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21: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
一、单选题
1.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请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辨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陕北建成了世界领先大型煤化工基地,提高能源利用率,解决直接燃煤的环境污染问题
B.2016年6月,我国在世界上首次量产高性能石墨烯锂电池.石墨烯属于碳单质,化学式为C
C.2016年6月,长征七号首飞成功,采用新型液氧煤汕发动机,使我国的空间运载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液氧和煤油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D.贵州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达565米,成 为世界第一高桥!钢桁架梁采用高强度的钢材.这种钢材和纯铁相比,硬度增大很多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 B.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
C.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D.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 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5.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O B.Fe2O3 C.CO2 D.Fe
6.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NH4)3PO4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
A.Cu(NO3)2 Na2SO4 MgCl2 HCl
B.FeCl3 HNO3 NaCl NaOH
C.BaCl2 K2SO4 Na2CO3 KOH
D.H2SO4 KCl BaCl2 CuCl2
8.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10.“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11.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二、简答题
1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有些国家地区还处于缺水状态,请你说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_____。
(2)金属资源保护和利用关系到国计民生,请说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
(3)我国南海可燃冰储量丰富,已经试采成功,请你说出另一种新能源_____。
13.中国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1)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面具锈迹斑斑,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2)研究人员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三星堆4号坑属于商代晚期。已知碳14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14.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g。请回答: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取出铜片后,烧杯内溶液质量减少了______克。
(3)小建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可推断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三、推断题
15.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
②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A~F六种物质共含H、C、O、N、Ca、Cu六种元素,分别为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A为温室气体,BC均为黑色固体,盐中不含金属。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A的固体俗称是_______________;
(2)E与F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这些物质中只有A、B由两种元素组成,在空气中E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E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F为紫红色固体。请分析后回答:
(1)E在空气中生成的氧化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F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8.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下同),B物质是______。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______(选填“氮”、“磷”或“钾”)肥。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5)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四、实验题
19.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
(2)用AE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丝网代替铜网,会有什么后果?_____
20.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溶于水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NH4HCO3属于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Ⅲ中,当样品反应完全时的现象是_____,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五、计算题
21.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3.2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
2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原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23.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部分不溶于水)。取样品20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固液混合物115.6g,过滤,滤渣1g,再向滤液中加入水185.4g,最终只得到氯化钠溶液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
(2)最终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
24.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C
6.B
7.B
8.C
9.B
10.A
11.A
12. 关紧水龙头,洗菜水浇花,洗衣服水拖地等合理即可 回收废旧金属,防止金属腐蚀,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13. 黄金金属活动性弱,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青铜中金属活动性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6
14. Cu+2AgNO3 = 2Ag+Cu(NO3)2 a 硝酸亚铁或Fe(NO3)2
15. B C Fe2O3 3C+2Fe2O34Fe+3CO2↑ Fe+CuSO4=FeSO4+Cu
16. 干冰 有刺激性气味(氨味) CuO+2HNO3==Cu(NO3)2+H2O 复分解
17. Al2O3 置换
18.(1) NH4NO3 CaO
(2)氮
(3)改良酸性土壤
(4)硝酸铵溶解吸热
(5) 复分解
19. 酒精灯 2KClO32KCl+3O2↑ 制取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氢气
20. 碱性 氮肥 -3 浓硫酸 CO2+2NaOH=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 玻璃管中样品完全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21.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答:生成氢气质量为0.1g。
22.(1)设: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y。
x=11.7g;
y=34g;
(2)AgNO3溶液的质量=170g+28.7g-28.7g-50g=120g;
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答: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11.7g;
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8.3%.
23.(1)10.6g;(2)6.7%;(3)20g
24.(1)3.2g,(2)14.94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