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提升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8分)
A.迁徙(xǐ) 携带(xié) 连翘(qiáo) 山麓(lù)
B.骨骼(gé) 帷幕(wéi) 沼泽(zhǎo) 龟裂(ɡuī)
C.岛屿(yǔ) 腐蚀(shí) 狩猎(shǒu) 赌注(dǔ)
D.雾霭(ǎi) 雉鸡(zhì) 缄默(jiān) 弥漫(ní)
2、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璇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 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D.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范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已经销声匿迹了。
B.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给你希望,泯灭,再希望。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得意忘形。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C.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以“文明相容、民心相通”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已经在厦门正式启动。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最近,市政府为塑造济南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B.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C.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D.为了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6.下列对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打比方,形象生动地写出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B.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准确地说明岩石形成的时间之久)
C.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例子,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更大)
D.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作比较,说明读懂岩石上的记录困难之大,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共10分)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健身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班级开展以“步履不停,运动快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的探究所得。(3分)
图1
图2
(数据来源:QQ运动、QQ大数据联合发布的
《2018年中国人运动报告》)
(2)班级黑板报选用下面二则材料,告知同学们运动时要注意的事项。请为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材料一:进餐后胃肠道需要较多的血液,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这时进行运动,血液就会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
材料二: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产生肌肉痉挛现象。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而大量饮水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妨碍膈肌活动,影响呼吸;血液的循环流量增加,不仅不利于运动,还加重了心脏负担。
(3)班级开展“步履不停,运动快乐”主题演讲,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5分)
三、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下面一文,回答下列各题。(17分)
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①2020年4月,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吞食鲸尸。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到100年。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逐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③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④一鲸落,万物生,这才是鲸落真正的样子,美丽又残忍,残忍却包容。生于天地,死于天地,最后赠与自然。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荣。它供养了深海上百种无脊椎生物,反哺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其说明顺序是________。(3分)
9.选文第②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5分)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10.选文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4分)
11.请结合文本,说说“鲸落”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25分)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选文有删改)
12.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3分)
13.下面两句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6分)
(1)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2)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14.下面的语段应放在第 段和 段之间,为什么? (4分)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6分)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C.鸟语花香,雄鸡晓唱 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16.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与《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的标题,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见解。(6分)
四、写作(50分)
17.亲爱的同学,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的教室里,校园里的某个角落……请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篇小说明文,向别人介绍它。不少于55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条理清楚。
A
A
3.A
4.D
5.B
6.A
7.(1)年龄越大,日均步数越多。(或:年龄越小,日均步数越少。)2016-2018年,男女平均步数均呈递增趋势;男性的平均步数高于女性;女性平均步数的涨幅高于男性。(针对图2,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餐后不宜运动 剧烈运动时不可大量饮水
(3)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息,生命不止。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可以愉悦精神,可以磨炼意志,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步履不停,运动快乐”,本次演讲活动现在开始。
8.鲸落 逻辑顺序
9.不能删去。“大概”是“大致”“大约”的意思,说明了鲸鱼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所需的时间不能完全确定,删去后表达过于绝对。“大概”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①下定义,如“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鲸落;②列数字,如“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依靠鲸落而生的海洋生物体之多;③打比方,如“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鲸尸给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④引用,如“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说明了鲸落对深海生物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说服力。(答出2点即可)
11.反哺海洋,给海底带来了长时间的繁荣,从而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12.芳草有一年一度的循环,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绿是春天来临的标志;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
13.不矛盾,(1)说石头和花卉没有语言,是指它们不能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不会说话;
(2)说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花香鸟语能暗示并从而告知人们大自然的一些规律。
14.第②③段之间;这样紧承前文黄宗羲说的话
15.D
16.更欣赏《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因为《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直接显出文章说明的中心;而《大自然的语言》没有直接显示文章说明的中心。或者:更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而且激趣,更能吸引读者;而《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语言平实,欠生动。(更欣赏哪一个,只要说出道理即可,意同即可)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