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小雨沙沙沙
所用教材 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课 时
课标要求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
2、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小雨沙沙沙》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情绪活泼,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花儿”、“鱼儿”、“苗儿”在春雨沐浴和滋润下的快活情景,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美好景象。歌曲旋律素材凝练,句式简单,其中下行的分解和弦音型构成了旋律主要特色,犹如细细垂落的雨丝。
学情分析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一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能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
教学难点 1、感知旋律的重复和变化。2、演唱中强弱力度的控制。3、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预习:小朋友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自制小沙锤。(空饮料瓶装小沙子)2.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当花朵、鱼儿渴了,谁来帮帮他们呢?在感悟升华,拓展延伸。3.调查春天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草儿醒了,花儿开了,树木吐了新绿,水解冻了,鱼儿嬉戏,小蝌蚪找妈妈了。
教学策略 《小雨沙沙沙》的执教经历,是我对“情境+活动”教学形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用情境引导法教学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融入到完整的故事情境中,设计多种活动样式,突出音乐教学的本体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化作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情境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催生了高效化的音乐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先放课件《郊游》,让学生在音乐教室走起来老师带领学生们去郊游,让学生看我们周围的景色的变化2.播放《身体音阶歌》让学生认识七个音阶 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倾听习惯 ? 课件《郊游》课件《身体音阶歌》 1.通过律动感受春天的气息2.通过身体音阶歌,加深认识七个音阶
学习新知 环节 一.春天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草儿醒了,花儿开了,树木吐了新绿,水解冻了,鱼儿嬉戏,小蝌蚪找妈妈了。二.春天这么美丽,我们来歌唱美丽的春天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环节 三.学新课《春天来了》 1.教师?春天太美了?大家都这么高兴?地里的种子耐不住寂寞了他想钻出头?可是怎么也不钻出来?怎么办?谁能帮得了他?2?教师?春天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春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吗?? 3?教师?小雨沙沙沙的下着,?他落在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都有什么变化?? 4?老师代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春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呢?会有什么变化 6?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出完全相同的两句。7?教唱歌曲8同自制沙锤伴奏 进一步体会歌曲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课件《春天来了》 1.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2.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3.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 4、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环节 四.分组活动
1、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说出自己喜爱的方式。
2.教师将学生分成演唱、表演、乐器伴奏四组各小组进行创编活动。
3.学生分组展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学生自制的小沙锤 1.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使用打击乐器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最好工具。
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准确流畅地演唱歌《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 抽查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 学生能用f和p表现歌曲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位学生都很愿意参加这首歌曲的游戏中来,我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变成一个大花园。大鱼池,找同学当花朵、小鱼,让学生自己做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全班用自制沙锤伴奏,
提示:按照教学目标编制一组练习题,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用简笔画设计板书
教学反思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情境+活动”的教学思路下,设计出较为符合学生学情特点的开放性教学形式,并在执教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以情境来导引学生进入到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注意力能够较长久地保持,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节课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律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歌曲,在学习中我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去探索音乐。在学唱《小雨沙沙沙》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去听春天、说春天、唱春天,使学生的兴趣点到达高潮。在表演中,每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在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感受了音乐,表现了音乐。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更我会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学生学习工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