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湖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湖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1 08: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拥、牡丹楣、里瓦子、夜叉捆、象栩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2.(2021·湖南·凤凰县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的现象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2021·湖南·湘钢一中七年级期末)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任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周的城市生活情浆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朝咸阳 B.汉朝长安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
4.(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C.边境战事的增多 D.市民阶层的壮大
5.(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作物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C.手工业非常繁荣,技术高超 D.城市商业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6.(2021·湖南道县·七年级期末)最近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出宫游玩,公主在东京街头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2021·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看见锦衣卫在路边摊点吃东西 B.人们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繁华市区上演戏剧《窦娥冤》 D.城市市民在勾栏内表演蹴鞠
8.(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中国诗词大会》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在节目中提及的南宋词风豪放,使词境更为雄奇扩大,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的杰出词人是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白居易
9.(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末)关于下列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B.都对词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C.作品都抒发了强烈报国情怀 D.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人物
10.(2021·湖南常德·七年级期末)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如图所示内容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11.(2021·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一位扬州籍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列词人中,词风委婉含蓄,和他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苏轼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12.(2021·湖南攸县·七年级期末)我们经常会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里挑灯夜战,梦回吹角连营”等等。以上这些名句出自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小说
13.(2021·湖南雨花·七年级期末)某同学要研究宋元时期的文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辛弃疾的词气势磅礴 B.李清照扩大了词的境界
C.马致远创作了《窦娥冤》 D.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14.(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期末)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宋词不仅内容广泛,而且风格多样。下列人物的词风具有委婉、细腻、清秀特点的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5.(2021·湖南龙山·七年级期末)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蝶恋花》 C.《满江红》 D.《念奴娇 赤壁怀古》
16.(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这天人们要燃放鞭炮、拜年等,据此判断元旦是今天的
A.端午节
B.春节
C.中秋节
D.元宵节
17.(2021·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下列不属于重阳节习俗的是
A.插柳条枝
B.饮菊花酒
C.赏菊花
D.插茱萸
二、判断题
18.(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
三、综合题
19.(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末)探究一【文化篇】
如图一:
如图二: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说出一位著名诗人。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感悟篇】
(3)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
材料三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分别列举上图人物的代表作品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两位词人的词风。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示意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子的出现是由于宋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C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与主题不符,故A错误;B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与主题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与材料中商业发达的现象相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门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贫苦艺人在这里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的、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因此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宋朝,故选D。
3.D
【详解】
由题干“瓦子”“买卖昼夜不绝”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朝都城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还出现了瓦子等,D选项符合题意;秦朝、汉朝、唐朝时期没有出现瓦子,ABC排除。故选择D。
4.A
【详解】
根据材料中“《东京梦华录》”“瓦子”“勾栏”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代都市的繁荣,出现了专业娱乐场所,体现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对材料的解读,而不是对原因的分析,故排除B;边境战事增多与都市生活丰富不具有关联性,故排除C;市民阶层的壮大,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它只是主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
5.D
【分析】
【详解】
据材料“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知,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还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故选D;AB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6.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东京城中出现了表演娱乐节目的瓦子、勾栏,所以最有可能看到的是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故选A;《红楼梦》出现于清代,《窦娥冤》出现于元代,玉米是在明代传入的,BCD都不可能看到,排除。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市民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像勾栏、瓦舍等场所活动很多,故选D项;锦衣卫是明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天工开物》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作,不符合时间,故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作,不符合时间,故排除C项。
8.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李清照是传统婉约派的词人,她没有扩大词的境界,辛弃疾生活在南宋,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凤和报国情怀,白居易是唐朝诗人,综上所述故选C,排除ABD。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是著名的词人,故A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剧作家,故B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关汉卿的作品与抒发了强烈报国情怀不符,故C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词人,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剧作家,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人物。故D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选项C符合题意;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A排除;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B排除;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D排除。故选C。
11.D
【详解】
依据题干“婉约派一代词宗”,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属于婉约派词人。D正确;苏轼、辛弃疾属于豪放派词人,AC排除;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B排除;故选D。
12.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创作的词,“醉里挑灯夜战,梦回吹角连营”是南宋辛弃疾的词作,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样式,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3.A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其中,辛弃疾的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故A项正确;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故B项错误;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汉宫秋》等,他并没有创作《窦娥冤》,故C项错误;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1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清照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风具有委婉、细腻、清秀的特点,B符合题意;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排除;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D排除。故选择B。
1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选项A符合题意;《蝶恋花》是词牌名,宋朝很多词人写有关于蝶恋花的词,排除B;《满江红》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排除C;《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排除D。故选A。
16.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日,人们就洒扫庭院,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故B符合题意;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7.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伴随着两宋时期商业的发展,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对外贸易兴盛等因素,使得宋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同时节日丰富。九九重阳节人们习惯饮菊花酒、赏菊花、插茱萸登高等,故BCD不合题意;插柳条枝属于端午节的习俗,故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8.正确
【详解】
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故题干表述正确。
19.(1)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
(2)词、曲。
(3)①努力学习前人宝贵经验;②勇于实践;等(答对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唐诗,依据图一李白的诗词可知,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唐诗;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
(2)《赤壁赋》是苏轼的词,《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元曲作品。因此,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词和曲。
(3)依据材料中古代文学不同的形式可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可以从努力学习前人宝贵经验以及勇于实践等回答。
20.(1)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豪放词风与报国情怀。
(3)宋词;散曲
【详解】
(1)根据图片信息“图1苏轼像、图2关汉卿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因此图片中人物,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根据材料二,可知是李清照、辛弃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因此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唐诗;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填写宋词;散曲。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