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革命英雄,李大钊、刘胡兰、夏明翰……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年轻的英雄——董存瑞。
人物介绍
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生平事迹
在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被桥型碉堡火力所阻,董存瑞挺身冲到桥下,托起炸药包,炸掉暗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牺牲时只有19岁。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大好,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党中央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董存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他在1948年5月解放隆化的战斗中,用手举着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暗堡,壮烈牺牲。课文记述的便是这次战斗中董存瑞炸暗堡的事。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读准字音
嗒嗒 郅顺义 战壕
扑哧扑哧 匍匐 凹地
dā
zhì
háo
chī
pú fú
āo
词语解释
暗堡:隐藏不露的地堡。
封锁: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
迸射:四散喷射。
恳切:真诚而殷切。
战壕:作战时用作掩体的壕沟。
匍匐:①爬着向前行进。②趴。课 文中是第①种意思。
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惊天动地:①形容事业伟大或事情影响极
大。②形容声音极大。课文中
是第②种意思。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
高,士气旺。
地动山摇:形容声势浩大。
词语解释
品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役中,为炸毁敌人设下的暗堡,董存瑞冒着枪林弹雨去炸桥,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为夺取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
品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品读课文
写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在敌人的一座暗堡前受阻。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7)
第三部分(8)
写董存瑞主动请战,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写战士们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消灭了敌人,解放了隆化。
品读课文
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
从文中对战况的描写可以看出炸暗堡的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再不炸毁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
细读课文
阅读第二部分(2—7自然段):
1.找出文中描写董存瑞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的语句,并做好标记。
2.体会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细读课文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表明董存瑞态度坚决。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视和看到部队受阻后的焦急心情。
请求炸暗堡
细读课文
逼近暗堡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
点明了董存瑞和郅顺义的动作敏捷,配合默契。
动作描写
写出了敌人的火力很猛,前进的难度非常大。
细读课文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
拟声词,说明董存瑞的处境不容乐观。
可以体会到敌人的火力很猛,炸暗堡的任务艰巨。
环境描写
细读课文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动作描写
即使受伤,也没有退缩
具体写出了董存瑞的英勇无畏、沉重机智和他艰难前进的情形。
细读课文
这里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何好处?
突出董存瑞作战经验丰富,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体现出他的聪明机智。
细读课文
尽管他在努力地避开炮火,但左腿还是中了敌人一枪,全是血。在这种危急状态下,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董存瑞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由讨论
董存瑞始终坚定着信念,丝毫不曾退缩,身体受伤还是“猛冲到桥下”,继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也许会放弃,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也许会勇敢地前进。
细读课文
默读第7自然段,结合教材插图,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细读课文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
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安放炸药包。
细读课文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动作描写
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坚定且果断,表明董存瑞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他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也定格在了人们心中。
舍身炸暗堡
细读课文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神态、动作描写
这是董存瑞拉了导火索,炸药包即将爆炸时的神情,充分显示了董存瑞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细读课文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面对敌人时,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钢铸一般的脸
像巨人一
样挺立着
突出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的伟大形象。
品味比喻句
细读课文
同样是描写双眼的神态,前文是“仇恨的火花”,此处是“坚毅的光芒”,此处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前文是面对敌人时的表现,此时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同时也坚信革命终将胜利!从中体会到了董存瑞在战斗中誓死杀敌、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受到了董存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形象。
细读课文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动作、语言描写
这是董存瑞牺牲前的热情呼唤,表达了他对胜利的向往、对战友的期望,表明舍身炸暗堡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回顾课文
想一想,小组讨论:
1.董存瑞在炸暗堡的过程中遇到了
哪些困难?
2.他是怎么做的?
困 难 解决方法
敌人的机枪扫射
夹紧炸药包,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
左腿中枪
在战友的掩护下,猛冲到桥下
桥有一人多高,
两边是光滑的斜坡
昂首挺胸,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拉导火索,舍身炸掉了暗堡
课文结构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原因
逼近暗堡
请求炸暗堡
经过
结果
舍身炸暗堡
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视死如归
……
我军在敌人的一座暗堡前受阻
赢得胜利
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部队能顺利前进,主动请求去炸掉敌人的暗堡,他冒着枪林弹雨,将生死置之度外,舍身炸掉暗堡的经过,赞扬了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课堂拓展
现在的我们虽未尝过战争的苦,但也要牢记革命先烈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作出的巨大牺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和平年代自然也有和平年代的英雄,你能举出几个例子简单说一说吗?
疫情期间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灾难发生时奋不顾身的武警官兵;见义勇为的平民百姓……他们继承了革命英雄的精神,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