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下(教案)·R
3圆柱与圆锥
1.圆柱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课堂作业】
【教学内容】
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组织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
【课后作业】
间观念。
完成《轻松学习100分》相关练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
图形的能力。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1)(教材第21页例3)。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
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景导入】
2.理解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柱侧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教学准备】
1.初步感知圆柱。
多媒体课件和圆柱体模型。
【情景导入】
2.教学例1。
复习引入。
(1)认识圆柱的面。
【新课讲授】
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
1.教师出示圆柱形实物,师生共同研究圆柱的侧
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面积。
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接着板书“圆柱的侧面积一圆
(2)认识圆柱的高。
柱的底面周长×高”,由此我们就找到了计算圆柱侧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面积的方法。
3.教学例2。
2.教学例3。
(1)大家再认真观察展开图的长和宽并和圆柱相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比较,此时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学生观察
教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
并思考。教师用课件将长方形还原并再打开。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
①师:圆柱的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
图是正方形?
组织学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的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