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湖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湖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1 07: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新田·七年级期末)“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农业生产的工具是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耧车
2.(2021·湖南醴陵·七年级期末)“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3.(2021·湖南望城·七年级期末)如图是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上坐有四人,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下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A.边疆巩固 B.兼容并包 C.国力强盛 D.经济繁荣
4.(2021·湖南澧县·七年级期末)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中可以入选“盛唐篇”,且如图所示,该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这一工具是(  )
A. B.
C. D.
5.(2021·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往方面均有所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B.商业十分繁荣,洛阳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
C.唐太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
D.李白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诗史”
6.(2021·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长安城平面图
A.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B.唐朝社会繁盛景象
C.宋代的科举考试 D.元朝民族交融状况
7.(2021·湖南·湘钢一中七年级期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增添了无限活力,属于这一时期的创新有( )
①曲辕犁②科举制③行省制④筒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2021·湖南雨花·七年级期末)“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附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这种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筒车 C.纺车 D.秧马
9.(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时期的历史信息是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10.(2021·湖南华容·七年级期末)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如下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11.(2021·湖南·凤凰县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对诗句理解全面准确的是
A.“蕃人”学习汉文化
B.“胡乐”在全国盛行
C.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2.(2021·湖南醴陵·七年级期末)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反映的与唐友好交往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
B.回纥
C.吐蕃
D.南诏
13.(2021·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下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下列对该作品的价值解读正确的是
A.是研究唐代民族关系的第一手史料 B.真实还原了唐太宗接见使者的场景
C.艺术再现了盛唐气象 D.可用于印证唐代中外交流的史实
14.(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15.(2021·湖南雨花·七年级期末)唐代诗人王建《凉州行》有“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可以用来印证唐代
A.中外交流频繁 B.文学艺术多彩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社会经济发达
16.(2021·湖南攸县·七年级期末)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下面唐诗创作风格的描述属于“诗仙”的是
A.飘逸洒脱 B.淳朴厚重 C.通俗易懂 D.委婉细腻
17.(2021·湖南新邵·七年级期末)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诗风雄奇飘逸,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18.(2021·湖南娄星·七年级期末)唐诗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的山河感受不同
19.(2021·湖南会同·七年级期末)李白、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色,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20.(2021·湖南·湘钢一中七年级期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仙”“诗圣”是
A.韩愈、李白 B.李白、杜甫
C.韩愈、杜甫 D.李白、白居易
21.(2021·湖南临湘·七年级期末)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 )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22.(2021·湖南新化·七年级期末)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3.(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期末)小磊想了解大诗人李白的事迹,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四种书,对他的探究会有帮助的是
A.《诗经》 B.《北朝民歌集》
C.《宋词全集》 D.《“诗仙”的乐与怒》
24.(2021·湖南·凤凰县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25.(2021·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26.(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末)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华诗词大会》节目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频频提及。关于杜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②他的诗反映了历史时代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27.(2021·湖南炎陵·七年级期末)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唐朝诗歌里郁积、释放。下列唐诗中的哪一句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其他诗句不一样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8.(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在四川成都一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根据所学知识,该对联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A.骆宾王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29.(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
①欧阳询 ②颜真卿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下图是位于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解释为:“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它可以佐证( )
A.中国古代耕犁技术的萌芽 B.江东地区曲辕犁的结构变化
C.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D.西北地区已经使用耕犁技术
31.(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2021年河南春节联欢晚会走红的舞蹈《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河南出土的唐三彩乐舞俑(见下图)。从乐舞俑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 )
①唐代的服饰和审美 ②唐代的饮食文化
③唐代的社会风气 ④唐代的手工技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32.(2021·湖南古丈·七年级期末)唐朝开创了多个繁荣的局面,其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都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和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与哪位皇帝有关?在他执政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唐代由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
——摘自教材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社会什么特点?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4)材料四描述了唐朝繁荣与富庶的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选项B符合题意;曲辕犁属于耕作农具;翻车是东汉发明,三国时期改进的,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耧车是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东汉已经烧出成熟的青瓷,故A不符合题意。北朝已经烧出成熟的白瓷。故B不符合题意。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故C不符合题意。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都很有名,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B
【详解】
材料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众多胡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具有兼容并包的社会特征,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边疆巩固的信息,排除A;材料无法反映唐朝的国力大小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繁荣,排除D。故选B。
4.D
【详解】
由题干中“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判断是曲辕犁。图片D是唐朝出现的新型耕作工具曲辕犁,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便于耕作,D项正确;翻车是灌溉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秧马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故A正确;长安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故B错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故C错误;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故D错误。综上答案A。
6.B
【详解】
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B项正确;长安位于北方,不属于江南地区,排除A项;科举考试是选官制度,与城市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社会风貌,无法体现出元朝民族交融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首创科举制。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发明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①②④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首创,排除③,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附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可知题干中描写的灌溉工具是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创制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是筒车,筒车可以随水流自由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B项符合题意;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A项不符合题意;纺车是纺织工具,C项不符合题意;D项秧马很长插秧和拔秧的工具,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9.C
【详解】
题目的给出的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西域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具有兼容并包的社会局面,C符合题意;A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北宋时期实行重文轻武,D排除。故选择C。
10.C
【详解】
依据目录图片信息可知,阎立本是唐朝画家,代表作《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表明唐朝民族关系融洽;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代流行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打马球游戏,说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所有这些都与唐朝的繁荣开放有直接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相互学习,C选项符合题意。“蕃人”学习汉文化表述不全面,A不符合题意。“胡乐”在全国盛行表述与题意不符,B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国内民族间交往,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就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体现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3.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段历史佳话,以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步辇图》是绘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不是研究唐代民族关系的第一手史料,排除A;《步辇图》并不具备真实还原了唐太宗接见使者的场景的条件,排除B;《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不是中外交流,排除D。故选C。
14.A
【详解】
唐朝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在对待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唐政府采取了和亲的策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使的唐与吐蕃的关系十分密切。对诗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故A符合题意;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排除B;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的理解错误,排除C;吐蕃没有归属唐朝管辖,排除D。故选A。
15.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蕃”是我国古代藏族称吐蕃,“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意思是这些少数民族从前是不懂农作的,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黍来了,汉族人也学习少数民族的音乐。诗句可以用来印证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C项符合题意;通过分析材料“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材料只是强调了民族融合的信息,未涉及中外交流,故A项错误;B项文学艺术多彩与题干信息“相学如今种禾黍”不符,故B项错误;诗句与唐朝的社会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
16.A
【详解】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赞誉,A符合题意;BCD项与李白的诗歌风格不符,排除。故选择A。
17.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唐朝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材料中的诗句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B项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C项白居易属于现实主义诗人;D项陆游的诗具有高度的抒情性,吸取了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浪漫,把这两种风格融为一体。故选A。
18.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诗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李白生活中盛唐时期,山河无恙,气象万千,李白的诗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山河破碎,民生疾苦,杜甫的诗忧国忧民,A项正确;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所受的教育无关,排除B项;仕途不同不是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对祖国的山河感受不同”无法反映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体现了盛唐的豪放和博大;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因此,他们的诗歌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所以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是二者不同创作风格的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诗仙”指的是李白,“诗圣”指的是杜甫,故选B;韩愈是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排除ACD。故选B。
21.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辞赋主要是汉代文学的主流,排除;C项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时期,排除;D项词主要在宋代、曲主要在元代,排除。故选B。
2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故B符合题意;汉朝不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排除A;宋朝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词,排除C;元朝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曲,排除D。故选B。
23.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李白的史实。李白被誉为“诗仙”,故选D;排除ABC项。
2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B符合题意。王维被称为诗佛,A不符合题意。李白被称为诗仙,C不符合题意。白居易被称为诗魔,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5.C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诗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圣指的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尽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许多诗作都反映了战争和政治的腐败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而他本人被称为“诗圣”。因此C符合题意;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李白被称为诗仙,A排除;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B排除;苏轼是词人,D排除。故选择C。
2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由盛转衰的时期,①符合题意;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时代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
2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项的诗歌是杜甫所写,C项的诗歌是白居易所写,所表达的情感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D项虽然也是杜甫所写,但所表达的是对读书的认识,明显与A、B、C三项表达的情感不同。故选D。
28.D
【详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淳朴厚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据“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纪念的是杜甫。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诗中圣哲”不符,排除。故选择D。
29.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阳询 和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和颜体,并被后世学习与临摹,所以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阎立本和吴道子都是画家,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30.D
【详解】
根据材料“位于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农业生产中铁梨牛耕的出现,说明此时耕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故选项D符合题意;图片反映的是一人执牛,因此不是耕犁技术的萌芽,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曲辕犁的结构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1.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根据材料所示图片信息可知,通过图片中舞俑的穿着服饰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唐代的服饰和审美,①正确;材料图片中的两个舞俑没有涉及当时饮食文化方面的信息,②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河南出土的唐三彩乐舞俑,通过她们的着装、姿态等可以一定程度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③正确;分析图片唐三彩舞乐俑可知,体现了唐代的服饰艳丽,舞者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了当时手工工艺制作的水平,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
32.(1)①唐太宗(或李世民);②贞观之治。
(2)开明。
(3)开放的社会风气。
(4)①开元盛世;②唐玄宗。(或李隆基)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得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强调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他深知要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实行以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贏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 “天可汗”,唐朝通过和亲、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任用少数民族贵族为官等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助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