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18:00:26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I=U/R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解答】C是注意安全符号;ABD都是模型。
故答案为:C
2.(2016八下·温州期中)通电螺线管圈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N极.(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解:A、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B、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且磁感线的方向正确,故正确;
C、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D、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故选B.
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铁fe B.硅S C.钠 Na D.铜Ca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知识分析。
【解答】A.铁的符号为Fe,故A错误;
B.硅的符号为Si,故B错误;
C.钠的符号为Na,故C正确;
D.铜的符号为Cu,故D错误。
故选C。
4.(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值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不合题意;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没有单位g,故B错误符合题意;
钠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钠的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为11,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条形磁体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
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
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左边的小磁针右端为N极,那么条形磁铁的左端a为S极,右端b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甲和乙的左端都是N极,右端都是S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符号中同时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种单质的是(  )
A.Al B.N2 C.Cl D.H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判断。
【解答】A.Al 表示:①铝元素;②一个铝原子;②铝单质,故A正确;
B.N2 表示:①氮气;②一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氮元素和原子,故B错误;
C.Cl表示:①氯元素;②一个氯原子;③不能表示氯气,故C错误;
D.H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③不能表示氢气,故D错误。
故选A。
7.某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磷酸钾(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1 C.+3 D.+5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磷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x+(-2)×4=0,则x=+5价.
故选:D.
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字母代表一种元素;‘
(2)元素只说种类,不谈个数;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4H12O3) 可知,白藜芦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元素只能用种数来描述,不能用个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4+1×12+16×3=228,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4):(1×12):(16×3)=14:1:4,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描述可知,氚原子的原子核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在原子的中心。在外面有一个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可以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

A.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短路
B.插座的接地线开路
C.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开路
D.电路的A,B两点间导线开路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手触金属笔卡;笔尖金属体触火线时氖管发光,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解答】用测电笔测试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从火线经电热壶到D点电路是通路。电灯正常发光,电热壶却不能工作,说明C到D段电路是开路。
故答案为C.
1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为1∶1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一种图形代表一种原子,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即可;
(2)将反应前后共有的符号去掉,然后确定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
(3)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4)根据原子的性质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都有三种图形,即都是三种元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观察可知,反应前后共有一个,将其去掉,那么反应物和的个数比为2:2=1:1,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生成物只由一种元素构成,为单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即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由FeSO4和FeS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若再计算混合物中的下列各项:①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SO4的质量分数 ④FeSO4和FeS的质量比 ⑤FeS的质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都能确定 B.都不能确定
C.只有①②能确定 D.只有⑤不能确定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两种物质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都为1:1,也就是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等于56:32=7:4,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来确定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钠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因为在FeSO4和Fe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等于56:32=7:4;
由于元素质量比与元素质量分数之比是相等的,
设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7:4=x:32%,
解得:x=56%,
即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32%-56%=12%;
假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设FeSO4的质量为x,则FeS的质量为100g-x,
Fe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FeS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得到:21.1%x+36.4%×(100g-x)=100g×32%,
解得:x=28.5g;
则FeS的质量为:100g-28.5g=71.5g。
则FeSO4和FeS的质量比为:28.5g:71.5g=57:143;
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题目未告知混合物的总质量,因此不能确FeS的具体质量。
故选D。
1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小明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电机都会转动
B.甲电机相当于发电机
C.乙电机相当于电动机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灯泡亮度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对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闭合开关后,乙电机有电流经过,那么乙会转动起来,相当于电动机。乙带动甲转动,甲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发出电能,此时灯泡发光,则乙相当于发电机,故A、B、C正确不合题意;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不会改变电流的大小,即灯泡的亮度不会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如图所示,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S后,试验电路与用电器所在电路成为并联电路,通过火线的电流一部分流经试验电路,一部分流经用电器电路。流入漏电保护器的电流小于流出漏电保护器的电流,漏电保护器检测到这一差异就切断电路。
【解答】A.闭合开关S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相等,此时无法模拟漏电情形。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S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相等,此时无法模拟漏电情形。B不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的电流小于通过该装置零线的电流,可以模拟漏电情形。C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时,虚线框内火线电流仍然等于零线电流,因为导线将电阻R短路,所以闭合开关不影响电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学校文艺汇演时,科学组的老师甲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首先老师甲将一盏白炽电灯接到两导线头M、N之间,结果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老师甲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N两导线头。老师乙用测电笔分别测试M、N及老师甲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老师甲却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老师甲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B.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
C.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D.老师甲有特异功能,有不怕电的本领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触电的条件:①接触带电体;②直接或间接构成通路,从而使电流经过人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如果老师的双手带着手套,那么人与火线是断开的,所以皮肤不带电,那么测电笔接触皮肤时不会发光,故A错误;
B.老师接触了火线,人体带电,但是却没有发生触电事故,说明没有形成通路,即人、灯交换时,将零线断开了,故B正确;
C.如果断开火线,那么测电笔接触皮肤时不会发光,故C错误;
D.根本没有特异功能,故D错误。
故选B。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
(1)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
②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食盐中的通常有碘酸钾(KIOx),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预防碘缺乏。碘酸钾中的碘的化合价为+5价,碘酸钾中 x 的值是   。
【答案】(1)Cl-;AlCl3
(2)3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①根据图片确定溶液中的离子名称;
②根据图片确定溶质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列式计算x的数值。
【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写作Cl-;
②根据图片可知,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铝,写作 AlCl3 。
(2)在化学式 KIOx 中,K的化合价为+1价,I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5)+(-2)x=0,解得:x=3。
17.(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台简易电动机。
(1)电动机的线圈绕制好后,小明将线圈左端引出线的绝缘漆刮掉一半,右端引出的绝缘漆全部刮掉,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线圈通电时能够    。
(2)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不转,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开始时线圈不转的原因是    。
【答案】(1)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半周没有电流,从而能够不停转动(合理即可)
(2)线圈平面刚好处于平衡位置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如果全部刮去半圈绝缘漆,那么当线圈转动180°后,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此时线圈受到的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线圈不能持续转动下去。
(2)当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时,它的两条边受到的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线圈失去动力,不能转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电动机的线圈绕制好后,小明将线圈左端引出线的绝缘漆刮掉一半,右端引出的绝缘漆全部刮掉,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线圈通电时能够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半周没有电流,从而能够不停转动。
(2)、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不转,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开始时线圈不转的原因是:线圈平面刚好处于平衡位置。
1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要比较四种含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先计算出每种化合物的中铁的质量分数,然后再比较其大小。
【解答】①FeO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7.8%;
②Fe2O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0%;
③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2.4%;
④FeS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计算可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①>③>②>④。
1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如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 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表示氧元素
【答案】(1)金属;55
(2)A;C;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质子数,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计算即可。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每一列为一个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铯中含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质子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55.
(2)AC.Z和Y在同一行,即在同一周期。Z在Y的右侧,则原子序数:Z>Y,故A、C正确;
B.X和Y在同一行,为同一族。因为Y在X的下面,所以质子数Y>X。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Y>X,故B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X差2个电子到达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即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X应该为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ACD。
20.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某校学生在实验室验证奥斯特实验,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S极将偏向    (填“纸内”或“纸外”);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
【答案】纸外;南北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只是需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解答】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N极指向纸外,故小磁针的S极将偏向纸外;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
故答案为:纸外;南北
2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   伏;如果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   (填“短路”或“开路”)。
【答案】220;开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电压的知识解答;
(2)根据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解答。
【解答】(1)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20伏.
(2)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D点与火线直接相连,那么测电笔接触D点发光是正常的。如果D和E是连通的,那么E点也与火线相连,测电笔接触时也应该发光。实际上E点不发光,那么D、E之间断路。
22.(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
(2)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上述结论是卢瑟福用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如图为该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现象,简要说明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支持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证据。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D.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答案】(1)电子
(2)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极个别α粒子几乎被折回,说明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3)A;B;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二者靠近时会产生排斥力,且距离越近,排斥力越大,那么α粒子的偏转角度会越大。如果不受排斥力,那么α粒子会沿直线前进。根据α粒子的运动轨迹的改变情况判断排斥力作用的范围和大小,进而确定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
(3)根据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电子。
(2)根据图片可知,可以作为支持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证据: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极个别α粒子几乎被折回,说明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3)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A正确;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
C.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C正确;
D.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了一定进步,但是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故D错误。
故选AB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小量程的   (填“电源”、“电流表”或“电压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
(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王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不相同,于是他对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作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猜想三:与导体的匝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三,他设计的方案是:分别让两个匝数不同的线圈,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
①请对此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②请你说出小王最终如何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   。
【答案】(1)电流表
(2)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活动(或开关没有闭合)
(3)没有控制线圈切割磁感线速度大小不变;比较指针两次偏转角度,若相差不大,与线圈匝数无关;若相差明显,与线圈匝数有关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金属棒在磁场中受力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但是看不到,摸不着。由于电流很小,因此可以接入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来确定感应电流的产生。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②部分导体;③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②观察线圈匝数改变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是否改变即可。
【解答】(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小量程的电流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活动(或开关没有闭合)。
(3)①此方案存在的问题:没有控制线圈切割磁感线速度大小不变;
②小王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的方法:比较指针两次偏转角度,若相差不大,与线圈匝数无关;若相差明显,与线圈匝数有关。
24.(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什么微粒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不考虑微粒的相互影响)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
(1)提出猜想和假设:
猜想1:可能是因为铜离子引起的显色
猜想2:可能是因为   引起的显色
猜想3:可能是因为水分子引起的显色
(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第3个猜想是不需要实验就可以排除理由是   。
(3)同学们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   。
【答案】(1)SO42-
(2)水是无色的
(3)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铜离子有关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中的粒子种类进行猜想;
(2)根据水的特点解答;
(3)硫酸钠和硫酸钾中都存在硫酸根,但是它们都是无色的,说明硫酸铜溶液的蓝色与硫酸根无关,只与铜离子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硫酸铜溶液中只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根据猜想1和3可知,猜想2为:可能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引起的显色。
(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第3个猜想是不需要实验就可以排除理由是:水是无色的。
(3)同学们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铜离子有关。
2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由图可知,铁制撞针在通电螺线管内被磁化,接触炮弹的一端为   极(填“N”或“S”)。
(2)图中炮弹外壳最不可能使用的金属材质是 。
A.钛 B.铁 C.铜 D.铝
(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 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答案】(1)A C
(2)B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撞针质量在0.2-0.4g之间进一步实验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撞针的磁极。
(2)所有的磁体都有磁性,即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0.2g~0.3g时,射程逐渐增大;而0.3g~0.4g时,射程逐渐减小。由于撞针的质量变化幅度较大,因此无法确定0.3g时是否射程最大,此时可以再0.2g~0.4g间减小质量的增加量,多做几次实验,这样结果会更可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当撞针被磁化时,靠近炮弹的一端与电磁铁的N极应该为异极,因此这端为S极。
(2)如果炮弹外壳为铁制,那么它也会被磁化,从而被电磁铁吸引,不能被发射出去,故选B。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撞针质量在0.2-0.4g之间进一步实验。
四、解答题(第26题3分,第27题,4分,第28题6分,第29题5分,共18分)
2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食盐(化学式为NaCl)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也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但氯气(化学式为Cl2)具有毒性,侵入人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可见,NaCl和Cl2两种物质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从微观角度对上述结论作简要的解释。
【答案】分子、离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NaCl由钠离子和钾离子构成,而Cl2由分子构成,两种物质构成的微粒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是否有毒,应该和它的分子构成有关,根据氯化钠和氯气的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27.(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试计算:
(1)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H2O2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17克H2O2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34;
(2)H2O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6×2)=1:16;
(3)设与x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8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答案】(1)L2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
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
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F′=0.8×105N=8×104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衔铁的位置,确定被接通的灯泡即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图象求出压力传感器的阻值,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R阻值。
(3)由数据可知,汽车重力越小,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越小,根据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和线圈电阻,利用欧姆定律知识就可以求出最小输出电压,再对照图象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压力值,就是汽车重力的大小。
【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
2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接在电压为220 V的电源上时,其电阻为44欧,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 A的保险丝。则:
(1)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为多少?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的电阻 200kΩ 5kΩ
手与脚之间的电阻 300kΩ 8.8kΩ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 8000kΩ 10kΩ
(2)小科运动回来穿着鞋但没有擦手上的水就去按动开关(如图所示),由于水进入开关,导致人与火线接触,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这个人的电流是多少(上表电阻数据适用于此人)?(并分析为什么保险丝不会断(即保险丝不能救人命)。
【答案】(1)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2)根据表格可知,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为10kΩ=104Ω;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那么通过保险丝的电流:I保=I+I'=5A+0.022A=5.022A<10A.
所以保险丝不会熔断。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2)从表格中找到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然后根据计算出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后与通过用电器R的电流相加,并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比较即可。
1 / 1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I=U/R B. C. D.
2.(2016八下·温州期中)通电螺线管圈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铁fe B.硅S C.钠 Na D.铜Ca
4.(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条形磁体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
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
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
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下列符号中同时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种单质的是(  )
A.Al B.N2 C.Cl D.H
7.某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磷酸钾(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1 C.+3 D.+5
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可以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

A.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短路
B.插座的接地线开路
C.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开路
D.电路的A,B两点间导线开路
1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为1∶1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12.(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由FeSO4和FeS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若再计算混合物中的下列各项:①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SO4的质量分数 ④FeSO4和FeS的质量比 ⑤FeS的质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都能确定 B.都不能确定
C.只有①②能确定 D.只有⑤不能确定
1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小明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电机都会转动
B.甲电机相当于发电机
C.乙电机相当于电动机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灯泡亮度发生改变
14.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如图所示,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学校文艺汇演时,科学组的老师甲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首先老师甲将一盏白炽电灯接到两导线头M、N之间,结果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老师甲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N两导线头。老师乙用测电笔分别测试M、N及老师甲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老师甲却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老师甲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B.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
C.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D.老师甲有特异功能,有不怕电的本领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
(1)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
②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食盐中的通常有碘酸钾(KIOx),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预防碘缺乏。碘酸钾中的碘的化合价为+5价,碘酸钾中 x 的值是   。
17.(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台简易电动机。
(1)电动机的线圈绕制好后,小明将线圈左端引出线的绝缘漆刮掉一半,右端引出的绝缘漆全部刮掉,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线圈通电时能够    。
(2)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不转,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开始时线圈不转的原因是    。
1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1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如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 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表示氧元素
20.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某校学生在实验室验证奥斯特实验,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S极将偏向    (填“纸内”或“纸外”);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
21.(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   伏;如果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   (填“短路”或“开路”)。
22.(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
(2)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上述结论是卢瑟福用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如图为该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现象,简要说明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支持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证据。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D.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小量程的   (填“电源”、“电流表”或“电压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
(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王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不相同,于是他对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作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猜想三:与导体的匝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三,他设计的方案是:分别让两个匝数不同的线圈,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
①请对此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②请你说出小王最终如何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   。
24.(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什么微粒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不考虑微粒的相互影响)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
(1)提出猜想和假设:
猜想1:可能是因为铜离子引起的显色
猜想2:可能是因为   引起的显色
猜想3:可能是因为水分子引起的显色
(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第3个猜想是不需要实验就可以排除理由是   。
(3)同学们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   。
25.(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由图可知,铁制撞针在通电螺线管内被磁化,接触炮弹的一端为   极(填“N”或“S”)。
(2)图中炮弹外壳最不可能使用的金属材质是 。
A.钛 B.铁 C.铜 D.铝
(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 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四、解答题(第26题3分,第27题,4分,第28题6分,第29题5分,共18分)
26.(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食盐(化学式为NaCl)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也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但氯气(化学式为Cl2)具有毒性,侵入人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可见,NaCl和Cl2两种物质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从微观角度对上述结论作简要的解释。
27.(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试计算:
(1)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H2O2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17克H2O2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28.(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29.(2021八下·开化开学考)现代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接在电压为220 V的电源上时,其电阻为44欧,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 A的保险丝。则:
(1)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为多少?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的电阻 200kΩ 5kΩ
手与脚之间的电阻 300kΩ 8.8kΩ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 8000kΩ 10kΩ
(2)小科运动回来穿着鞋但没有擦手上的水就去按动开关(如图所示),由于水进入开关,导致人与火线接触,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这个人的电流是多少(上表电阻数据适用于此人)?(并分析为什么保险丝不会断(即保险丝不能救人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解答】C是注意安全符号;ABD都是模型。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N极.(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解:A、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B、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且磁感线的方向正确,故正确;
C、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D、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知识分析。
【解答】A.铁的符号为Fe,故A错误;
B.硅的符号为Si,故B错误;
C.钠的符号为Na,故C正确;
D.铜的符号为Cu,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值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不合题意;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没有单位g,故B错误符合题意;
钠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钠的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为11,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左边的小磁针右端为N极,那么条形磁铁的左端a为S极,右端b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甲和乙的左端都是N极,右端都是S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判断。
【解答】A.Al 表示:①铝元素;②一个铝原子;②铝单质,故A正确;
B.N2 表示:①氮气;②一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氮元素和原子,故B错误;
C.Cl表示:①氯元素;②一个氯原子;③不能表示氯气,故C错误;
D.H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③不能表示氢气,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磷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x+(-2)×4=0,则x=+5价.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字母代表一种元素;‘
(2)元素只说种类,不谈个数;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4H12O3) 可知,白藜芦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元素只能用种数来描述,不能用个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4+1×12+16×3=228,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4):(1×12):(16×3)=14:1:4,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描述可知,氚原子的原子核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在原子的中心。在外面有一个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手触金属笔卡;笔尖金属体触火线时氖管发光,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解答】用测电笔测试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从火线经电热壶到D点电路是通路。电灯正常发光,电热壶却不能工作,说明C到D段电路是开路。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一种图形代表一种原子,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即可;
(2)将反应前后共有的符号去掉,然后确定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
(3)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4)根据原子的性质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都有三种图形,即都是三种元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观察可知,反应前后共有一个,将其去掉,那么反应物和的个数比为2:2=1:1,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生成物只由一种元素构成,为单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即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两种物质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都为1:1,也就是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等于56:32=7:4,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来确定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钠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因为在FeSO4和Fe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等于56:32=7:4;
由于元素质量比与元素质量分数之比是相等的,
设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7:4=x:32%,
解得:x=56%,
即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32%-56%=12%;
假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设FeSO4的质量为x,则FeS的质量为100g-x,
Fe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FeS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得到:21.1%x+36.4%×(100g-x)=100g×32%,
解得:x=28.5g;
则FeS的质量为:100g-28.5g=71.5g。
则FeSO4和FeS的质量比为:28.5g:71.5g=57:143;
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题目未告知混合物的总质量,因此不能确FeS的具体质量。
故选D。
13.【答案】D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对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闭合开关后,乙电机有电流经过,那么乙会转动起来,相当于电动机。乙带动甲转动,甲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发出电能,此时灯泡发光,则乙相当于发电机,故A、B、C正确不合题意;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不会改变电流的大小,即灯泡的亮度不会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S后,试验电路与用电器所在电路成为并联电路,通过火线的电流一部分流经试验电路,一部分流经用电器电路。流入漏电保护器的电流小于流出漏电保护器的电流,漏电保护器检测到这一差异就切断电路。
【解答】A.闭合开关S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相等,此时无法模拟漏电情形。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S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相等,此时无法模拟漏电情形。B不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的电流小于通过该装置零线的电流,可以模拟漏电情形。C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时,虚线框内火线电流仍然等于零线电流,因为导线将电阻R短路,所以闭合开关不影响电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触电的条件:①接触带电体;②直接或间接构成通路,从而使电流经过人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如果老师的双手带着手套,那么人与火线是断开的,所以皮肤不带电,那么测电笔接触皮肤时不会发光,故A错误;
B.老师接触了火线,人体带电,但是却没有发生触电事故,说明没有形成通路,即人、灯交换时,将零线断开了,故B正确;
C.如果断开火线,那么测电笔接触皮肤时不会发光,故C错误;
D.根本没有特异功能,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Cl-;AlCl3
(2)3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①根据图片确定溶液中的离子名称;
②根据图片确定溶质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列式计算x的数值。
【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写作Cl-;
②根据图片可知,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铝,写作 AlCl3 。
(2)在化学式 KIOx 中,K的化合价为+1价,I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5)+(-2)x=0,解得:x=3。
17.【答案】(1)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半周没有电流,从而能够不停转动(合理即可)
(2)线圈平面刚好处于平衡位置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如果全部刮去半圈绝缘漆,那么当线圈转动180°后,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此时线圈受到的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线圈不能持续转动下去。
(2)当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时,它的两条边受到的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线圈失去动力,不能转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电动机的线圈绕制好后,小明将线圈左端引出线的绝缘漆刮掉一半,右端引出的绝缘漆全部刮掉,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线圈通电时能够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半周没有电流,从而能够不停转动。
(2)、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不转,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开始时线圈不转的原因是:线圈平面刚好处于平衡位置。
18.【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要比较四种含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先计算出每种化合物的中铁的质量分数,然后再比较其大小。
【解答】①FeO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7.8%;
②Fe2O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0%;
③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2.4%;
④FeS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计算可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①>③>②>④。
19.【答案】(1)金属;55
(2)A;C;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质子数,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计算即可。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每一列为一个族,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铯中含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质子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55.
(2)AC.Z和Y在同一行,即在同一周期。Z在Y的右侧,则原子序数:Z>Y,故A、C正确;
B.X和Y在同一行,为同一族。因为Y在X的下面,所以质子数Y>X。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Y>X,故B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X差2个电子到达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即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X应该为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ACD。
20.【答案】纸外;南北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只是需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解答】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N极指向纸外,故小磁针的S极将偏向纸外;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
故答案为:纸外;南北
21.【答案】220;开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电压的知识解答;
(2)根据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解答。
【解答】(1)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20伏.
(2)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D点与火线直接相连,那么测电笔接触D点发光是正常的。如果D和E是连通的,那么E点也与火线相连,测电笔接触时也应该发光。实际上E点不发光,那么D、E之间断路。
22.【答案】(1)电子
(2)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极个别α粒子几乎被折回,说明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3)A;B;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二者靠近时会产生排斥力,且距离越近,排斥力越大,那么α粒子的偏转角度会越大。如果不受排斥力,那么α粒子会沿直线前进。根据α粒子的运动轨迹的改变情况判断排斥力作用的范围和大小,进而确定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
(3)根据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电子。
(2)根据图片可知,可以作为支持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证据: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极个别α粒子几乎被折回,说明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3)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A正确;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
C.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C正确;
D.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了一定进步,但是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故D错误。
故选ABC。
23.【答案】(1)电流表
(2)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活动(或开关没有闭合)
(3)没有控制线圈切割磁感线速度大小不变;比较指针两次偏转角度,若相差不大,与线圈匝数无关;若相差明显,与线圈匝数有关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金属棒在磁场中受力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但是看不到,摸不着。由于电流很小,因此可以接入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来确定感应电流的产生。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②部分导体;③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②观察线圈匝数改变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是否改变即可。
【解答】(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小量程的电流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活动(或开关没有闭合)。
(3)①此方案存在的问题:没有控制线圈切割磁感线速度大小不变;
②小王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的方法:比较指针两次偏转角度,若相差不大,与线圈匝数无关;若相差明显,与线圈匝数有关。
24.【答案】(1)SO42-
(2)水是无色的
(3)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铜离子有关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中的粒子种类进行猜想;
(2)根据水的特点解答;
(3)硫酸钠和硫酸钾中都存在硫酸根,但是它们都是无色的,说明硫酸铜溶液的蓝色与硫酸根无关,只与铜离子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硫酸铜溶液中只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根据猜想1和3可知,猜想2为:可能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引起的显色。
(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第3个猜想是不需要实验就可以排除理由是:水是无色的。
(3)同学们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铜离子有关。
25.【答案】(1)A C
(2)B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撞针质量在0.2-0.4g之间进一步实验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撞针的磁极。
(2)所有的磁体都有磁性,即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0.2g~0.3g时,射程逐渐增大;而0.3g~0.4g时,射程逐渐减小。由于撞针的质量变化幅度较大,因此无法确定0.3g时是否射程最大,此时可以再0.2g~0.4g间减小质量的增加量,多做几次实验,这样结果会更可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当撞针被磁化时,靠近炮弹的一端与电磁铁的N极应该为异极,因此这端为S极。
(2)如果炮弹外壳为铁制,那么它也会被磁化,从而被电磁铁吸引,不能被发射出去,故选B。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撞针质量在0.2-0.4g之间进一步实验。
26.【答案】分子、离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NaCl由钠离子和钾离子构成,而Cl2由分子构成,两种物质构成的微粒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是否有毒,应该和它的分子构成有关,根据氯化钠和氯气的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27.【答案】(1)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34;
(2)H2O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6×2)=1:16;
(3)设与x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8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8.【答案】(1)L2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
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
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F′=0.8×105N=8×104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衔铁的位置,确定被接通的灯泡即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图象求出压力传感器的阻值,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R阻值。
(3)由数据可知,汽车重力越小,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越小,根据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和线圈电阻,利用欧姆定律知识就可以求出最小输出电压,再对照图象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压力值,就是汽车重力的大小。
【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
29.【答案】(1)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2)根据表格可知,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为10kΩ=104Ω;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那么通过保险丝的电流:I保=I+I'=5A+0.022A=5.022A<10A.
所以保险丝不会熔断。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2)从表格中找到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的电阻,然后根据计算出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后与通过用电器R的电流相加,并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比较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