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22: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俨然(yǎn) 垂髫 (tiáo) 阡陌(qiān) 佁然(yàn)
B. 幽邃(suì) 寂寥(liáo) 箬篷(ruò) 篆章(zhuàn)
C. 窈窕(tiǎo) 辗转(niǎn) 蒹葭(jiā) 缄默(jiān)
D. 雾霭(ǎi) 邀请(yāo) 弥漫(mí) 磅礴(bà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恬静 严骏 燎原 大彻大悟
B. 褶皱 踪迹 烘烤 消声匿迹
C. 孕育 悬殊 翕忽 凄神寒骨
D. 晦暗 振撼 屹立 豁然开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
B.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宇轩昂,声震天地!
D.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于谦辞。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大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C.“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也叫《诗三百》。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寤寐求之。《关雎》
②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在水一方!《蒹葭》
④ ,宛在水中央。《蒹葭》
⑤《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 。
6.你班开展“走进经典古诗,领悟家国情怀”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吟咏朗诵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你准备朗诵《过零丁洋》。请你从颈联中选出一句,标出停顿(停顿用“V”标示。你可以参照示例,了解标示符号)。(2分)
示例:潮平V两岸V阔
②吟咏之后,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因而朗诵时采用的语调是 (2分)
(2)赏析领悟
绝句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
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
偷闲一刻是乘凉。
注释:灶户,指旧时以煮盐(煎盐)为业的人(即盐民)。
①请你分析诗人写“低草房”与“六月”,有哪几个作用?(2分)
②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体会其表达效果。(2 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9.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1分)
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黄发垂髫 (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尝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反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113.【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1分)
1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下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 ②罅: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斜靠。
15.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悄怆幽邃 (2)而犹不忍去:
16.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游 人 坐 欹 岩 下 望
18.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乙文突出了水的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 。(2分)
19.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20.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21.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4分)
语段 特点
第②~③段 (1)
第④~⑥段 (2)

2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说明了什么 (4分)

23.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24.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五)名著阅读(6分)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24.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1分)
2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26.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4分)

三、作文(50分)
27.不小心摔倒时,路人的搀扶温暖了你;寒气逼人的凌晨,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感动了你;迷茫困惑时,一本好书启发了你;平淡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你;考试失利时,同学的安慰鼓励了你;取得成绩得意忘形时,老师的批评鞭策了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时,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你……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引你前行。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
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600字。
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 C 3、 B 4、B
5、①窈窕淑女 ②同是宦游人 ③所谓伊人 ④溯游从之 ⑤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6.(1)①(2分)惶恐滩头V说V惶恐(或零丁洋里V叹V零丁)
②(2分)悲壮 先“ 低沉”后“激昂”
(2)①(2分)“低草房”写出盐民劳动的地点,“六月”写出盐民劳动的时间。这样写,揭示了盐民劳动的艰苦环境。
②(2分)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盐民的劳动更为艰苦,也表现了诗人对盐民的同情。
7.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8.“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二.阅读理解
9.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2分)
10.(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11.B(2分)
1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分)(共4分)
13.豁然开朗(1分)
14.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15.(1)邃:深 (2)去:离开
16.(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17.游人/坐欹岩/下望
18.清 伟(或“奇”) 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
19.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和问句形式,明白简洁,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速度快;(2)保密手段多样。
2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宋代时海外商品种类繁多,从而说明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23.D(依据选文第6段中,“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可知D项说法有误)
24.放在第⑦段合适。因为材料中的诗句与第⑦段说明古代“生鲜速递”的内容相符合,可作为其中的一个例子;又与本段末句相切合。
25.(1分)保尔·柯察金(保尔) 朱赫来
26.(1分)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27.(4分)⑴铁环(2分);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1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1分)
⑵经历(2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1分),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1分)。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1分),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1分)。

声明:试三、作文(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