上爬过去,咱们今天就是要创造出个奇迹来!”
毛泽东真正盼望的奇迹不只是翻越大雪山,而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合。
1.通读全文,红军战士在翻越大雪山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2.“她一鼓劲,居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彭德怀连说:‘好,好,你很坚强!’”联系文章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3.为什么“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这反映出担架员和炊事员具有怎样的品质?
4.“蒋介石认为红军不能从雪山上爬过去,咱们今天就是要创造出个奇迹来!”体会这句话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1)A C (2)B H (3)D F (4)E G 5.(1)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 (2)“红星”队伍的最后。 6.(1)澎湃 (2)绝壁 (3)奇观(4)酣然入睡
7.(1)示例:接过先辈旗帜,建设美好祖国;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宣言书象征了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向世界宣扬了红军战士的不屈精神与必胜信念。是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是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思想,让人民了解共产党,了解红军;播种机是指在长征路上播下革命的种子,使得广大群众踊跃参加革命。
二、(一)1.第一次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山路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二次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2.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3.如“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他们不怕苦的精神。
4.C
(二)1.山路陡峭,天气恶劣,衣着单薄,负担太大。2.“居然”是令人意外的意思,表现了刘彩香听到彭德怀的话后受到鼓励,突出了她坚强的信念,不屈的毅力。3.担架员的负重太大,他们不愿丢下那些在作战中负了伤的红军战友而累死;炊事员们在登山时的负重甚至超过了担架员,他们总是想多带些食物,以便日后别让官兵们饿着。反映出担架员和炊事员为他人着想、不怕牺牲的品质。4.表现了毛泽东对翻过雪山、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必胜的信心,以及红军战士乐观、坚韧、勇往直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