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6~67内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3.体会革命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献身、舍己为人的精神,坚定爱国信念。
【教学重点】
从人物描写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革命英雄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大家都知道哪些呢?(李大钊、刘胡兰……)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年轻的英雄——董存瑞。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交流课文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其连起来,串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把握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做好标记。
2.第一处:“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1)这一句从哪几个方面对董存瑞进行了描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神态、动作、语言。“瞪着”“两眼迸射”“跑”“坚决地说”)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敌人的仇恨和毅然决然的勇气。)
第二处:“董存瑞抱起炸药包……他们相互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再跃进几步。”
从这“一扔一进”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部队战士沉着冷静,相互间配合十分默契,仿佛是一个整体。)
第三处:“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匍匐前进”是一种什么状态?
(“匍匐前进”是躯体贴近地面,用手臂和腿的力量让身体前进。)
(2)这里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何好处?
(突出董存瑞作战经验丰富,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体现出他的聪明机智。)(3)尽管他在努力地避开炮火,但左腿还是中了敌人一枪,全是血。在这种危机状态下,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董存瑞又是如何做的呢?
(也许会放弃,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也许会勇敢地前进。董存瑞始终坚定着信念,丝毫不曾退缩,身体受伤还是“猛冲到桥下”,继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四处:“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齐读此部分的内容,画出其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有什么好处?
(“钢铸一般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面对敌人时,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像巨人一样挺立着”则突出他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的伟大形象。)
(2)同样是描写双眼的神态,前文是“仇恨的火花”,此处是“坚毅的光芒”,此处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前文是面对敌人时的表现,此时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同时也坚信革命终将胜利!)
小结:董存瑞的事迹着实让人感动,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不畏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战友们开路,这是何等的英勇,何等的伟大啊!
四、联系实际,感悟精神
现在的我们虽未尝过战争的苦,但也要牢记革命先烈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巨大牺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和平年代自然也有和平年代的英雄,你能举出几个例子简单说一说吗?(比如疫情期间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灾难发生时奋不顾身的武警官兵;见义勇为的平民百姓……他们继承了革命英雄的精神,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总结全文
无论是革命先烈还是现代英雄,都值得我们铭记。倘若没有他们,我们何来幸福安定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板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决然的勇气
坚定的信念 使命感
无畏的精神 责任感
伟大的形象
【教学反思】
本文主要讲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革命英雄故事,通过对人物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体现其英雄无畏、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因此教学本课,我将重点设置为对人物描写语句的分析感悟,另外,由于时代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革命精神,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体会革命精神的世代传承。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轻松地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感悟了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