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14: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
10根小棒、8个圆片、11个三角形。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
10÷3=3(人)……1(支)
(余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2、3题。
教 学 过 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导学指南
(1)出示表格: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支
提问,学生汇报,将表格填写完整。
(2)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一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支,5支,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2.操作
(1)汇报操作结果,相应的课件演示。
(2)提问:通过刚才的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
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3.(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成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完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2)像这种分完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书:10÷3=3(人)……1(根)
表示:10里面最多有3个3,还剩1根。这种算式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学生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 学 过 程
4.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1)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6根,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不呢?
(2)汇报填写,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6.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又表示什么?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7.教学例2。
自学课本第2页,填一填,再说一说,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小结:余数都比除数小。
二、巩固练习,进一步深入。
1.想想做做第1、3题。
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会有余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比一比:14÷4=3(瓶)……2(朵)与14÷3=4
(瓶)……2(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先读一读,再说一说。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