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我的家》说课稿
音乐教学必须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的作用,由此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说教材
歌曲《长江我的家》是教版实验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母亲河中的第一节唱歌课,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在两河流域人民曾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明。对于长江的歌曲学生并不陌生,早在一年级开始就通过《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歌曲初步了解了长江,本节课继续,通过学唱、欣赏,了解母亲河的相关文化。这首歌曲是在香港、澳门回归,人民期盼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歌曲,以“长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妈妈”为主题,从孩子的视角反映了一个厚重的主题。歌曲为两段体,采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把孩子急切想要回家和呼喊着要回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旋律起伏跌宕,音程跨度大,节奏比较复杂,同音连线的使用更使歌曲具有流行音乐的特点。曲调优美抒情,加之歌词极富儿童色彩,寓意深刻,极富童真童趣,看似复杂的歌曲唱起来却朗朗上口。
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四年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以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简单的评价等。同时也掌握了基于以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再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学科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3、在聆听、演唱、交流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了解有关长江的文化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并能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三、 说教法:
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小组合作探究, 歌曲二次创作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创设情景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体验感知法:通过走进长江,从而感受长江汹涌澎湃的魅力和伟大。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四、说教学思路
我的教学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进入情境,产生兴趣
(二)、聆听体验,整体感知
(三)、参与学唱,自主感悟
(四)、深入探究,自主表现
下面就我的教学环节做具体的说明:
五、说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产生兴趣
聆听《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进入教室,通过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教室开门见山点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长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文人用他们的笔墨书写了对长江和热爱,画家用色彩勾勒的长江的澎湃。那么作曲家又是怎么样用音乐来表现它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一环节我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
(二)、聆听体验,整体感知
初听音乐,整体感受乐曲,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怎样?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随乐曲轻轻摆动身体。感受乐曲的旋律。再听乐曲,说一说乐曲的结构,及歌词都唱了那些内容。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轻声随乐曲哼唱。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的记忆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的结构,五年级的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方面入手,对音乐划分结构。
三听音乐,随音乐轻声演唱,并在演唱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会唱或唱不准的地方。这样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学习乐曲,自己认为的难点,在后面的学唱中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三)、参与学唱,自主感悟
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分段学唱,在教唱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唱的地方,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咬字吐字,声音位置及气息的运用。
分段学唱结束,完整演唱,并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四)、深入探究,自主表现
观看《长江》记录片,感受长江的汹涌澎湃,感受中华儿女为何为之自豪的心情,带着对长江的热爱之情随老师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自主设计演唱形式。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和演唱进行积极地评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唱准歌曲,并用优美的声音表现音乐,体会到长江的伟大和壮丽。但由于过于强调演唱的方法,技巧,纠正演唱中的节奏等细节,花费了很多时间,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演唱的音准和节奏,忽略了情感的表现。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