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芦花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芦花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9: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讲述了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妹妹葵花去采芦花,他们一家子为了生计要做一百双芦花鞋来卖钱。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青铜为了家里生计冒雪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鞋,幸运的是,有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出去了。最后青铜甚至连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卖出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读会认“搓”“葵”等七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探讨“芦花鞋”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养成勤劳、质朴、善良、不惧困难等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探讨“芦花鞋”的故事。
教学难点: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1:芦花鞋图片。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芦花鞋)你们见过吗?(没有)在生活中我们只见过运动鞋、皮鞋、凉鞋等,就是没有见过芦花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地方的大人小孩冬天穿的都是芦花鞋。一双轻盈温暖的芦花鞋陪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芦花鞋》。
板书课题: 21 芦花鞋
出示课件2: 21 芦花鞋
曹文轩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家,江苏盐城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蜻蜓眼》等。
环节(二):教学目标。
出示课件 4: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搓”“葵”等七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探讨“芦花鞋”的故事。
3.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环节(三):检查预习。
出示课件5:字词识记
cuō uí qí
搓 进 葵 花 祈 求
yí hàn wū xiè
遗 憾 污 迹 雪 屑
出示课件6:词语解释
1.物体倒下。(B)
2.空旷而寂静。(A)
3.恳切地希望或请求。(D)
4.不称心,大可惋惜。(C)
A.空寂 B.倾覆 C.遗憾 D.祈求
环节(四):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7: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个部分)
(空行分段。《小英雄雨来》是按序号分段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是按小标题分段的,这三种方法的好处:一是阅读长文章时更舒适;二是方便我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那么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提示:归纳每个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一是截取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或重点词语;二是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给每部分拟小标题。
(1)青铜和葵花去挑芦花,一家人赶工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2)青铜去镇上卖芦花鞋,自己穿了一双,剩下最后十双了。
(3)雪停后,青铜的芦花鞋被路过的城里人买光了。
(4)往回走的路上,有一个人追上青铜还要买芦花鞋,青铜脱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向那个人追去。
出示课件8:提取关键词,试着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编芦花鞋 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脱芦花鞋
起因 - 经过 - 发展 - 高潮
(回顾小说的六要素)
环节(五):编芦花鞋(起因)。
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的起因:编芦花鞋。
青铜一家是怎样编芦花鞋的呢?
出示课件9:第2自然段。
先……然后……再……
具体、清晰地介绍了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出示课件10:
暖和和的鸟窝 厚实的鞋
比喻句,既写出鞋的形状,又写出鞋的暖和、实用。
师:那么青铜一家编出的芦花鞋好看吗?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芦花鞋好看的?
出示课件11:第7段。
出示课件12:四个方面 (好看)
质感:柔软
质量:结实耐穿
颜色:金黄
形状:像鸟,像鸟窝
师:这样的芦花鞋,青铜一家一共做了一百零一双,其中一双是专门给青铜做的。(勤劳、实在)。
师:这样的芦花鞋谁不想拥有一双呢?接下来的日子青铜就天天背着几十双鞋去油麻地镇卖鞋。
环节(六):卖芦花鞋(经过)。
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二部分:卖芦花鞋(经过)。
青铜卖鞋顺利吗?
生:前九十双,青铜仅用了三天,卖鞋很顺利。
生:后十双,青铜卖鞋不顺利,因为他遇到恶劣的天气。
出示课件13:第10段。
(雪下的很大)
“下了一夜”“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
“雪还在下”。(天气恶劣)
(环境描写——反衬青铜不惧困难的品质。)
出示课件14:面对这样的天气,青铜和家人们各是什么态度?
出示课件15:
奶奶:“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
爸爸妈妈:“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
葵花:“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青铜:“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家人的劝阻——关爱青铜
青铜的执着——不惧困难、懂事)
环节(七):买芦花鞋(发展)。
1.师:青铜冒着风雪来到了油麻地镇,卖鞋顺利吗?(不顺利,雪还在下。)
街上有人吗?
出示课件17:
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上。
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成团的往下抛落。
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坚守鞋旁。
(环境描写)
坚守鞋旁-敦厚、执着。终于等来顾客。
师:苍天不负苦心人。在青铜的句句祈求声中,终于等来了他的顾客——一行路过的城里人。
2.师:客人们喜欢青铜的芦花鞋吗?
出示课件18:(喜欢)
……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赞叹不已。(视觉)
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他们——这一抚摸,使他们对这些鞋更加喜欢。 (触觉)
还有几个人将它们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嗅觉)
师:从视觉、触觉、嗅觉三个方面写出了客人们对芦花鞋的喜欢。
师:九个人,十双鞋,他们不一会儿就抢光了,其中一个人要了两双。这么好的生意,青铜应该涨涨价,卖个好价钱,可青铜是怎么报价的呢?
出示课件19:第22段。
“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反应不过来” (卖完了)
原价卖鞋(敦厚、善良) 抓紧发楞(质朴)
环节(八):脱芦花鞋(高潮)。
1.师:青铜卖完鞋,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后面有人追了过来,边跑边喊……发生什么事了呢?
生:又一个城里人要买芦花鞋。
生:可青铜手里没有了,善良的青铜还觉得心里有点儿对不住他。师:走着走着,青铜把目光落在了哪里?
出示课件20:第27段
出示课件21:试着揣摩青铜此刻的心理。
看鞋-我还穿着一双芦花鞋呢。
看天-刚下过雪,天还很冷呀。
看雪-地上都是雪,如果赤脚得多冷啊!
再看鞋-要不要把这双芦花鞋卖给那个人呢?
(矛盾的心理)
师:但过了一会儿,青铜就做出了决定——脱芦花鞋。
出示课件22:第29段。
一股针刺般的寒冷
一股刺骨的寒冷
两个“拔”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鞋的合适,也写出了青铜对芦花鞋的不舍。
师:青铜为什么连自己脚上的鞋都卖掉了呢?
出示课件23:
1.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憨厚、善良
2.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懂事、坚强
师:出示课件24:
文章最后写到:“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接下来的故事。
提示:青铜把鞋送给那个城里人后是怎么说的?那个城里人拿到芦花鞋后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课下续写)
环节(九):谈收获。
师:出示课件25:学完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1.青铜纯朴,善良,执着,不仅困难……这些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家人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环节(十):归纳课文主题。
出示课件26:
本文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鞋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淳朴、不惧困难等美好品质。
环节(十一):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27: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搓进(chuō cuō) 葵花(éi uí) 祈求(qí qǐ)
遗憾(hàn hàng ) 污迹(wū uī) 雪屑(xuè xiè)
出示课件28:
二、先把词语补习成ABB式,再填入句子中。
暖和和 亮堂堂 毛茸茸
1.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2.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芦花。
3.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
环节(十二):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29: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并写一写阅读的心得体会。
结束语:
同学们,曹文轩老师用他纯美的语言,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芦花鞋》是其中的一个,让我们课下一起读读这本书吧。
教学反思:
1.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抓重点段落、语句、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畅谈自己的感受。
3.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青铜葵花》,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