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47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47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0 19: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全球航路的开辟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核心素养】
(1)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
(2)运用文字材料、图示法等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史料实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航线,运用唯物史观对哥伦布的航海作出正确的评价
(4)家国情怀: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视野的改变,对小至个体、大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能产生影响,感受航海家的开拓拼搏精神。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经济动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大量兴起
庄园制度逐渐解体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对财富和市场需求更迫切
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丁香
黑胡椒
黄金
社会动因:《马可·波罗行纪》诱导下,西欧出现了“寻金热”
迪亚士曾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政治动因: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
商路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地中海
奥斯曼
帝国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经济动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加
(2)社会动因:
《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3)宗教动因:
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热情
(4)思想动因:
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探索冒险精神的影响
(5)政治动因:
西、葡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6)商业动因: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根本动因
还需要哪些条件吗?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直接动因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说” 等地理知识的增加
主观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航海家的探险精神、经验积累以及个人努力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经济动因: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加
(2)社会动因:
《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3)宗教动因:
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热情
(4)思想动因:
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探索冒险精神的影响
(5)政治动因:
西、葡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6)商业动因: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根本动因
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直接动因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说” 等地理知识的增加
(2)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个人努力
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最前列
想一想
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吴于廑《世界通史》
史料探史
一种支持……
大航海时代的奠基人
1、建立学院,培养水手
2、建立航海图书馆
3、组织搜集并研究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文献
4、组织改良中国指南针等航海仪器
5、组织研发适合大西洋的卡拉维尔帆船
葡萄牙
亨利王子
(恩里克王子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与女王伊莎贝拉一世
女王不仅掏净了国库,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在国王和王后的鼎力支持下,8月份,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远航。
葡萄牙人用国旗上那一片绿色向他致敬!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亨利王子
史料探史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前列:
(1)地理上:濒临大西洋,便于海外发展
(4)政治上:中央集权国家,统治者支持
(3)宗教上:强烈的宗教情绪
(2)技术上: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
由于他们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亨利王子
达伽马
麦哲伦
迪亚士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太平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洲


大洋洲



好望角
南美洲
北冰洋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第一个
发现新大陆
第一个找到东方航路
实现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者 航向 航线 成就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1493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西欧-美洲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向西 环球航行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顺序——迪哥达麦(的哥打麦)
(2021·浙江高考·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A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航海活动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航行至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荷兰 哈得逊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航路
17世纪初 俄罗斯 /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1643 荷兰 塔斯曼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8世纪 英国 库克
“发现”南大西洋、南太平洋岛屿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世界地图:以航海家名字命名的地方:
1、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
3、哈得孙海峡
4、哈得孙湾
5、塔斯曼海
6、塔斯马尼亚岛
7、美洲
8、巴伦支海峡
......(在世界地图中找找)
(葡)亨利王子非洲西海岸探险、殖民
1419-1460
(西)哥伦布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美洲)
1487
(葡)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
1492
1519-1522
(西)麦哲伦环球航行
1497
(英)卡伯特父子到达北美洲纽芬兰岛
1594-1597
1497-1498
(葡)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1642-1643
(荷)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8世纪中后期
(英)库克三次太平洋探险,北到白令海峡,南至南极
17世纪初
(荷)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1728
(俄)维图斯.白令穿越白令海峡 (注:俄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荷)巴伦支在北冰洋地区航行
1577-1580
(英)德雷克环球航行(曾到达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前2世纪
丝绸之路(中国-中亚、西亚、北非,红海、地中海-欧洲)
1534-1536
(法)卡蒂埃到达北美洲拉布拉多半岛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500年左右
1800年左右
1600年左右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绿色区域)
公元前后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初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孤立分散
紧密联系
史学家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四、世界航路的开辟的历史意义
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 ——《泰晤士世界历史》
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加速了世界各地商品的流通,有助于世界各大洲之间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交流
思想:证明地圆学说,冲击神学理论;
1.对世界来说:
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2.对欧洲来说:
引起“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对亚非拉来说:
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开始冲击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并逐渐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四、世界航路的开辟的历史意义
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
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
一条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
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
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
一条殖民掠夺的罪恶之路;
一条物种传播的交流之路;
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
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
新航路是……?
各抒己见:我们该如何去看待那些杰出的航海家,如何去评价他们身后紧随而来的殖民者?文明之路?野蛮之路?美梦?噩梦?
对欧洲而言: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了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对美洲而言: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迫害土著居民,破坏当地文化,疯狂掠夺财富,是一个千古罪人。
对哥伦布的通缉令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许多国家会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
郑和船队 哥伦布船队
规模 最多200艘,最少62艘 第一次3艘,最多17艘
船种 各船分别负责指挥、运粮、运兵等任务 第一次一艘旗舰,2艘轻快帆船
配备 配有水手、船师、工匠、医生、翻译、武装人员 第一次航行带了约15个月的食物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同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国威思想
中央集权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掌握信风、洋流规律
《郑和航海图》
“过洋牵星”天文导航、指南针、巨型宝船……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传教思想
中央集权
欧洲
新航路开辟
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条件
问题探究: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见教材38页“问题探究”)
探究:东西方航行之比较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性质
背景
影响 消极
积极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以中国为例
利玛窦等
西学东渐
美洲玉米、红薯、土豆等传入
荷兰、葡萄牙入侵
贸易顺差
白银内流
根据下列图示,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
1、经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中国的瓷器、茶叶大量出口,白银内流,出现贸易顺差,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2、外交: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方面我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清政府设置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根源之一。
3、文化:西学东渐开始,传播了一些先进文化,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具。
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海权论》
南海是我国
领土
神圣不容侵犯
一带一路战略图
以史为鉴,在历史比较中找到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深化对当前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家国情怀)
文明 沟通 合作 共赢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海上阅兵的讲话
7月11日----
中国航海日
1.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在今天的印度)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A
随堂小测
2.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这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A.麦哲伦 B.迪亚士 C.达·伽马 D.哥伦布
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B
D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C
A
6.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航海家是: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哥伦布
7.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有:
①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②环球航行
③抵达好望角 ④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8.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A、麦哲伦 B、达 · 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
B
C
D
9.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 波罗行纪》的流行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10.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
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
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A、1492年  B、1519年 C、1892年   D、1897年
D
C
1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12.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