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两、三位数减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减法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不连续退位的两、三位数的减法,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体会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事实和规律。
2.引导学生在探索、总结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在应用所学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减法的意义和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两、三位数减法的基本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回顾: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各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减法。
板书:两、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二、尝试计算,理解算法
1.尝试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例6的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如果要求还剩多少本,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课件出示:借出93本,还剩多少本?
提问:谁能把条件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引导:要求还剩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215-93=
比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减法比,这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以前的笔算减法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这道算式是三位数减两位数。
鼓励:先请你估一估,这道题的差是几百多?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道题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后,指名说一说,完成竖式板书
讨论:计算的过程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吗?
整理:哪个小朋友再来完整地说说笔算215减93的过程?
2.引导验算。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求出了结果。想一想,要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怎样验算?同桌讨论。
引导:验算加法时,用的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想一想,验算减法时,也能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
那可以怎样进行验算呢?
现在请大家验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验算的?
明确:得到的结果和原来的条件相同,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好,现在我们把问题解答过程写完整。(完成得数、单位名称和答语。)
3.丰富经验。
出示“试一试”:用竖式计算643-580、764-429,并验算。
提出要求:能独立完成这两道减法式题的计算,并验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现在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学生各自按要求计算、验算后,指名分享。
4.归纳算法。
引导:通过刚才几道算式的计算,你觉得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学生充分交流后,指出:笔算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上10再减。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计算后,交流。
提问:这三道题的计算过程都需要退位吗?分别是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追问:中间一题,十位上要算几减几?得到的“0”能省略不写吗?右边一题,百位上要算几减几?得到的"0"为什么要省略不写?
强调:除了最高位上的“0”不用写出来,其余数位上的“0”都不能漏写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上下两道题为一组,请大家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
学生按要求完成后,引导:比较每组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从这个发现中还能想到什么?
指出:每组的两道题中,第一题的差是第二题的一个加数,第二题的和是第一题的被减数。根据这个发现,能够想到减法的验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引导:知道“打破了女性在太空生活188天的纪录”是什么意思吗?
明确:这个条件的意思是,原来女性在太空生活的时间最多是188天,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比188天还要多。这就叫“打破了纪录”。
继续引导:要求“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