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下面每组词语中,音、形、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蔷微(wēi) 衔接(xián) 凝滞(zhì)
B.蓝莹莹 甜津津 颤巍巍 雨蒙蒙
C.枝繁叶茂 清新柔和 奇花异草 秉烛夜游
D.稀疏而空旷 白腴而优雅 宁静而祥和 醇厚而甜美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力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
B.西南连年的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期间透露,异地高考方案的制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D.温总理一进入招待会的现场,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3.下列破折号用法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1/2 和 1/4 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纽约市发生了一起警匪枪战事件,罪犯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B.如果政府机构过于臃肿,就要精兵简政。
C.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告诉了妈妈这个喜讯。
5.理解句子。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只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处走。”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
B.“不慌不忙”突出李大钊面对危险时镇定自如的态度。
C.从父亲取出小手枪往外走的行动,说明父亲没有做好准备。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字词。
jūn fá( ) chōu tì( ) cháng xuē( ) chǒu jiàn( )
mó guǐ( ) jiǎo xíng( ) zhí xíng( ) cán bào(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先生的女儿_____在父亲被害___周年纪念日写的一篇_____。文章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了李大钊被害的全过程,表现了革命先烈______的崇高品质。
三、语言表达
8.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眼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9.选择题。
(1)这个片断的内容是写哪个时间的事情?正确的一项是( )
A.被捕前和被捕时 B.被审时 C.被害后
(2)在这个片断中,为了表现法官的心虚、无能,两次写到一个物体,这个物体是( )
A.窝窝头 B.桌子 C.惊堂木
(3)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哪一方面表现李大钊对革命忠贞不渝以及对亲人的爱?正确的是( )
A.语言 B.外貌 C.神态
10.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为什么如此“安定、沉着”?请结合课文的语句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个片断里写了人物的很多语言,请关注文中带点部分的词句,照样子运用“加上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等方法,写好下面这些语言的提示语。
(1)“哈,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叔叔_______________说。
(2)“老师,让我来!”我_______________说。
12.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除了课文写的李大钊,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事迹?请用选择其中一个,简要地写一写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3.联系课文想一想,父亲每天早出晚归都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父亲这一次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严重的形势下,朋友和亲人多次劝李大钊同志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这是为什么?从中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略
2.C
【解析】
【详解】
A中成分残缺,应是“推动……发展”;B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D中成分不搭配,应删去“和欢呼声”。
3.C
【解析】
略
4.A
【解析】
略
5.C
【解析】
略
6. 军阀 抽屉 长靴 瞅见 魔鬼 绞刑 执行 残暴
【解析】
略
7. 李星华 十六 回忆录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忠于革命、坚贞不屈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8. 大家接待了客人。 往事多。 我们探索奥秘。 旧围裙里兜着火柴。 焰火构成图案。
【解析】
略
9. B C B
10.因为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有着必胜的信心,所以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能 “安定、沉着”。或因为李大钊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同时,他也想通过自己的沉着去教育和影响亲人,所以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能 “安定、沉着”。
11. 指着几条大鱼 从老师手里抢过一沓作业本,心疼地
12.黄继光烈士在抗美援朝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
【解析】
【分析】
9.
(1)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阅读文段可知,短文主要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父亲被法官审问时的情景。故这个片断的内容是写被审时的事情。
(2)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可知,在这个片断中,为了表现法官的心虚、无能,两次写到一个物体,这个物体是惊堂木。
(3)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个句子是对父亲的神态和外貌描写,主要是外貌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1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结合“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分析,因为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有着必胜的信心,所以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能 “安定、沉着”。结合“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分析,是因为父亲要通过自己的沉着、坚定、坚强来影响自己的家人,不希望亲人难过;保护亲人不受牵连。
11.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1)在横线上加入叔叔的动作描写,同时也解释“收获不小”指的是什么。
(2)在横线上加入“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同时也解释“让我来”指的是做什么事情。
12.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先烈的革命事迹的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
写出一个你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即可。可以从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中选一个来写即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3.在忙党的工作,保护党组织。
14.父亲为了保护我,不让我知道秘密,也为了保护党组织的秘密。
15.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工友被抓;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16.因为父亲清楚自己的责任,这表现了父亲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从“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可知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是为了革命事业而奔波。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从“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和“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可知,当时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小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革命书籍和文件落在敌人手里这样的事,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同时父亲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我和保护党组织的秘密。
15.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通读全文,从“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可知答案。
16.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通读全文,从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可知父亲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表现了父亲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