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本章达标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本章达标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1 06: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本章达标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平均速率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C.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
D.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其分子势能增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之和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物质的摩尔体积为V,若该物体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C.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4.下列所列举的物理单位,其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安培(A) B.摩尔(mol) C.焦耳(J) D.千克(k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B.只有在体积一定时,饱和气压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力不一定减小,但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较高时沸点比较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D.减速运动的物体一定发生了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7.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小组发现测得的分子直径数据比其他组大2-3个数量级,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计算油膜面积时,只计算了完整方格的数目
B.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过多,导致油膜没能充分展开
C.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当作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D.测量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时,将31滴溶液错数成32滴
8.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多选题
9.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小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B.扩散现象能在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进行
C.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分子之间相对静止不动
D.如果一开始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则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
E.内能相同的物体,可能温度不同
10.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r11.关于热现象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E.气体能够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呈现出斥力的作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
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这表明要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既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热传递来实现
C.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E.在水池中,一个气泡从池底浮起,此过程可认为气泡的温度不变,气泡内气体为理想气体,则外界对气泡做正功,同时气泡吸热
三、实验题
1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 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浅盘、痱子粉、胶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 cm).则
(1)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排序应为______(填序号)
为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请补填最后一项实验步骤D
A.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B.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C.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 %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_____.
四、解答题
14.如果气缸中被密封的是0.1g的氢气(H2),且在状态a的体积为Va=310-4m3,求此状态时气缸内氢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氢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g/mol)。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其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平均速率越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越高,故B错误;
C.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
D.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吸热, 但因为温度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吸收的热题应转化为分子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应掌握:布朗运动的性质、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物体内能的变化.
2.A
【解析】
【详解】
A.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之和,所以A正确;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发生变化,分子间势能不一定变化,所以B错误;
C.根据第二定律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把它全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或者说:“从单一热源取热,把它全部变为功”并非不可能,但只有在发生其他变化时,才能实现,所以C错误;
D.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所以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于固体物质,每个分子的体积V0可以等于摩尔体积V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则有,故A正确;
B.当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B错误;
C.在自发状态下,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当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C错误;
D.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与温度成正比,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体积降低则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安培(A)、摩尔(mol)和千克(kg)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焦耳(J)是导出单位。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热传递中的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向温度低的方向传递,所以热传递存在方向性,故选项A错误;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故选项B错误;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时,是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时,此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再增大,则分子力不一定减小,可分子势能一定增大,选项C正确;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较高时沸点应该较高,所以选项D错误.
考点:热传递,分子间作用力,饱和气压.
6.A
【解析】
【详解】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具体表现,选项B错误;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的增加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
D.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可能重力势能增加,例如上抛物体,不一定发生了机械能向内能转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A. 计算油膜面积时,只计算了完整方格的数目,导致S偏小,根据可知,测量值偏大,故A不符题意;
B. 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量的面积S偏小,导致结果计算偏大,故B不符题意;
C. 计算时把油酸酒精溶液当成了纯油酸,体积偏大,则d偏大,故C不符题意;
D. 测量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时,将31滴溶液错数成32滴,计算代入纯油酸体积将偏小,测量直径偏小,故D符合题意;
本题不可能的原因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的热运动是内部分子的运动,只与温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则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越剧烈,故B错误;
C.空气中PM2.5的运动是该题小颗粒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分子的热运动的定义可知,分子的热运动是指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9.ADE
【解析】
【详解】
A.固体小颗粒越小,越容易受力不均匀,温度越高,分子撞击力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故A正确;
B.物体的扩散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能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可以在固体中进行,如煤堆下面的土变黑,故B错误;
C.不管是固体还是气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如果一开始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则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D正确;
E.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与物体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系,内能相同的物体,可能温度不同,故E正确.
故选ADE.
10.C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但分子势能不一定为零,要看零势能面的选取,故A错误;
B、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故C正确;
D、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加,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根据题中的图象,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根据分子之间距离变化情况与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即可正确分析.
11.ACD
【解析】
【详解】
A.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的过程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而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故A正确;
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如果气体向外放热,则气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故B错误;
C.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C正确;
D.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E.气体能够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分子力几乎为零,能够自由移动,故E错误。
故选ACD.
12.BCD
【解析】
【详解】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不一定都能够实现,A错误;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表明要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既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热传递来实现,B正确;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C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这是统计规律,具体到个别分子,其速率的变化不确定,因此仍可能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非常小,D正确;随着气泡的上升,压强减小,因为温度不变,根据=C可知,体积增大,气泡对外界做正功,根据ΔU=W+Q可知,温度不变时,ΔU不变,又W<0,所以Q>0,即气泡吸热,E错误;故选BCD.
13. BCA 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解析】
【详解】
(1)根据实验原理可得,给出的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序为BCA,步骤D应为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滴油酸酒精溶液所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 ×0.05%
所以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14.m
【解析】
【详解】
设氢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可以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是球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等于球体的直径;氢气的质量m=0.1g,氢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g/mol,则氢气的摩尔质量为M=2g/mol,0.1g氢气的分子数为
n=
气体的体积
Va=n

代入数据得
解得氢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3×10-9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