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 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36分)
1.空中上升的气球,若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气球将( )
A.向上做减速运动后下降
B.立即停止运动
C.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动
B.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
C.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D.公共汽车到车站减速停止
3.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这个实验说明( )
A.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飞出去的棋子有惯性
C.上面落下的棋子有惯性
D.最下面静止的棋子有惯性
4.一辆公交车正沿着笔直的公路向前行驶,车的水平仪表板上放着一杯水.司机张师傅发现有人横穿公路,突然一个急刹车。此时,杯中的水可能会( )
A.仍然保持水面水平
B.从行驶方向的前方一侧溅出来
C.从行驶方向的后方一侧溅出来
D.溅出来但无法判断从哪侧溅出
5.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
C.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 D.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6.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选用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7.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8.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手握瓶子的压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握瓶子的压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重力
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重力
9.请判断以下生活情境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正常握笔写字,手和笔之间没有摩擦
B.打排球感觉手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他的惯性
D.消防员竖直爬杆,他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济莱融合,小明家要搬到济南居住,在搬家的过程中,发现越重的箱子越难推动,通过此现象他提出了下面的四个问题,其中最具有探究价值又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
A.箱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与箱子的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自行车的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
C.小朋友穿的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D.有的上坡路面做出一道道的细槽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4分 )
13.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条定律。这也说明了力
(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4.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大型车比小型车的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总质量较大, 也较大,导致运动状态较难改变。若汽车突然减速,驾驶员的身体将会 (选填“前倾”或“后仰”)。
15.某同学用绳系住重力为2牛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第一次拉着物体以速度v1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 牛,第二次拉着此物体以速度v2匀速下降,若v1<v2,则绳对物体的拉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牛,方向为 。
16.2020年2月10日,全掀起了群众运动“立扫帚”事件的起因是一条社交媒体传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受地球引力影响,2月10日是一年中唯一能让扫帚立起来的一天,伴随着这条传闻的快速传播,朋友圈被“立扫帚”的照片短视频刷屏,不难发现,社交媒体上人们晒出的扫帚外观大多非常相似,如图所示。小明分析这些扫帚能立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扫帚刷毛较重时,其 会比较低,且其所受的 和 是一对平衡力能保持平衡。
17.以下有关自行车的事例涉及不少摩擦的知识,其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属于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属于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是 。(均填字母序号)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自行车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脚蹬板凹凸不平
E.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F.车轴中装有滚珠
G.自行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8.如图a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物块甲,物块甲上面放一物块乙,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甲、乙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甲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图b所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物块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0分)
19.请在图中画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20.如图,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0分)
21.(10分)如图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中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3)为了突显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影响进而推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实验的程序应该是: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 。(选填“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
(4)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进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5)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 。
22.(10分)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系于小纸片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作用在小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 (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当细线两端钩码相同时,小纸片静止不动,说明两个力平衡时的大小相等;
(2)当小纸片静止不动时,小华将小纸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纸片 (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如何去做 ;
(4)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料
C.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纸片容易扭转
(5)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 、 、 ,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23.(10分)为了探究“当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需”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同一次实验中,小明发现,当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物块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实验中小明通过改变物块A的重力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通过分析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次数 1 2 3 4 5 6
A的重力/N 2.0 3.0 4.0 5.0 6.0 7.0
测力计示数/N 0.8 1.3 1.6 1.9 2.4 2.8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更好,实验中 (选填“必需”或“不必”)要匀速拉动水平长木板做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