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课程编号:TS2110010104J42020201YJ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讲师:小Y老师
2.2.1点亮小灯泡1
1.探索手电筒的发光的原理。
学习目标
2.观察导线、电池和小灯泡的结构和作用。
聚焦
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祅,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
猜一猜
手电筒
手电筒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
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就亮了,闭合开关,小灯泡灭了。
聚焦
拆开手电筒,观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拆开手电筒
拧下灯罩、灯泡、
银碗,打开电池盖、
取下电池。
手电筒里有什么 它是怎么工作的
导线
1.5V干电池
小灯泡
聚焦
导线外面是一层橡胶,橡胶是绝缘的。里面包裹着许多细小的金属丝,这些金属丝可以导电。
导线
橡 胶
金属丝
铜帽,称为正极,通常用“+”表示
锌壳,称为负极,通常用“-”表示
电池外壳有“1.5V”标识,表示电压为1.5伏。
里面有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电能。它是为点亮小灯泡提供电能的。
电池
观察小灯泡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连接螺纹部分)
连接点(锡点)
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
发光:钨丝
支撑灯丝
连接作用
小灯泡
手电筒如何发光呢?
拓展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手电筒是怎么工作的?
手电筒里面的两节电池怎么放置?
2节电池
拓展
负极(-)
正极(+)
负极(-)
正极(+)
正极(+)
正极(+)
负极(-)
负极(-)
正极(+)
正极(+)
负极(-)
负极(-)
( )
( )
( )
×
√
×
每节1.5V两节3V
拓展
手电筒的电池放置方式
课堂练习
下图中,如果能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电池放置正确的是( )。
将两节干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才能使手电筒发光。
A
B
C
学习小结
灯泡的结构:玻璃泡(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灯丝(发光)、金属架(支撑灯丝)、两个连接点(连接作用)。
干电池铜帽,称为正极,通常用“+”表示,锌壳,称为负极,通常用“-”表示,电池外壳有“1.5V”标识,表示电压为1.5伏。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也会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教科版科学四下2.2.1点亮小灯泡1
1.下列电器,一般使用电池做电源的是( )
A. 电冰箱
B. 日光灯
C. 电视遥控器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
A. 断路
B. 短路
C. 通路
3.下列三幅图中,手电筒能亮的是( )。
A.
B.
C.
4.婷婷成功点亮了小灯泡,她发现小灯泡的发光部位是( )
A.玻璃泡
B.灯丝
C.金属架
5.电视机遥控器没电了,需要更换电池,电池槽内有“+”的地方应与电池( ) 相连。
A.锌壳的一端
B.铜帽的一端
C.两端都可以
6.下列电池正负极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7.观察右图的小灯泡,这个小灯泡上有A、B、C、D、E点,哪两个点接入电路后,电路会短路?( )
A和B
C和D
C. C和E
8.(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
A. 牛顿
B. 伏特
C. 爱迪生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 )。
铜帽
锌壳
C.铁壳
10.下列电器使用的电没有触电危险的是( )。
A. 电视机
B. 电冰箱
C. 石英钟
答案解析:
C
解析:电视遥控器是用的电池来提供电的。
2.B
解析:如果把电源的两极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就会造成短路。短路会产生巨大的电流,会烧毁电源或导线,甚至引起火灾。所以我们连接线路时要避免短路。
3.C
解析:点亮小灯泡必须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A选项,电池的负极相连,电荷是没法流动的,电池连接的方式是正极负极相连。
4.B
解析:灯泡的结构包括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连接点。发光的部位是灯丝。
5.B
解析:考察电池的知识,“+”与铜帽一端相连,“-”与锌壳一端相连。
A
解析: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电池的银色突起处是正极,另一头是负极,所以A符合题意。
B
解析:要想点亮小灯泡,必须形成闭合的回路,需要连接灯泡的两个连接点CE或者DE,当连接AB时,玻璃泡是绝缘的,电路不通属于断路,当连接CD时,只相当于经过一个连接点,电流没有经过小灯泡,处于短路状态。
B
解析:电池的发明者是伏特,为纪念伏特的伟大贡献,国际上将电压的单位称为伏特。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B
解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C
解析:石英钟用的是电池,没有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