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镇平·七年级期末)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布政司、府、县。上交户部的黄册,收贮在都城南京的黄册库。黄册制度的作用是
A.用八股考试禁锢思想 B.扩大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C.设立锦衣卫监督官民 D.统一管理全国户籍赋税
2.(2021·河南伊川·七年级期末)下面示意图直接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由分裂到统一
B.由封闭到开放
C.由落后到先进
D.由隔绝到联系
3.(2021·河南西峡·七年级期末)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
A.三国、隋、明 B.三国、五代、明 C.东汉、隋、北宋 D.东汉、五代、明
4.(2021·河南巩义·七年级期末)“草根”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词语,它的基本含义是群众的、基础的、乡村地区的。这一词语适合描述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5.(2021·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清代历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草根揭竿而起没有凭借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仅仅是为了为民除害;他们没有谋权篡位的意思)符合孟森观点的是( )
A.刘秀、朱棣 B.刘邦、朱元璋 C.刘邦、朱棣 D.刘秀、朱元璋
6.(2021·河南洛宁·七年级期末)如果你是明朝的地方官员,有事要上京参见皇帝朱元璋,你应去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北京
7.(2021·河南社旗·七年级期末)下列各项措施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在各省设立“三司” B.唐朝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
C.元朝在中央设立行中书省 D.北宋在中央设置转运使
8.(2021·河南西华·七年级期末)如果你是明初的一个地方官员,有事到都城参见明太祖,应取 ( )
A.南京 B..北平 C.西安 D.洛阳
9.(2021·河南商城·七年级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2021·河南唐河·七年级期末)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1·河南柘城·七年级期末)“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2.(2021·河南息县·七年级期末)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13.(2021·河南汝南·七年级期末)一次明初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中有没有请客,客人是谁,吃的是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的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个故事反应的“特务”制度是( )
A.设置三司 B.东西厂机构 C.锦衣卫制度 D.八股取士
14.(2021·河南偃师·七年级期末)“明清两朝的制度,大体相沿。其中关系最大的,在内为宰相的废触,在外为省制的形成。”明朝废除宰相制的根本目的是
A.提升六部职权 B.加强君主专制 C.恢复社会经济 D.体现民主政治
15.(2021·河南太康·七年级期末)“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行省 D.废除丞相
16.(2021·河南社旗·七年级期末)七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后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1368年,定都应天府 B.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实行八股取士
17.(2021·河南西平·七年级期末)《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制”的目的是
A.抑制宦官专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控制思想 D.加强君权
18.(2021·河南郏县·七年级期末)据史书《甘二史札记》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日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明朝
A.京官与妻子的感情好 B.京官公务繁忙
C.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D.皇权空前加强,对百官的震慑极大
19.(2021·河南通许·七年级期末)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什么朝代哪位皇帝( )
A.秦朝 秦始皇 B.汉朝 汉武帝 C.唐朝 李世民 D.明朝 朱元璋
20.(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末)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他这样做目的是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军事
21.(2021·河南·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2.(2021·河南西峡·七年级期末)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设立“三司” B.设立行省 C.废除丞相 D.设立锦衣卫
23.(2021·河南叶县·七年级期末)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统治状况,其中“皇帝的‘望远镜’指的是( )
A.三司 B.五军都督府 C.锦衣卫 D.六部
24.(2021·河南浉河·七年级期末)明朝前期建立厂卫制度,活动猖獗,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明朝前期(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政局动荡,战乱不断
C.大臣专权,皇权旁落 D.地方反叛,活动猖獗
25.(2021·河南息县·七年级期末)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经典《四书》作为标准答案,文章必须以八股文为形式。这样,读书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不可以有自己独立思想。这反映了明朝科举考试
A.有利于读书人读书 B.削弱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C.推动了文艺的繁荣 D.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6.(2021·河南汝南·七年级期末)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
27.(2021·河南宛城·七年级期末)下列有关科举制度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
28.(2021·河南洛宁·七年级期末)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设置明经科
29.(2021·河南滑县·七年级期末)据史料记载:明朝科举考试时要把文章写成替古代圣贤立言的语气,体裁用排偶,全文分成破题、承题、起讲、领提、提比、中比、束比、大结八段,每段相对,格式一律,并限在若干字内完成。材料反映的是“八股文”( )
A.产生的背景 B.形式呆板,脱离实际
C.禁锢思想的弊端 D.独特的魅力
30.(2021·河南新蔡·七年级期末)我国的科举制度最开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后来却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制度 D.设厂卫机构
31.(2021·河南淅川·七年级期末)十岁的小明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刚给他作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考生答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D.考中的考生大部分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二、综合题
32.(2021·河南滑县·七年级期末)如图是中国王朝演变示意图(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示意图中的①②③补充完整,并指出①处王朝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2)依据示意图,概括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中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出的历史特征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又是什么?
(3)综合上述分析,谈谈你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33.(2021·河南邓州·七年级期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左侧所示的“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均属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关,各“省”首长官居宰相职。材料三中由左侧示意图向右侧示意图的变化,出现在何时?这一变化过程,反映的问题本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34.(2021·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观察材料中三幅各朝中央政治机构职能示意图写出所对应的正确的朝代名称。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封建时期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
35.(2021·河南镇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
——《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朝建立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皇权。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 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1)据材料一,指出成吉思汗的功绩?忽必烈采取哪一制度管辖庞大的疆域?在西藏 地方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该地区的军民事务?
(2)列举明太祖在政治上加强皇权的两项举措?材料二中建立“后金汗国”的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36.(2021·河南宛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二 元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明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元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37.(2021·河南舞钢·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朱元璋在中央的统治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最突出的特点是 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八股文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选拔官吏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3)综上所述,明朝的统治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
38.(2021·河南平舆·七年级期末)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 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一时期那一地区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材料三记载的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相权和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9.(2021·河南平舆·七年级期末)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 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 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汤因比《历史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大业”应是哪一皇帝年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
(4)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明朝出现的“僵死的形式”对教育、选官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0.(2021·河南唐河·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楼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移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制度,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材料二 隋唐实行的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材料三 明清科举考试用八股文考经义,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士人的思想。…科举出身的官员中,相当多数往往只会空谈性理,缺乏办事能力,而许多未经科举的人才却得不到任用,这对人才的发掘、发展是很大的阻碍。
(1)根据材料一,比较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历程
隋朝 ①______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创立②______
宋朝 注重文教事业,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明清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答卷文体是③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41.(2021·河南罗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 拟题》
(1)据材料一,说说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题目选自哪里?考生所解释的内容必须遵循谁的观点
(2)仔细观察材料二,描絵一下画中人物的不同情态。
(3)据材料三,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是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所说的秦朝的那一事件历史上称作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朱元璋编订“赋役黄册”,并且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布政司、府、县,这样做的目的是明政府强化户口和赋税的管理,维护其统治,故选D;根据“赋役黄册”可知与八股取士无关,A错误;题干中黄册一式四份,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地方自主权,B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和宋朝时期属于政权并立时期,元朝结束了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此后的明清时期也是统一的封建王朝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发展趋势是由分裂到统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分析题干图片的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权的特点,总结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因此,秦汉之后西晋之前为三国,唐之后为隋,元之后为明,故在相应的空格内应依次填入三国、隋、明,故选A项,排除BCD项。
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68年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D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嬴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B选项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D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ABC可排除,故选D。
5.B
【详解】
根据材料“草根揭竿而起没有凭借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仅仅是为了为民除害;他们没有谋权篡位的意思”可知,符合孟森观点的是刘邦、朱元璋。刘邦、朱元璋都是从农民起义当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B项正确;刘秀是西汉皇族出身,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权上台,排除A、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为明朝开国之君明太祖,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并迁都北京,因此参见皇帝朱元璋应去南京,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明朝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互不统属,使行省的权力分散。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央的,排除B项;行省是地方的,排除C项;转运使是地方的,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即今天的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所以应该去南京,A项正确;明太祖定都南京,所以应该去南京,不是北平、西安和洛阳,排除BC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为监视官民,设立厂卫制度;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考中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而设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的政治制度。所以符合主题的有①②③,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机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逮捕和处罚,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故②③符合题意;兵部和刑部属于六部,与题干信息“特务机构”不符,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巩固中央集权的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12.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B正确;题干体现从宋以前到明朝的君臣关系,没有涉及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设立锦衣卫、东厂、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内容,排除ACD。故选B。
13.C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的说:“你没有欺骗我”。反映了明朝的官员被监视,没有了隐私。结合课本所学,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专制统治,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C项符合题意;明太祖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A项不合题意;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对臣民的监视、侦查,B项不合题意;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虽然加强了中央的管理和控制,但又扼杀了考生的创造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4.B
【分析】
【详解】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地方分权和朝臣的势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君主专制。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B项符合题意,D项排除;六部职权得以提升,但直接对皇帝负责;A项排除;发展经济不是朱元璋作为封建帝王的根本目的,C项排除。故选B。
15.D
【详解】
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属于政权二号人物,最容易对皇权形成威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加强皇权,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既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又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据题干关键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D符合题意;汉武帝实施推恩令,A排除;隋朝时期设置三省六部制,B排除;元朝时期在地方建立行省,C排除。故选择D。
16.B
【详解】
根据材料“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可知,为了加强对百官的监督,明朝设立了“厂卫”等特务机构,B项正确;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这一措施与题目无关,排除A项;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主权力,排除C项;八股取士培养了忠实皇帝的奴仆,加强了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明太祖、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8.D
【详解】
据材料“京官每日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可知,每天早上上朝都是一次诀别,晚上平安无事回家则互相庆祝,这说明当时皇权空前加强,对百官的震慑极大,D项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京官公务繁忙 ”,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势力”,而是“京官”的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存在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2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为了减少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强化皇权,B项正确;明太祖是为了强化皇权,而非控制军队、钳制思想和改革军事,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
根据图片“我国古代某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可知“最高统治者”直接联系“六部”,这与明朝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是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因此该朝代是明朝。选项D符合题意;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之下,在中央,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在地方推行郡县制,A排除;隋朝推行三生六部制,B排除;宋朝,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互相牵制,C排除。故选D。
2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明朝初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这也导致了明太祖朱元璋公务繁忙,题干反映了这种情况,C选项正确;明朝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排除A项;元朝设立行省,排除B项;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分析】
【详解】
明朝设立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故选C;明朝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五军都督府是明末时期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B;六部指兵部、刑部、户部、吏部、礼部、工部,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
2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A。
25.D
【详解】
依据“读书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不可以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所学知识,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日益僵化,也不允许考生有独立的见解,实际上是培养皇帝的奴仆,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D正确;题干反映了明朝科举考试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AB排除;题干反映了明朝科举考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不是推动文艺的繁荣,C排除。故选D。
26.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明朝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D项符合题意;唐诗、宋词、元曲是唐宋元时期的必考范畴,ABC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7.D
【详解】
A项武状元、C项殿试是唐朝武则天时设置的;B项进士科是唐朝最主要的考试科目;D项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故D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8.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八股取士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政府实行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因此,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始于八股取士。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B
【详解】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故B符合题意;材料分析八股文的形式,不是产生的背景,排除A;材料不是说明八股文对于思想禁锢的影响,排除C;材料不是从八股文独特的魅力角度阐述,排除D。故选B。
30.B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的科举制度最开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自明朝八股取士后,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B符合题意;设置进士科是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厂卫机构是特务机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C解释不正确,符合题意;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考生答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考中的考生大部分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的解读都是正确的,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1)唐、元、明。繁荣与开放。
(2)民族政权并立。从分裂走向统一。
(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任答一点即可,其他容案符合题意也可)
【详解】
(1)观察中国王朝演变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①处的是时间是"618--907"可知,这是唐朝,②处的时间是“1206-1368”可知,这是元朝,③处的时间“1368--1644”可知,这是明朝。①处唐朝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2)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中期处于辽、宋、夏、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后来元朝统一了全国,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从分裂走向统一。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33.(1)由郡县制变为行省制。
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2)西藏地区。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是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由郡县制变为行省制。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根据材料三,由左侧示意图向右侧示意图的变化,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材料三中由左侧示意图向右侧示意图的变化,出现在明朝。这一变化过程,反映的问题本质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
34.(1)图1:秦汉、图2隋唐、图3明清。
(2)君权逐渐加强,相权地位逐渐衰弱。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专制制度、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所以,图1是秦朝;皇帝之下在中央设三省六部的是隋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所以图2是隋唐时期;皇帝之下不在有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的长官是丞相,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提升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承袭了明朝的政治制度,所以,图3是明清时期。
(2)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朝设立丞相到明朝废除丞相,体现了君权与相劝的矛盾,丞相的立废表明君权逐渐加强,相权地位逐渐衰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逐渐加强的趋势。
35.(1)建立蒙古国;行省制度;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不能写宣政院,宣政院是 中央机构)
(2)在中央,废承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建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三点内容任意写两点即可);努尔哈赤。
(3)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可知,成吉思汗的功绩是建立蒙古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忽必烈为管辖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西藏地方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西藏地区的军民事务。
(2)根据材料二“明朝建立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皇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承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建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三点内容任意写两点即可)。根据材料二“……”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并结合所学可知,建立“后金汗国”的是努尔哈赤。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统治者的治国措施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36.(1)替皇帝起草政令
(2)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的统治。
(3)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详解】
(1)材料一中“中书省”的职责是起草政令。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2)材料二中反映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种制度产生的影响是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的统治。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明朝的中央官制;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的中央机构设置的变化是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4)根据以上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37.(1)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锦衣卫,直接由皇帝指挥;皇权加强,中央权力分散
(2)八股文内容空疏单一,形式呆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读书人只顾埋头读书, 不讲究实际学问,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选贤任能
(3)发扬民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详解】
(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明朝为了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置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监视臣民,同时皇权加强,中央权力分散。
(2)材料二中顾炎武猛烈抨击八股文之害,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导致考试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发展。 同时许多读书人埋头苦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3)本小题相对较为开放,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关于思想方面的知识点,所以发扬民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38.(1)秦朝;郡县制。
(2)行省制度;西藏。
(3)明朝;明太祖(或朱元璋)。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详解】
(1)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分析材料一图示,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为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故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秦朝开创的政治体制。
(2)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西藏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行省制。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有西藏和琉球,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3)材料三记载的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加强君权的措施。从材料“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判断这是明朝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利的措施。记载的官制变化是宰相制度的废除。
(4)本题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由材料一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到材料三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直到被废除。
39.(1)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自主报名,择优录取。
(2)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3)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增加录取名额,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任答一位即可)
(4)八股文。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进士科的创立。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历时13年多。第三问依据材料“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可判断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报名,择优录取。
(2)依据材料“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可知,唐太宗时科举制度的改变是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由材料“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可知,女皇武则天时期设立殿试和武举;由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可知,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根据以上材料便可概括出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宋朝有很多影响很大的词人,如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等,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的词风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40.(1)前朝选官标准是按门第(出身)高低,科举制按成绩(才能、学识)。
(2)①隋炀帝;②殿试制度③八股文
(3)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等等。但到明清时期,产生了消极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不利于人才的选拔(答出一方面,意对即可)
【详解】
(1)根据“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概括可知,前朝选官即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第,而科举考试则通过考试以才能作为选拔的标准。
(2)第一问:根据“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第二问:根据“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制度”可知,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和武举。第三问:根据“明清时科举考试……被称为“八股文”可知,明清时期考试答卷文体是八股文。
(3)根据材料二“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和材料三“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发展是很大的阻碍”概括可知,科举制度初期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考试变得僵化,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41.(1)选自:“四书”“五经”。遵循:朱熹。
(2)有的高兴,手舞足蹈:有的感到失落,伤心叹气。
(3)八股文 焚书坑儒
(4)考生在科举考试中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且必按八股文的呆板固定格式来写,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所解释的内容必须遵循朱熹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举子看榜”这一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后举子看榜的情况,画中人物,有的高兴,手舞足蹈;有的感到失落,伤心叹气。
(3)根据材料三“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成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是八股文。材料中顾炎武所说的秦朝的那一事件历史上称作“焚书坑儒”。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考生在科举考试中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且必按八股文的呆板固定格式来写,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等方面认识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