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体育与健康》
水平四(八年级)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单元计划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说出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动作要领,了解该技能作用,掌握并能运用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体能目标:发展学生速度、上下肢力量、柔韧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
时 3
数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重点:跨步急停急起动作,重心变化,人球结合。
难点:对球的控制,重心的控制。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复习高低运球
学习急停急起 知道运球急停急起动作要领,了解该技能作用,80%学生能完成跨步急停急起运球动作。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跨步急停、急起动作衔接
难点:重心的变化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分组复习。学习新动作
2 复习高低运球
复习急停急起 掌握动作要领以及该技能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90%的同学能独立完成行进间跨步急停急起运球动作,有80%的学生能连续完成2次运球急停急起练习。发展学生速度、上下肢力量、柔韧素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跨步急停时重心的变化
难点:对球的控制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复习。分层次组合练习:男女生完成次数,练习距离不同。游戏比赛。
3 行进间运球考核 对学生行进间运球进行考核。发展学生速度,上下肢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重点:技能考核
难点:实践运用技能 教师讲解示范。
考核。
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球类项目(篮球)中的一项学习内容,是篮球运球基本技术,也是进攻队员摆脱防守创造突破、传球、投篮得分的重要桥梁。由于其方法简单易学,实效性强,具有动作迅速、节奏感强、易与其它动作衔接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运球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学习,能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协调性和爆发力;提高学生节奏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果断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合作、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男女
生各20位,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通过七年级的学习锻炼,身体素质有所增强,不过身体协调能力上仍存在不足,对技能的学习掌握会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及练习氛围较好,同时经过七年级篮球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球、传球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基础技术,因此对篮球技能中组合性、进攻性较强的篮球技术更加期待。本次课是运球急停急起第2次课,在上一节课中,同学们对该技能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知道该技能动作要领及易犯错误。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存在“跨步停球不稳”“重心变化节奏不协调”等问题,本课将针对以上问题来设计本次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急停急起的动作要领,知道急停急起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90%的同学能独立完成行进间跨步急停急起运球动作,另外 1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成功完成跨步急停动作,有80%的学生能连续完成2次运球急停急起动作练习。
(二)体能目标:发展学生速度、上下肢力量及柔韧素质。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合作配合以及勇于挑战困难的学习精神,
四、教学程序
(一)开始热身部分
利用运球练习、篮球操的方式来进行热身活动,充分拉伸韧带,活动关节肌肉,并让学生熟悉球性,帮助同学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提高部分
本次课为复习课,主要围绕着 “跨步急停时重心和运球节奏的变化”这一教学重点来进行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教学中主要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并配合以讲示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1.高、低运球组合练习。高、低运球时要求学生充分体会高、低运球时重心和运球节奏的变化。
2.行进间运球跨步急停、急起。通过跨步急动作练习,将运球急停、急起适当拉开时间差,让学生充分体会跨步急停降低重心和后蹬加速抬高重心动作要领。
3.行进间运传球组合练习。体会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的完整练习,并将运球与传球相结合提高技术实用性,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
4.游戏比赛: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并检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
(三)整理恢复部分
安排学生在音乐中进行韧带拉伸等放松练习,并讲评本次课教学情况,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将身体恢复到平静状态。
五、教学效果预计
1.90%的同学能独立完成行进间跨步
急停、急起运球动作,另外 1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成功完成跨步急停动作,有80%的学生能连续完成2次运球急停急起动作练习。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水平,最高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50%左右。
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预防方法。
1.部分女生可能会因为协调能力
差,急停时控制不住球,可引导学
生降低运球速度。
2.运、传球的结合练习中,学生
需要穿过呼啦圈将球传给同伴,建
议学生用击地传球的方法进行传球。
七、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篮球场2块,篮球41粒,标志盘
20个,音乐播放器1台。
课前由教师做好课前场地器材
准备,课后由值日生统一归还。
课时计划
1.开始热身部分
2.学习提高部分
3.恢复整理部分
开始
热身
部分
学习
提高
部分
学习 提高 部分
恢复整理 部分
接下来请观看
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