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答题卷(word版含答案及答题卡+双向细目表)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答题卷(word版含答案及答题卡+双向细目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22:40:39

文档简介

双向细目表样表
试卷题号 题型 分值 知识板块 考查知识点 试题难度 考查目标(能力)
易 中 难 识记 理解 运用
1 填空 8 基础 古诗文的识记和理解 √ √ √
2 填空 4 基础 字词积累 √ √
3 选择 3 基础 词语运用 √ √ √
4 选择 3 基础 病句修改 √ √ √
5 简答 4 基础 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应用文的运用 √ √
6 选择 3 古文阅读 文言字词理解 √ √ √
7 断句 3 古文阅读 文言句子停顿 √ √
8 简答 4 古文阅读 翻译文言句子 √ √ √
9 简答 4 古文阅读 理解文言基本内容 √ √ √
10 填空 3 议论文阅读 材料内容理解与归纳 √ √
11 选择 3 议论文阅读 论证思路,语言运用,归纳概括 √ √ √
12 简答 4 议论文阅读 理解含义,爱国教育 √ √
13 填空简答 4 记叙文阅读 理清文章思路 √ √
14 简答 3 记叙文阅读 理解文章主旨 √ √
15 简答 4 记叙文阅读 朗读、理解词语、心理描写 √ √
16 简答 5 记叙文阅读 环境描写、理解句子、文章主旨 √ √
17 简答 4 名著阅读 名著情节概述 √ √
18 简答 4 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形象 √ √
19 作文 50 作文 写作能力 √ √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 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有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 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 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2分)
8 (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 字扣0.5分,扣完该
句为止。)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千里共婵娟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外古诗文的识记理解能力。)
4 (1)诀别(2)闲暇(3)雕梁画栋(4)歇斯底里
(本题共4小题,每题1分,每空错、漏、多1 字扣1分。)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积累。)
3 C【解析】“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对象用错
且望文生义。(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4、 3 D 【解析】关联词的运用不当。应把“不是……就是……”改为“不是……而是……”。(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4
2 (1) 时隔20年,中山大学重返南极科考国家队。(时间1分,事件1分)
2 (2)示例:同学们,你们好!能和你们分享收获的喜悦,我们深感荣幸。我们的科考是为国家的科研作贡献,也是为你们引领前行的方向。你们是祖国的栋梁,未来更深入的创新发展等着你们去拼搏、去成就。(从格式和鼓励两方面来谈即可。)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应用文的运用。)
二、(一)(14分)
6、 3 C 厌:满足(出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7、 3 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出题意图: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断句是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行李之往来 / 共其乏困 / 君亦无所害。
(用了4条或4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1—3条“/”,每对一处给1分。)
4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外文言文
的识记理解能力)
(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2)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每句2分,每译错一词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9、 4 (甲)(乙)两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1分)
曹刿和烛之武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足智多谋的性格特点。
从曹刿说服鲁庄公迎战、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可以看出能言善辩;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跟随作战、烛之武为了保护郑国答应游说秦伯可以看出深明大义;从曹刿在战场上的表现和烛之武向秦伯痛陈攻郑利弊可以看出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能言善辩,深明大义,足智多谋答对一点并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得1分,答对两点并结合选文分析得3分)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了解文章内容后,能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考查概括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二)(10分)
10、 3 学习英雄,崇尚英雄,守护英雄精神(每空1分,可不按顺序)(出题意图: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归纳材料论点)
11、 3 B(材料二的语言没有富有感染力和情感分明)(出题意图:考查古诗词理解,语言运用,论证思路,归纳概括知识点)
12、 4 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材料内容及你的思考,提出独特见解。
示例一:结合材料一中的句子:①“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或者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分)可以说英雄是在危难面前坚守国家大义并光大道义的人;(2分)
示例二:结合材料二句子:“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2分)可以说英雄是一个个舍己为人,挺身而出负重坚守的平凡人;(2分)
示例三:结合材料三句子:“‘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2分)可以说英雄就是各种各样具有新时代英雄精神的人。(2分)(谈理解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出题意图:考查理解含义知识点,和进行爱国教育)
(三)(16分)
13、 4 不解、坚定。(2分)原因:晨曦看到在疫情前线奋战的妈妈,被妈妈感动,真正理解了医生这份职业的伟大。(2分)(出题意图:考查理清文章思路知识点。)
14、 3 思想:以大医立志,便志存高远。医学世家将一片精诚奉献给了医疗事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救死扶伤,无私无悔,让人心生崇敬;(1.5分)体会:我们也应当有坚定的志向,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1.5分)(出题意图: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知识点。)
15、 4 (1)示例一:盯着(1分) 理由:因为“盯着”是属于动作描写,写出了晨曦专注地想从新闻里找到自己亲人的身影,表达了她对在疫情一线工作的家人的担心。(1分)
或示例二:忙碌(1分) 理由:因为“忙碌”是一个形容词,写出了医生救助病人的繁忙、紧张和刻不容缓。(1分)(出题意图:考查朗读、理解词语知识点)
(2)答案示例:“妈妈,你不用担心我,你更加不用对我感到愧疚,因为我终于理解了你的工作。你为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你辛苦了。妈妈,你是伟大的!”(要用合适的人称和口吻表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要围绕理解妈妈的工作的重要和伟大展开。)(2分)(出题意图:考查心理描写知识点。)
16、 5 内容上: ①“雾渐渐散了,阳光洒进房间”是景物描写,暗示晨曦心中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偏见消失了;(1分)② “手抱听诊器”表明晨曦坚定了从医的志向,凸显了本文的中心,升华了主题,表明晨曦真正理解了医生这份职业的崇高与伟大;(2分)(3)结构上:“雾渐渐散了”,与第⑧段中的“雾蒙蒙一片”相照应,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晨曦的思想发生了转变。(2分)(出题意图:考查环境描写、从内容和结构理解句子、把握文章主旨知识点)
(四)(8分)
17、 4 ①劝导匡超人认真学习,做举业、写文章,认为“中子举人、 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②认为“显来扬名”才是大孝,文康举业可以“疗饥止痛”,如说匡超人的父亲听得匡超人念文章的声音便不会感到疼痛了。③帮助公孙解决了因枕箱而被讹诈的问题。④赠匡超人银两,助他回家侍奉父母。(出题意图:考查情节概述。)
(每空一分,③④空若回答“被洪憨的‘烧银’之法所骗后仍助其下葬”也对)
18、 4 错误一:“照应”应改为“对比”。作者多次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此处将匡超人在遇见马二先生时的毕恭毕敬与他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说马二先生的选本是“理法有馀,才气不足”的对比,表现了其忘恩负义、吹牛撒谎的嘴脸。(2分)
错误二:“自始至终”有误。原书中匡超人的形象前后有所转变,前期的他孝顺父母,养家糊口也不忘读书,勤奋刻苦; 后期的他撒谎势利,薄情寡义,被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影响,失去了本心。(2分)(出题意图:考查人物形象。)
三、 50
50 作文
【命题意图】
广东省近几年的作文试题,基本是材料+题目(话题)的形式,演讲稿这种应用文,是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体。观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带有更强的宣传性、鼓动性和抒情性,还能使用各种修辞等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此题也是考查考生对演讲稿的格式是否熟悉。
考生仔细审读导语,就可以理解题目的选材与立意。战争年代的爱国大多体现在抛头颅洒热血上,但今天是和平年代。我们如何爱国?爱国不是华丽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现在没有了硝烟弥漫、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但我们拥有一颗爱国的心,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国货,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学会遵守法规法纪,坚决支持国家的各项法规政策,不违反纪律,不触动法律;在自身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公共场合注重道德修养,做到自觉自律,坚决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事,这些都是爱国的体现。
阿德勒说的一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家庭温暖,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决定作用。但生活中有温暖幸福,也有烦恼困扰。我们要善于发现爱和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温情。
如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细致地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身边的有心人,不放过与父母等亲人相处的每一个生活小镜头;注意积累,我手写我心;小处着手是为了以小写大,平凡中见伟大,点滴中见真情;这类情感极为丰富的话题作文,要学会挖掘新颖角度:如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情景,场景,美妙的片断呢?在表达方式上,无论是描写、抒情、议论,或用日记的形式都可以,逐一展开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展现家庭生活的温暖。
考查要求 评分标准
1.演讲稿格式要正确 2.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5.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书写规范、整洁。 一类卷 (45—5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0—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1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要求自拟标题时,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
1
)机密★启用前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说明: 1.全卷共 6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2分)
1.(原创)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句1分,共8分)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充溢在人们的生活里。像李商隐的《无题》中的“(1)□□□□□□□,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古往今来人们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崔颢的《黄鹤楼》中的“(2)□□□□□□□?□□□□□□□”,经常在人们思念家乡时引起共鸣;杜甫的《望岳》中的“(3)□□□□□,□□□□□”已经成为鼓励人们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千古名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4)但愿人长久,□□□□□”,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5)□□□□□□□,□□□□□□□”,则历来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原创)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 )。
(2)也是无意识的,在xián xiá( )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脑海中出现。
(3)diāo liáng huà dòng( )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4)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 )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3.(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季明从中斡旋,关系才得以缓和。
B、实践证明,一味地盲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经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C、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蓬莱仙境之称,山势雄伟壮丽,中外游客常年不绝如缕。
D、我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4.(原创)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①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正被手机控制着。②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的代表动作,很少有人意识到沉迷于方寸间的危害。人们把大多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和现实世界反而有些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的交流。③手机里众生喧哗和手机外众生沉默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④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A 第①处 B第②处 C 第③处 D第④处
(深度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金羊网 1月2日讯 日前,中山大学与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互致元旦贺电。中大副教授韩博、博士后张功搭乘“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于近日到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开展作业。记者了解到,这是自2000年以后,中山大学首次参加南极科考,标志着中山大学重返南极科考国家“战队”。据了解,中山大学上次参加南极科考要追溯到中国第16次南极科考,这也是中大师生之前参与的唯一一次南极科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2)假如两位学者南极科考归来后,你的学校想邀请他们作为嘉宾举办演讲会,请你以学者的口吻对同学们发表一段鼓励致辞。(2分)
二、阅读(48分)
(一)(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①,秦军氾( fán)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②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③而夕④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注释)①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新郑北。②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③济,渡河。④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6.(原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战(用,凭) 以乱易整(用)
B、又何间焉(参与) 是寡人之过也(过错)
C、望其旗靡(倒下) 夫晋,何厌之有(厌倦)
D、战于长勺(在) 佚之狐言于郑伯(对)
7.(原创)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若 舍 郑 以 为 东 道 主 行 李 之 往 来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无 所 害。
8.(原创)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9.(原创)阅读【甲】【乙】两文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曹刿和烛之武在性格特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二)(10分)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材料二: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材料三:要守护好英雄精神。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10.(原创)这些材料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论证(3分)
11.(原创)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的画线句子出自《九歌 国殇》,作者屈原。
B.材料二通过简明并富感染力的语言论述了“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这一论点,情感分明,说理严密。
C.材料三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一观点。
D.材料一阐述了英雄虽死,精神永存,材料二阐述了和平年代人人都要争做英雄。
12.(原创)请根据上述三个材料中的任意一个谈谈你对英雄的理解并简要分析。(4分)
(三)(16分)
我的理想
钟丽琳
①屋里只有晨曦一人。茶几上,一盘饺子圆润饱满,整整十个。
②晨曦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新闻频道里,主播正播报疫情现状,有多少疑似病例和确诊人数。画面切到医院现场,晨曦不禁坐直了些,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一个个忙碌的白色身影。突然,晨曦的手颤了颤,伸向前,想要透过屏幕抚摸谁。电视里,一位女医生正和主任汇报情况,女医生不经意抬起头,口罩上方,露出一双明亮的双眼,眼尾微翘,和屏幕前的晨曦一模一样。
 ③妈妈!晨曦的眼角晶莹闪烁。终于见到妈妈了。
 ④晨曦出生在医学世家。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和外公,舅舅、姨妈、二叔、小姑都是医生。因为医生的工作性质,晨曦家的春节聚会常常聚不全。今年春节,只剩她一人。
⑤从很小开始,晨曦便自己上学。虽然学校离家不远,可看着同学都有家人接送,自己形单影只,心里总不好受。小学午餐自备,小伙伴会互相分享,晨曦便一个人悄悄地拿着饭盒往外走,饭盒有时是软烂的米饭和焦煳的鸡蛋,有时是皮开馅露的饺子,这是晨曦早起自己做的。偶尔父母在家也会帮她准备,不过爸爸总是点外卖,妈妈的烹饪水平有时还不如自己。外公的饺子做得很好吃,但外公很忙,晨曦不愿给他添麻烦。
⑥这样的成长经历直接影响了晨曦的个人理想。晨曦百日抓周,家人在桌上堆满各式物件,晨曦坐在桌上,一把抓起外公的银色听诊器抱在怀里。外公两眼眯成了缝,抱起晨曦亲了两口。全家喜笑颜开。到了幼儿园大班,老师问晨曦长大想做什么,晨曦想了片刻未作声。老师引导着:想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医生?晨曦听完大哭。这事传到晨曦爸妈耳里,两人对视片刻,沉默无言。小学时,晨曦语文老师让他们用“我的梦想”造句,晨曦咬着笔头半晌,看了眼饭盒,写了两个字:厨师。高中分文理科,妈妈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晨曦看着妈妈疲惫的双眼,说了一句:“只要不从医。”妈妈默然,摸着她的头,说:“妈妈对不起你,不过你长大就知道了。”
 ⑦如今,距离晨曦高考还有几个月。
⑧晨曦看看窗外,雾蒙蒙一片。突然,一个视频通话请求发来,晨曦紧张地点击确认。屏幕里出现妈妈的脸,微笑的双眼旁,是深深的口罩勒出的印迹,左右脸皆是褶皱的印子。晨曦惊呼:“妈妈,怎么了?”妈妈笑笑:“囡囡,元宵节快乐!”晨曦隔着屏幕触碰妈妈的脸,小声问:“妈妈,疼吗?”“不疼,你看”,妈妈凑近镜头,“偷偷告诉你,人们说这是‘天使印迹’。”晨曦破涕为笑。“囡囡,妈妈对不起你。”晨曦用手抹了抹眼睛,使劲摇头。“李医生,杨主任找您。”晨曦妈妈回头示意了一下,看着晨曦说:“囡囡,妈妈、爸爸和外公很快就回来了,家里,就交给你了。”晨曦认真地点头。
⑨视频通话就这样结束了。晨曦抬头看了一眼客厅上挂的一幅字,那是十年前外公写的——大医精诚。四个字,苍劲有力。
 ⑩时钟滴答滴答,雾渐渐散了,阳光洒进房间,晨曦还在酣睡,手里抱着一副银色的听诊器。床边的书桌上摆着一本翻开的作文本,上面是一篇未完成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作文第一行,写了一句话: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和我的爸爸、妈妈、外公一样……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16日
13.(原创)晨曦理想的变化经历了从( )→ 抗拒 →( )三个阶段,促使晨曦理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14.(原创)分别从“大医精诚”蕴含的思想和你从句中得到的体会给下面句子作批注。(3分)
晨曦抬头看了一眼客厅上挂的一幅字,那是十年前外公写的——大医精诚。
15.(原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原创)朗读划线句子,你会为哪些词标注重音,并说明理由。(2分)
画面切到医院现场,晨曦不禁坐直了些,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一个个忙碌的白色身影。
(2)(原创)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晨曦此时包含的心理写下来(2分)。
晨曦用手抹了抹眼睛,使劲摇头。
16.(深度改编)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⑩段中“时钟滴答滴答,雾渐渐散了,阳光洒进房间,晨曦还在酣睡,手里抱着一副银色的听诊器”一句在文中的作用。(5分)
(四)、名著阅读(8分)
(A)马二先生说道:“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甚么是书 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贤弟,你回去奉养父母,总以做举业为主。就是生意不好,奉养不周,也不必介意,总以做文章为主。那害病的父亲,睡在床上,没有东西吃,果然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分明难过也好过,分明那里疼也不疼了。这便是曾子的“养忠”。”
(B)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帐,共是九十五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的还有一位马纯上,选手何如 ”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馀,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17.(原创)请你结合原著和选文内容将表格中的①-④空填写完整。(4分)
马二先生 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 ①

宅心仁厚,仗义疏财的善人 ③

18.(深度改编)小芳在看完选文(B)的相关章节后对匡超人的形象做了一个评价。请你纠正小芳评价中的错误内容,并结合原著和选文分析原因。(4分)
评价:作者写匡超人大肆地吹嘘自己的著作和名声,却被牛布衣揭破谎言;接着用语言描写“马纯兄理法有馀,才气不足”来写匡超人贬低马纯上,这和前文马纯上对他的帮助形成鲜明照应,这些情节表现了书中匡超人自始至终自大虚荣、内心无情无义的性格。
三、作文(50分)
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爱国诗人屈原,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等,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在今天和平年代,不需要用上战场来表达爱国主义精神,那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表达属于我们的爱国精神呢?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安定的地方,爱家也爱国。
(1)、以“心怀华夏,以国为荣”或“我爱我家”为题写一份演讲稿。
(2)、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以“爱国”或“爱家”为主题
讲述“爱国”的所见所感,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讲述我家的温馨故事,表达我家的家庭温暖。
要求: ①主题二选一,“爱国”或“爱家”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语文试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12分)
3 .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三、作文(50分)(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方格内书写。)
准考证号: 姓名:
注意事项: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请在每页考生信息框中填写相关信息及填涂好准考证号。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一、基础(共22分)
1.(8分) (1)□□□□□□□
(2)□□□□□□□?□□□□□□□
(3)□□□□□,□□□□□
(4)□□□□□
(5)□□□□□□□,□□□□□□□
2.(4分)(1)( )(2)( )(3)( )(4)( )
5.(1)(2分)
(2)(2分)
二、阅读(共48分) (一)(14分)
7 (3分)若 舍 郑 以 为 东 道 主 行 李 之 往 来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无 所 害。8.(4分)(1)
(2)
9、(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10(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三)(16分)
13.(4分)( )→ 抗拒 →( )
14、(3分)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2分) _
(2)(2分)
16、(5分) _
(四)( 8分)
17(4分)① ②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
600
800
PAGE
语文答题卷 第 2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