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红楼春趣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红楼春趣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9: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8*红楼春趣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讳 晦气 B.钗子 树杈
C.铰断 水饺 D.飘飘飖飖 遥远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黛玉 螃蟹 豁剌剌 B.咯噔 籆子 寸丝不留
C.窗屉 纨绔 飘飘飖飖 D.玲珑 精致 仰面睃眼
3.下面各组词语中感彩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宠爱—溺爱 腐蚀—侵蚀 理想—幻想 观察—观看
B.熟悉—熟练 严厉—严峻 成绩—成就 虚伪—虚假
C.顽强—顽固 机智—狡猾 教诲—教唆 鼓励—怂恿
D.仇视—轻视 卑鄙—卑劣 爱护—爱戴 更正—改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
B.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喜不自胜:因为胜利了,所以非常高兴。)
C.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D.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方散:才都散去了)
5.《红楼春趣》讲述的内容是( )
A.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追逐玩乐的自由生活。
B.宝玉、黛玉和丫鬟们在大观园里闲谈说笑的逗乐场面。
C.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D.宝玉、黛玉等在一起互相照顾的友爱场面。
二、填空题
6.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
2.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 )
3.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 )
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展眼”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写句子。
一时___________,展眼________,再展眼___________。
2.请用“因为……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式来叙述“草船借箭”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
(1)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
A.反问 B.比喻 C.拟人 D.设问
(2)“莫不是”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将这句话改写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等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看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
8.宝玉的美人儿风筝为什么放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风筝消失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写出了风筝在空中飘动的美丽姿态,____描摹了风筝越飞越高后人们看到的形象,表达了贾宝玉等人对自由生活的____。
挑战课外阅读。
在艳阳天中,许多风筝都不动的时候,有一个风等比北极星更坚定地直钉在天上的,那便是修长的蜈蚣了。它的头朝下,尾向上,眼睛可以笔直地成一条直线撞入青天的深心去。在忽而一松线的刹那,却如游龙般的矫健,但立刻又坚定如指着一个方向,把人的心带到无极之境去。
风筝在传说中以为是放晦气的,所以落到谁家的院子里,那家必定赶快把它撕掉。但在我放风筝以来,此说大约已被玩的人忘记了,小孩子有风筝自然拿去放,没有风筝呢,心里总很希望天空能摔下一个风筝来。记得好像是在正月,有一个绿色的水桶样子的风筝,底下垂着一条绿绒绒的细长尾巴,每天清早必定从我家屋角斜飞过去。我真想把那“水桶”拿过来,好像那上面拴着青青的童心飞入如碧海的睛天中去。
11.选文写了( )造型的风筝,把它比作( )。
12.和课文一样,这篇文章也是写( ),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和对( )的向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正确读准字音,注音时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
A. 加点的字读音都为“huì”;
B.“钗”读音为“chāi”,“杈”读音为“chà”
C. 加点的字读音都为“jiǎo”
D. 加点的字读音都为“yáo”
2.C
【解析】

3.C
【解析】

4.B
【解析】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红楼春趣》讲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红楼春趣》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众人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经过: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道具,宝琴放了大蝙蝠风筝;宝钗放起了大雁风筝,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他又气又恼;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说能把病根儿都带走。结果:大家都把风筝放走了。
6. 好像##仿佛 漂亮 高兴 反正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析本题考查给词语找近义词。找近义词可以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还可以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1.把“风筝落在竹子上的声音”比作“窗屉子倒了的声音”,所以可以用“好像”来代替;
2.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个风筝是惹人喜欢的,所以可以用“漂亮”来代替;
3.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大家听到要放风筝都非常高兴,宝玉也是一样,所以可以用“高兴”来代替;
4.晴雯姑娘放走了宝玉想要的风筝,也是为了帮宝玉放晦气,可见探春说的“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的意思就是“反正都是给你放晦气罢了”,所以可以用“反正”来代替。
7. 比喻极短的时间。 天上的云朵像棉花 变成了一匹马 变成了一朵花 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交箭。 A 难道不是 你留我在家里歇,就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
【解析】
【详解】
1.考查词语的理解。结合句子,可推测“展眼”的意思是转眼,比喻极短的时间。2.用关联词来叙述事件。先要把握好“草船借箭”这件事的主要内容,然后恰当的运用所给词语将内容联系起来。“因为……所以……结果……”表示因果关系。
3.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词语解释及句型的转换。
(1)反问也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莫不是”就是难道不是的意思。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8.因为风的顶线不好。
9.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0. 飘飘摇摇 鸡蛋大、一点黑星儿 向往和热爱
【解析】
【分析】
8.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可知宝玉的美人儿风筝为什么放不起来的原因是因为风的顶线不好。
9.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二自然段“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之后是写风筝的消失,所以描写风筝消失过程的句子的是“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飘飘摇摇:飘荡、摇摆、起伏状。“飘飘摇摇”写出了风筝在天空随风风飘荡的样子;“ 一时”“展眼”“再展眼” 突出了风筝随风而去后,在天空飞行的速度很快。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表达了贾宝玉等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11. 蜈蚣 游龙
12. 放风筝 放风筝 自由
【解析】
11.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从文中“在艳阳天中,许多风筝都不动的时候,有一个风等比北极星更坚定地直钉在天上的,那便是修长的蜈蚣了。”“在忽而一松线的刹那,却如游龙般的矫健”可知选文是对蜈蚣造型的风筝进行的描写,而且把它比作了游龙。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注意要联系所写课文。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两篇文章都写了放风筝,并且表达了作者对放风筝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从文中“我真想把那‘水桶’拿过来,好像那上面拴着青青的童心飞入如碧海的睛天中去。”可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