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0 18:0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和导线的作用。会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
3、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简单的实物电路.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初中生对电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帮助。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方向和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一、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实验一: 以小组为单位使桌上的小灯泡发光。在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请同学们注意:1.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2.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教师:小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刚才同学们连接的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问: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 学生结合刚才的电路连接情况总结得出:有电源,电路要闭合。
总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教师补充: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实验二: 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
结论: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活动2【讲授】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师:通过连接电路,你们认为电路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介绍:生活中的电源种类很多,如各种于电池、蓄电池、发电机、学生电源等。生活中的用电器更多了,如电视机、空调机、冰箱、电脑、洗衣机、微波炉、电灯等。生活中的开关。如按钮开关、摇头开关、铡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温控开关、感应开关等等。在生活中多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
如何使电动机转动 如何控制它的工作状态
物理上,我们把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小结:由前面的实验,同学们总结一下,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从能量的角度,总结一下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设计意图:开扩学生的视野,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归纳、总结、提升对电路的基本认识。
活动3【活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我们在研究电路时,通常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如:
1.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介绍常用元件的符号:
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电铃、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
设计意图:介绍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画法。
3.学情预设:学生练习画法。
练习:请画出如下实物的电路图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用电器不能工作;开关闭合时,电路处处连通,用电器工作。
设计意图:画图技能训练。为下一环节铺垫。
活动4【活动】电路的三种状态
1.学情预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通路:用电器工作。
设计意图:介绍电路状态的同时,练习将实物图变成电路图。
2.学情预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介绍两种断路故障:(1)接触不良;(2)导线断开。
设计意图:正确认识断路状态。
3.电源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三:干电池短路,温度升高。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电源短路的危害。
实验四:学情预设:(1)不工作。(2)电源短路。(3)去掉“短路”导线。
(1)开关闭合,灯工作吗
(2)出现了什么问题
(3)如何正确连接电路
设计意图:学会识别电源短路,加深对电源短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