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快速地跑) B.声泪俱下(全,都)
C.不以为然(对,是) D.赴汤蹈火(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反问 D.设问
3.选择关联词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遇到再大的困难, 不必悲观失望。
A.即使……也…… B.只要……都…… 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4.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B.我们要共同爱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每年3月,金黄色的油菜花一齐盛开,五颜六色,十分绚丽。
5.六年级语文老师想在教室墙上挂标语牌,便向学生征集名言警句。下面句子不合适的一项( )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
4.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三、语言表达
7.扩句与缩句。
(1)按括号中的提示扩写句子。
①操场上摆着鲜花。(哪里的操场?怎样摆着?什么样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熊猫吃竹叶。(什么样的大熊猫?怎样吃?什么样的竹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下面的句子。
①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赞美小草永生不息的绿色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考题精选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20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世界上到处引种,大豆成为栽培面积扩大的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在一百天以上的地区,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双色五种。籽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8.品词析句:“世界上到处引种”的“引”字与前面的______字相照应。“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应选括号中的______字。
9.品词析句:把“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中的“不下”去掉,写出一个不改变原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提取信息:明明说大豆的花“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怎么又说“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整体感知:短文在说明大豆“籽粒大小差别很大”时,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昙花终于怒放
我爱昙花。
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è)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我爱昙花。
1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
如愿以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阅读短文,理清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对昙花充满了感情,是因为( )。(多选)
A.昙花是好朋友送的,所以“我”很珍惜。
B.昙花三年后才怒放,鲜活美丽,让从未见过昙花的作者如愿以偿。
C.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D.昙花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
1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作者这样写进一步抒发了________昙花的感情,并使文章结构严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略
2.C
【解析】
【详解】
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从“哪里……呢”来看,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3.A
【解析】
【详解】
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故选“即使……也……”
4.C
【解析】
略
5.A
【解析】
略
6. 拟人 排比 排比、夸张、比喻 拟人
【解析】
略
7. 学校的操场上整齐地摆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可爱的大熊猫大口大口地吃鲜嫩的竹叶。 太阳升起。 我赞美精神。 区旗是红旗。
【解析】
略
8. 原 居
9.我国现有的品种不少于五千种。
10.这是因为全株的花不是在同一天开放的。
11. 列数字 作比较
【解析】
略
12. 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13. 高兴极了 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
14.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昙花开放时的优美姿态
15.ABCD
16. 首尾呼应 喜爱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