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淇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鹤壁淇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22: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开学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B.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C.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D.熔融态的BaSO4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大量用于制造盐酸、农药、染料和药品等
B.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C.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D.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以混合使用以达到增强消毒的效果
3.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Na2CO3和1molNaHCO3含有的阳离子数目相等
B.同浓度的两种溶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相同条件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的溶解度
D.向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后者反应更剧烈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OH- B.Na+、HCO、SO、OH-
C.K+、Na+、OH-、Cl- D.Ag+、Ba2+、Cl-、S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为98
B.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
C.溶于水能电离出的化合物都是酸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6.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A.X的最高化合价为+6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Y的原子半径大于X的原子半径
D.Y的非金属性强于Z的非金属性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B.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钡溶液:
D.氯气通入水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由H218O与D2O组成的体系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NA
D.0.15mol·L-1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为0.3NA
9.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比的大,则的溶解度比的大
B.Na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则Li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C.能溶于NaOH溶液,则能溶于NaOH溶液
D.能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则能从NaI溶液中置换出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化氢的分子结构模型:
C.的结构式:O=C=O D.的电子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很稳定,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
B.HCl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NaOH溶于水的过程,破坏了离子键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与互为同位素 D.同位素的所有性质相同
13.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上,空军部队飞机拉出绚烂的“彩烟”。形成“彩烟”的原理是:各种染料溶在油料中,形成稳定的彩烟药剂,彩烟药剂被高压N2吹出,随高温尾气喷出,冷凝后形成鲜艳的彩色气溶胶云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彩烟是一种纯净物
B.蒸汽凝结为雾发生了化学变化
C.蒸汽遇冷形成的彩色云团是一种分散系
D.拉烟原理与焰色试验的原理相同
14.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
B.用乙装置制备Fe(OH)2沉淀
C.丙装置的现象可证明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用丁装置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15.工业上利用浓氨水吸收氯气工业的尾气,该技术能高效的处理尾气中的氯气,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反应的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是共价化合物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C.Cl2在该反应中被还原
D.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时,转移3 mol电子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瑞典化学家舍勒最早发现了氯气
D.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SO2含有的氧分子数约为6.02×1023
B.1molN2与1molH2O的原子个数比为1:1
C.78g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4mol电子
D.将0.1molNa2SO4溶于足量水,得到的溶液中含有0.2molNa+
18.有A、B、C、D、E五种元素,质子数都小于18。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A单质可以在E单质中燃烧,生成AE,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2B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B.B和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
C.E单质可以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D.D单质常温下既能溶于稀盐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46分。
19.(12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它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0.(10分)如图为“一些物质与水”的分类图,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已知:3NO2+H2O=2HNO3+NO
(1)从化学反应类型的角度可以将物质分类。将上述物质分为A、B两组的依据是________,C组物质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则D组物质为______。
(2)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Na2O2的性质。
①Na2O2的性质______(填字母,下同)。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Na2O2以氧化性为主,Na2O2加入含有SO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_______。
a.S2- b.S c.SO d.SO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1.(10分)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
① ②个HBr分子 ③ ④。回答下列问题:
(1)与___________g O2的物质的量相同。
(2)标准状况下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___个,与___________个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3)以上四种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2.(14分)氯气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应用。
(1)为了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后验证其性质,并进行尾气处理。
①装置C、G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装置E和装置F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D 7.B 8.A 9.D 10.C
11.D
12.A
13.C
14.C
15.C
16.A
17.D
18.C
19.(1) 第二周期第 IVA族,
(2)
(3) Cl b
(4) H2CO3 H2CO3是弱酸
20.(1) 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Na
(2) c d
(3)Na2CO3
21.(1) 12.8
(2) (或) (或)
(3) ② ④<①<③<②
22.(1) 饱和食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产生棕黄色的烟
(2) 2CuCl2+O22CuO+2Cl2 HCl和O2 3N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