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上第五单元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课时 市中区 西王庄中学 李娜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重点)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重点、难点)
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重点)
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
拥挤的地球
世界人口日简介: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此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2011年10月31日,人们又迎来了“世界70亿人口日”,人类大家庭第70亿个成员在这一天降生了。每一个世界人口日都有一个主题,2012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中国地区的宣传主题是“让家庭健康、和谐”。
读图
说说感受:
生1:人真多啊
生2:容纳不下了
生3:朗读世界人口日简介
设置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之多,意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一起关注。
衔接
与过渡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我们地球上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观察与发现
归纳总结
分析对比
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分析总结
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一: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教师提问:
1)、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变化?
2)、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2011年的7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格中,看看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追问:
1)、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2)、想一想: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自然增长率〈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3)、近几十年来促使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述:最新研究统计我国目前人均寿命是74岁。
4)、读“世界个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图”,思考: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何不同?
世界个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图
5)、计算下列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它们的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德国
8.3
10.3
-2
印度
22.8
7.4
15.4
尼日利亚
39.8
16.4
23.4
教师点拨:人口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分布不一定多,人口分布的多少用什么来表示呢
教师讲授:世界人口分布的疏密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疏密与什么有关?
探究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疏?
2、目前尚无人居住的是哪个地区?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
教师: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选择哪里作为你的家园?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你对家的选择?你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
活动:“家”的选择
沙漠 草原
平原 极地地区
高原 海滨
观察与发现:
1)、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18世纪以前曲线 说明人口增长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曲线 说明人口增长 。
2)、填写表格
人口(亿)
时间(年)
时间间隔(年)
10--20
1830--1930
100
20--30
1930--1960
30
30--40
1960--1974
14
40--50
1974--1987
13
50--60
1987--1999
12
60--70
1999--2011
12
学生归纳总结: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 ,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数量减少。
3)、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有很大差异。
4)、从全球范围看, 、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5)、从表格看来,经济发展水平 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 ;经济发展水平 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
思考回答: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地区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
读图回答:
1、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欧洲、南北美洲的 部等 平原区。
2、从以下方面思考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从纬度位置看:处在 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处在 地区
从地形上看:处在 地区
3、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极端干旱的 地区,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地区,地势高峻的 山区。
4、目前尚无人定居的大洲是 。
生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飘下马儿跑”我愿意选择草原,草原空气好。
生2:我愿意选择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有河流,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生3:我愿意选择海滨城市,这里夏季凉爽,可以游泳。
生4:上其他星球居住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分析对比
分析对比总结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通过填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认识到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相关。
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激励学生要想去你所想象的地方居住,现在就要好好学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衔接
与过渡
美好的地方人人都向往,可是世界人口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涌向了城市,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自主学习
探究三:人口问题
1、什么是世界人口问题?人口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
2、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会带来哪些问题?
住房拥挤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 环境污染
3、我国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制定了什么政策?
总结: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既消耗资源,又创造财富。面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阅读教材 自主学习
说说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哪些问题。我国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的。
读图说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生1:住房拥挤
生:2:交通拥挤
生3:就业困难
生4:环境污染
生5:发挥自己的观点,补充说明。
生:计划生育。
听讲,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图片展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学生补充说明,让学生感受严峻的人口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布置课后活动
辩论: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板书设计
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而死亡率为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2.2%
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o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
4.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 )
A.东亚 B.北美洲- C.西欧 D;大洋洲
5.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的数量 D.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6.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极洲 C、非洲 D、欧洲
7.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8、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9、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 )
①东亚 ②东欧、中欧 ③美国东北部、南亚 ④东南亚、南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越慢越好 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越快越好 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 一:近50年来,世界人均耕地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目前,世界上1/3的居民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约有30个国家严重缺水,因干渴、饥饿和饮用不洁水源共死亡150万人。
材料二:漫画
简答下列各题:
就材料提出一个地理问题(不用解答):
材料一中所描述的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材料二的漫画说明:
请你给漫画起一个名字:
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教学反思:在本节的教学中共讲了三个问题: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三、世界的人口问题,通过三个问题的讲述以及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并认识到: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存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不可必免引起人口过多,给地球带来的压力,给人类带来的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从而,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资源,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