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过华清池绝句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
李商隐
唐明皇简介
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盛世]。李隆基小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的时候。他初登上帝位时,励精求治,使得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天宝后,宠爱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东南)人。她能歌善舞,姿色冠世。初为寿王妃,后入宫,深得玄宗宠爱。天宝四年(745年)被封为贵妃。姐姐兄弟都由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官至宰相。
马嵬之变 马嵬诗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逃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
繁华落幕
红粉成灰
咏史之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写作背景
李商隐的恩施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马嵬,一片枯败苍凉,有感而吟《长恨歌》。一旁的七师哥于是激他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是吟《马嵬诗》两首,借古讽今。
读诗歌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在作者看来这可信吗?
哪些词表明了他的态度?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白居易《长恨歌》
注:①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②卜:预料
“徒闻”一词否定了这虚妄之说,一个“休”字说明,来生微茫难求,但李杨今生缘分断绝,已是事实。“徒闻”“未卜”流露出对二人爱情的讽刺之情。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首联除了使用典故,还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注:①虎旅: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②宵柝:夜间巡逻用的梆子。
③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④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梆子,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从这句你能读出什么隐藏信息?
1、“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的安全,这里加上“空闻”,意义就正好相反了,这时“传宵柝”预示着要发动兵变了。(对比)
2、“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3、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从这句你能读出什么隐藏信息?
1、“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的安全,这里加上“空闻”,意义就正好相反了,这时“传宵柝”预示着要发动兵变了。(对比)
2、“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3、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指“哪一日”?当时又指“哪一时”?
此日
贵妃赐死之日
“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请陛下割恩正法。”
——《旧唐书·后妃传》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死前。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长恨歌》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指“哪一日”?当时又指“哪一时”?
当时
七夕相约之时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
贵妃赐死之日
当时
七夕相约之时
这一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两相衬托,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知,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①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为“四纪”。
②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
如何在位四十五年,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
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采桑”的莫愁。
对比
是什么触动了李商隐的思古之幽情?
李商隐途径马嵬驿,看到破败景象联想到了马嵬之变,再联想到了李杨二人当时的七夕立誓言以及唐明皇的招魂之举,继而联想到了当时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情形,再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状,对这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启发:
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入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
唐·李商隐
玄宗之悲
马嵬之变
义山之叹
章法之妙
历史发展顺序
倒叙手法
马嵬之变
玄宗之悲
义山之叹
诗歌写作布局
马嵬之变
玄宗之悲
义山之叹
采用倒叙手法能增强作品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全诗总结
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之事。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是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玩物丧志”。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基本思路:
1、弄清史实。
2、推敲作者对古人古事的态度,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技巧。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