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18-119面。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2、清楚地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培养、发展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难点:“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8根小棒、练习用的作业纸、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3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1个,黄布做的)、一根铁丝和一个正方形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同学们这是一根长8分米的铁丝,老师用同样一根做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边长呢?
[设计意图:面积概念与周长、边长等都是相关联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撑点。]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面”
师:老师把一个小方块放在铁丝做的正方形框架上(演示),出现了什么情况?谁能想一个简单的方法,使小方块放在上面不掉下去?
(学生积极想办法,用手托、放在角落上、垫块纸板……)
然后将垫纸板的方法,投影到荧幕上。
小结:原来正方形中间是空的,所以小方块会掉下来,加进去的这块纸板就给空心部分补上一个“面”(板书“面”),荧幕上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
[设计意图:面积是个起始概念,通过动态的教具演示,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将“面”与“线”区分开来。]
(三)、探究新知
(1)、面积的意义
1、师: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有“面”?(课桌、课本、文具盒……)
2、出示粉笔盒,师:你首先看到它的什么?(板书“表面”)
3、让学生摸触物体的表面:
①摸一摸课桌的面 ②摸一摸数学课本的面
③摸一摸铅笔盒的面 ④摸一摸对方同学脸颊的面
师:有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软软的、凉凉的……)
4、师:比一比,文具盒的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哪个面比较大?
师小结: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板书:面积)比较大,那么文具盒的表面比较小,可以怎么说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从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5、让学生拿出四根小棒摆一个首尾衔接的图形,再拿出四根摆一个首尾不衔接的图形(让其中一个学生到投影仪上摆),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从而知道:首尾衔接的平面图形就是围成的平面图形。那么,不围成的平面图形有没有面积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围成的平面图形没有面积)
6、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2)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
1、师:刚才通过直接比较、重合比较、数方格很快知道谁的面积比较大。你能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学生判断失误,意见不统一)
[设计意图:思起于疑,教师故设疑难,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从而形成亢奋的学习状态]
2、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哪个大,是不容易直接看出来的,要能够准确地知道它们面积的大小,就要学会测量和计算面积。我们已经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板书:厘米、分米、米)
3、师:同样的,要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就要用面积单位。
4、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P118—P119内容。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诱导类比推理,促成顺向迁移的产生,扩展原有认知结构]
5、师:你知道了哪些单位?(添“平方”二字)
[设计意图:在长度单位上添“平方”二字,使学生认识到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有联系,但又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6、平方厘米
(1)师:那么1平方厘米有多大(添“1”)
请在信封里找出来(示意举手),然后量一量它的边长,摸一摸它的面积。
(2)师:把眼睛闭上,回想一下,1平方厘米在你脑子里有多大?
(3)师:把眼睛睁开,平时你见到过的哪些东西,它们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大门牙、手指的指甲盖、眼睛……)
(4)用1平方厘米测量火柴盒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量、摸、闭眼想、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形成准确而清晰的1平方厘米概念。]
7、平方分米
师: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的面积,(学生量时)你量的时候,觉得怎么啊?你会怎么想呢?(太小了,不好量,要是换个大的来量就好了。)
[设计意图:制造矛盾,产生需要,既自然地引导新知又增强学习兴趣。]
(1)师:那我门就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量)
(2)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学生找)量一量它的边长。
(3)小结: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4)师:比较一下手掌面积与1平方分米的大小。
(5)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课桌的面积。
8、平方米
(1)师:同学们已经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2)师:那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师:睁开眼,看,(把黄布做成的1平方米的布卷起来挂在黑板前很快地展开出现)这就1平方米。
(4)学生都站起来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再由一名学生量它的边长。
(5)比较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把1平方分、1平方厘米重叠贴放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
(6)师:用1平方米,可以测量哪些地方的面积。
(四)、巩固练习
1、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名称。
(1)文具盒的表面约3( )
(2)一间教师的面积约48( )
(3)大门牙的面积约1( )
2、判断:
(1)1平方厘米比1厘米大。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平方厘米。( )
3、在8个平方厘米的方格中用斜线画出4个平方厘米,有多少画法?怎样画最漂亮?(展示许多图案)
4、思考:谁的面积大,周长呢?
(1)
( )
直接比较
(2)
( )
重合比较
数方格
( )
(3)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