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金属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金属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12:4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金属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一、单选题
1.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易氧化 B.易还原 C.很稳定 D.很活泼
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雕塑B.车模C.导线 D.炒锅
3.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
C.化学反应分类
D.金属的化学性质
4.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
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8.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9.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Cl2 B.AgCl C.ZnCl2 D.FeCl3
10.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H2SO4 B.HCl C.CuSO4 D.NaCl
11.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二、简答题
12.根据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钢铁,青铜、铝合金等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它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用化学原理解释这些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铁质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
(3)铝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有优良的耐腐蚀性?
14.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在空气中__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
(2)铁制栏杆刷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取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溶液;
(4)假黄金是铜与锌的合金,从外观上难以区分,请用化学方法鉴别,具体操作是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可证明该物质是假黄金;
(5)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在高温条件下,铝能够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该反应可用于野外焊接铁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推断题
15.将黄铜与铜互相刮擦,黄铜表面出现划痕( )
16.图中所示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甲为常见的液体,乙和E均为黑色固体,B为气体,D为当今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物质甲由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D转化为E时,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B、E转化为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7.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对所用铁钉的要求是___________。
(2)因缺少___________的操作,故A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
(3)在C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9.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在实验之前要将各金属片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____
(2)实验Ⅰ现象是 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
(5)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____金属,Y是____溶液。
五、计算题
20.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①Cu-Zn合金和②Cu-Ag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______(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8g。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1.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某探究小组为了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黄铜样品2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8g。则通过计算回答: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2.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B
6.A
7.C
8.B
9.C
10.C
11.C
12. 混合物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隔绝氧气、水
13.(1)石灰浆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的坚硬的物质,干燥后墙面变得既白又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铝 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 隔绝氧气和水 硫酸镁 硫酸铜 把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气泡
15.错误
16. H、O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uO
18.(1)洁净光亮
(2)蒸馏水煮沸
(3)铁钉没有生锈
(4)与氧气和水接触
19.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铁片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铜片表面生成白色固体,溶液变蓝色 Cu+2AgNO3=2Ag+Cu(NO3)2 锌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速度,比铁和稀盐酸反应更快,更剧烈 铁 硫酸铜
20.(1)①
(2)解: Cu-Zn合金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的减少量20g+50g-69.8g=0.2g
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
21.(1)0.2(2)67.5%
22.(1)0.08(2)19.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