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0 16:4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客车上均配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击玻璃边框的边缘将玻璃砸破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敲打方式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2.连通器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吸盘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拦河大坝 D.船闸
3.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
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
C.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
4.我们身边看似“轻”的空气,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以下事例,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瓶中的饮料 B.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出
C.用注射器把新冠疫苗药液注入肌肉里 D.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5.对下列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时,压强随受力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B.乙: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6.当火车驶过时,人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如果与火车保持距离很近,会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7.如图所示,塑料吸盘紧紧吸在竖直墙壁上,皮包挂在挂钩上静止不动。针对该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是因为吸盘对墙壁的作用力大于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
C.吸盘挂钩对皮包的作用力大于皮包所受的重力
D.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与吸盘的面积无关
8.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会将身体翻转180°,以脚朝上但头保持不变的怪异姿势飞行,从而快速降低高度。转体前后所对应的模型是(  )
A.转体前后都是甲模型
B.转体前后都是乙模型
C.转体前是甲模型,转体后是乙模型
D.转体前是乙模型,转体后是甲模型
9.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 。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ρc液体,且ρc=0.5ρ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B. C. D.L
10.如图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底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B.左侧液体的质量大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C.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 D.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1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③和④ B.只有②、④和⑤
C.只有②、③和④ D.只有①、④和⑤
13.有两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长方体甲、乙。长方体底面为正方形,高的长度大于正方形边长。现将甲横放,乙竖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再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如图中虚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若Δp甲 < Δp乙,则(  )
A., B.,
C.F甲 < F乙,p甲 < p乙 D.F甲 > F乙,p甲 > p乙
14.如图所示,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按甲、乙两种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中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5∶3 B.5∶2 C.10∶9 D.3∶2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书包带做得宽一些,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肩部的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压强,同学们背着书包就会感觉舒服一些。
16.如图甲,茶壶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其设计遵循了_____的原理;如图乙,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_____的作用。
17.有的跑车的车的车尾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该结构主要是让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下方的空气比上方的空气速度______,使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提高了车轮的着地性能。
18.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会不会喷出来______(填“会”“不会”)。
19.如图所示喷雾器工作时,小孔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较大,液体就沿着细管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0.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约1000m 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处潜水器所受液体压强为 _____Pa(海水密度约为水的密度),“奋斗者”号潜水器表面上0.04m2的面积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_____N
21.我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了避免被强横风吹动移位,支架上悬空部分结构特点如图,其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下方的流速,上方的压强______下方的压强,使房屋更加牢固。
22.如图所示,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23.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底面积之比SA∶SB=4∶9,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
24.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的重力为80N,甲的底面积为20cm ,则甲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_Pa;若甲、乙圆柱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它们的底面积相同,并且对地面的压强也相等,则ρ甲______ρ乙;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别将甲、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最后两空均选填“>”、“<”或“=”)
三、实验题
25.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是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______和______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书包要用宽的背带;②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26.如图(1)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
(1)实验前,某同学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按与不按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另一位同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
(3)比较乙和丙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实验小组的小天和小红利用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
①如图(2)戊所示,小红先后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的金属盒没入两种液体中,她发现烧杯A的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烧杯A装的是水,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_____(选填“可靠”、“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
②小天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2)己所示,将压强计两个金属盒分别没入两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从而判断出图己中装水的是______(选填“A”或“B”)烧杯。
27.如图为两个趣味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两只“纸船”漂浮在水面上,要观察到两“船”靠近的现象,可用注射器对着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点处射水,理由为______;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D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E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之不同的有______(选填序号);
①在火车站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四、计算题
28.边长为2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质量为20kg,放在水平地面上,(g=10N/kg)。
(1)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使A对地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地面压强的4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多少?
29.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g取10N/kg)
(1)若水的质量为2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A
6.B
7.A
8.C
9.A
10.D
11.D
12.B
13.C
14.C
15.受力面积 减小
16.相平 连通器 大气压
17. 增大 增大
18.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于 不会
19. 较小 上升
20.1×107 4×105
21.小于 大于
22.3×l03 5×l03
23.1∶1 4∶9
24.4×104 > <
25.海绵的凹陷程度 乙 丙 受力面积越小 ①
26.装置漏气 取下左侧橡皮管,重新组装 液体深度 丙、丁 不可靠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A
27.B ②
28.(1)5000Pa;(2)5cm
29.(1)2×10-3m3;(2)800Pa;(3)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