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下(教案)·R
4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
比值相等。
【教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
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
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教学目标】
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
例。
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
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
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
值相等。
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3.找比例。
系。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
可以组成比例?
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养探究精神。
【课堂作业】
【重点难点】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
【课堂小结】
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
【教学准备】
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
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后作业】
【情景导入】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
教师板书:比例。
2.完成《轻松学习100分》相关练习。
【新课讲授】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你想
【教学内容】
研究哪些内容呢?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吧,到底什么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是比例呢?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2.师:(出示第40页上部分内容)像这样的式子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
就叫做比例。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
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吗?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9
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
【教学准备】
识的热情。
投影仪。
【重点难点】
【新课讲授】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
【教学准备】
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课件。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
板书课题:解比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
【新课讲授】
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
生齐读两遍。
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
2.教学例2。
比例。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6:3和8:5
0.2:2.5和4:50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实际的高度一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模型的高度1
【课堂作业】
教师板书:x: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
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
【课堂小结】
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3.教学例3。
【课后作业】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轻松学习100分》相关练习。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
第3课时解比例
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教学内容】
【课堂作业】
解比例(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教学目标】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第6一13题。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学握
【课堂小结】
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课后作业】
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完成《轻松学习100分》相关练习。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