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1 21: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画龙点睛 山青水秀 赞不绝口 邯郸学步
B.语重心长 养尊处优 峰拥而至 哄堂大笑
C.专心致志 各抒己见 惟妙惟肖 精兵简政
D.张灯结采 发奋图强 百炼成钢 独出心裁
2.下列词语中不都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急遽——急剧 孤独——孤单 B.惆怅——忧郁 绝望——失望
C.急遽——缓慢 孤单——热闹 D.绝望——如愿 遵守——违反
3.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遮挽——挽留 B.确乎——的确 C.觉察——忽视 D.耽搁——耽误
4.下列问句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B.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C.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D.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5.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
D.柔软的柳枝在水的倒映中荡漾,如少女挥动的衣裙。(拟人)
6.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   。
(2)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山坡上,心里感到很    。
(3)    的晚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
(4)深秋了,小河里的水已变得    了。
A.凄凉 荒凉 冰凉 清凉 B.凄凉 荒凉 清凉 冰凉
C.荒凉 凄凉 清凉 冰凉 D.荒凉 凄凉 冰凉 清凉
二、填空题
7.根据原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匆匆》选文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你( )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不要选择放弃,好吗?
(2)世事本就难料,( )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 )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3)( )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 )它是最珍贵的。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对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写下面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玩具(节选)
史铁生
①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②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身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 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③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有删改)
11.联系语境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1)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
双喜临门:________________
(2)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
固执己见: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 )
(2)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 )
1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
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
_________________
14.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我”为什么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6.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手法,写出了自然的循环往复,意在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________,从而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17.这段话一共有四个问句,其中一句是“核心问题”,请用“ ”画出来。
18.关于这四个问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的“问”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一是连续问。
B.作者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清楚明了。
C.朗读这四个问句,尤其是后三句时,要缓慢,停顿间隔稍长。
D.用连串问句表达情感,畅快、直接,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五、书面表达
19.妙笔生花。
题目: 的启示
生活中给你启示的人或事一定有很多,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要写清楚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5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A
【解析】

3.C
【解析】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问句的辨析。
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陈述,所以是不确定的。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设问句: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A.句中只有问,没有答案,所以是一般疑问句。
B.句中只有问,没有答案,所以是一般疑问句。
C.句中只有问,没有答案,所以是一般疑问句。
D.问中有答,疑问的句式含有肯定的意思。买菜回来就走。所以此句是反问句。
5.D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D项中,句子把柔软的柳枝比作衣裙,是比喻,不是拟人。
6.C
【解析】

7.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时间飞快流逝,欧美要珍惜时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根据记忆回忆文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填写即可。体会可以结合句子或文章的中心,即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
8. 虽然 但是 与其 不如 之所以 是因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1)本题可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或者“就算……也……”,你虽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不要选择放弃,好吗?或者你就算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也不要选择放弃,好吗?
(2)本题可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与其……不如……”,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3)本题可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之所以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是因为它是最珍贵的。
9. 风撩乱了银发。 外面的世界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山水诱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缩句及句子的仿写能力。
(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主语是“风”,谓语是“撩乱了”,宾语是“银发”。
(2)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原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我们在仿写时可以对比外面的世界和家乡的山水。
10. 写字 从笔尖里过去 喝水 从杯子里过去 深思 便从灵活的头脑中过去 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月亮弯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
【解析】

11. 这里指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和舅舅要送“我”一个小汽车两件喜事同时到来。 这里指坚持小汽车是妈妈买的这个想法不肯改变。
12.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13. 对作者而言,世上没有比小汽车更美妙奢侈的玩具了,在即将得到之前,作者无比期待和渴望,以致心中充满庄严。 作者得到了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而应该对买礼物的人表示感激,所以说自己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
14.①虽然是舅舅给的钱,但却是妈妈在拥挤的人群中给我买来的,非常不易;
②妈妈给我带来了童年的快乐,体现了妈妈对我的深爱。
15.文章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迷惘和感伤。
【解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这类题首先可以运用串字成句的方法或拆分组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上下文运用语境联系的方法进行检验。
(1)“双喜临门”下文说到,“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
(2)“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 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我”一直坚持小汽车是妈妈买的。
12.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 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1)“母亲说”语言描写。
(2)“走”“爬”动作描写。
13.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1)可重点分析关键词“心里充满庄严”,对儿时的作者而言,小汽车是最美妙而奢侈的玩具,一直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所以在即将得到时,内心充满了庄严感。
(2)可重点分析关键词“惭愧”的原因“不应只是欢喜”,得到心爱玩具,便不由的要感谢买礼物之人,所以是很容易惭愧的孩子。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要在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结合着文中对妈妈为我买玩具的那段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如文章第二段中“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用反复提到“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妈妈为我买小车的不容易。体现了妈妈对我的爱。答题时,可从环境、童年的快乐、妈妈的爱三个方面来分析作答。
1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主旨一般分为:情感、道理、批判和品质。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本文通过描写小时候我的第一个玩具的来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迷惘和感伤。
16. 排比 对比
17.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8.C
【解析】
【分析】
16.
考查文本修辞手法的理解,从画线句子中,很容易可以看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而在排比句在重点写了燕去再回、柳枯再青、花谢再开,意在表现自然的循环往复,与“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对比。
17.
考查中心语句的寻找,中心句的特点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仔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后面三个问句是前面问句的延伸,因此第一个问句是“核心问题”。
18.
考查对语句的理解。仔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四个问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个问句,是着重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后面三个问句,是第一个问句的延伸,同时构成排比,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所以朗读时要紧凑、迅速,能清楚明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C项错误。
19.范文:
一句话的启示
一句话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使人走向成功的道路。一句话是简朴的,需要任何华丽的衣裳。有时,一句话可以使一个落败的人变得有用。世界上有无数的“一句话”。
毛泽东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使我印象深刻。它是我人生中的指路明灯,为我照亮了“虚心,不自满”的道路;它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谦虚的大门,锁紧了骄傲的大门;而它,又犹如是一台复读机,永远诉说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记得那还是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整天昂首挺胸的,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够多了,比别的同学卓越太多。这个过分自满的念头让我吃到了苦头。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数学测试,由于我太骄傲了,没有尽自己的全力做好试卷,测出来的成绩令我大吃一惊,74分!我从这次测试之后,我不再自满。当第二次数学测试来临的时候,我沉浸在努力的复习中。认真地做完试卷没有每一题,为了不再考出上次那样令人大失所望的分数,做好后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一遍。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让我的成绩一下子从及格升到了优秀!
果然,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只有虚心不骄傲才能有进步,小到学习进步,大到为社会作贡献。我们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向上。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