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怡然资阳”理念的是
A.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渐减少传统燃油汽车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D.购物时尽量少用或循环施用塑料袋
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 B.用水来区别CaCO3和NaCl两种固体
C.用明矾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铜 铜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C 铁 铜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4.下列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
A.FeCl3、Na2SO4、NaCl B.BaCl2、Na2CO3、NaOH
C.NaNO3、Na2CO3、KCl D.K2SO4、NaNO3、NH4Cl
5.下列描述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KMnO4K2MnO4+MnO2+O2↑
C.酒精作燃料:C2H5OH+3O22H2O+CO2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6.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稀盐酸洗 D.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7.将146gCaC2O4·H2O不断升温加热,残留的固体质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B.反应中挥发的物质含有两种元素
C.600℃~800℃之间没有气体放出
D.800℃~1000℃反应生成CaO
8.常温下,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合使用
D.人被蚊虫叮咬后(已知叮咬后毒素为酸性物质),在肿包处涂肥皂水就可减轻痛痒
9.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将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一定质量的铜粉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 Fe 过量的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uCl2溶液 ZnCl2 过量的Zn 过滤
C NaNO3溶液 NaCl 过量的AgNO3溶液 过滤
D CO2 CO 氧气 点燃
A.A B.B C.C D.D
11.在—个密封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X 7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2CO3→NaCl B.Fe2O3→FeCl3
C.Cu→CuSO4 D.Zn→ZnSO4
13.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D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硫酸。实验结束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该同学从烧杯中另取样品于试管中,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入碳酸钠粉末,无气泡产生 B.加入锌,无气泡产生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
15.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等质量的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二、填空题
16.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 Mg(OH)2 AlMg(OH)3CO3
构成微粒 Mg2+、OH- Al3+、Mg2+、OH-、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1)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
(2)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______、______。
(3)铝碳酸镁[AlMg(OH)3CO3]属于______类物质。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钙、③碳酸氢钠、④硝酸钾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将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1)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__;
(3)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
(4)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金秋八月,丹桂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2)温泉水中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泡温泉时使用肥皂会起浮渣,温泉水属于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3)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涂刷一层“银粉”隔绝空气和水,“银粉”的成分是铝,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银粉”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原因:______。
(4)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写出上述生产过程中任一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1)粗盐提纯的实验基本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
(2)下列仪器中,①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②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的仪器(填字母)是___________。
(3)经上述操作得到的产品中仍可能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要检验硫酸盐的存在,其操作为: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试剂(填化学式)___________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三、推断题
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D的俗名叫______。
(2)C的用途为______。
(3)B→D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这个反应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已知图中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实验室常用燃料的主要成分,G为红棕色固体。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B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H在E和O2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后,可生成物质G,从而影响H物质的正常使用。根据该原理,请写出防止该反应发生的一种具体方法:__________。
(3)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写出A物质的俗称: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除尽CaCl2,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五、计算题
2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90克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其中缓慢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质量为5.91g。
(1)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4.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图: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A烧杯中样品溶液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为_______g。
(2)加入150g7.3%稀盐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3)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求样品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A 6.D 7.B 8.D 9.C 10.A 11.B 12.C 13.D 14.C 15.A
16.(1)OH-
(2) OH-
(3)盐
17.(1)②(2)③(3)④(4)①
18.(1)分子在不断运动
(2)硬水
(3)
(4)(或、)
19.(1)溶解、过滤、蒸发
(2) 漏斗 ABE
(3)BaCl2
20.(1) CaCO3 纯碱
(2)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3) 不属于
(4)
21.(1)CaO
(2)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或刷漆或涂油或制成合金
(3)
22.(1) Na2CO3 纯碱
(2)
(3)没有
(4)增大
23.(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x=3.18g
y=2.4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
(2)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5g-3.18g+2.4g=14.22g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4.22g。
24.(1)4
(2)4.4
(3)Na2CO3、NaCl和NaOH
(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