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_课题1_溶液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_课题1_溶液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25 21: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活动与探究一: 蔗糖溶于水 溶 质溶 剂溶 液 现象形成什么蔗糖很快消失稳定的混合物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特征: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2)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在括号内打“?”
不正确在括号内打“?”。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2)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 )
(3)溶液一定是 无色的 ( )
(4)氯化钠易溶于水,少量的氯化钠投入水中搅拌后, 液体各部分密度相等 ( )
2.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 糖水 B 汽水 C 食盐水 D 蒸馏水????D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
A 牛奶 B 泥浆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澄清石灰水
2.在实验室中,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食盐水而不是水。检测题:D答:把一滴试样滴在玻璃片上,晾干或烘干。有白色痕迹的是食盐水。无痕迹的是水。
活动与探究二 :碘能溶于水吗?高锰酸钾能溶于汽油吗? 实验9-2试管
编号1234溶剂溶质现象水 碘碘几乎不溶于水,溶液呈浅黄色水高锰
酸钾高锰酸钾溶解,
溶液呈紫红色汽油碘碘溶解,溶液
呈紫红色汽油高锰
酸钾高锰酸钾不溶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探究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分层
均匀混合不分层乙醇和水互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哪些物质可以作溶质?举例说明。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注意1、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的多少,
水都是溶剂。2、两种液体互溶,溶液中无水存在时,
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3、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水溶液。 4、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5、凡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
是溶液。 课堂练习
1.组成溶液的溶质 (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里就形成了溶液
B 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剂也不一定是水
C 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D 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B3.分别指出下列各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1)氯化钠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2)医用酒精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 是 ;
(3)碘酒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4)盐酸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氯化钠水酒精水碘酒精氯化氢水溶液的用途 1.能加速反应进行
2.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活动与探究四: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 作用是什么?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 乳化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乳浊液乳化现象滴 加
乳化剂乳化作用振 荡静 置液体分层振 荡静 置 植物油有没有溶解在水中?实验现象记录: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三、乳化现象二、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
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
水流走。特征: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3、特征:洗涤剂的乳化功能不均一、不稳定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区别: 汽油(或酒精)
去污原理:汽油(或酒精)能溶解油污。1、乳浊液: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4、用途: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液).去污原理分析: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讨论: 试比较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P45分散的微粒分散物状态宏观特征实例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子或离子固、气、液均一、
稳定食盐水分子集合体固态不均一、
不稳定泥浆分子集合体液态不均一、
不稳定牛奶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有的温度升高(放热反应),有的温度降低(吸热反应)。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结论:不同的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氯化钠 温度变化不明显
硝酸铵 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 温度升高现象:四、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吸热现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这一过程吸收热量。2、放热现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
过程放出热量。活动与探究:P30另一种 物质一种或几
种物质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分散溶
剂溶
质固体液体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液被溶解的物质 小 结均一性:溶液各处的性质、浓度都相同。稳定性: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溶质不会分离
出来.想一想!?水是溶液吗?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1.D2、溶液一定是( )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D 纯净物C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
者是溶液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水 B 氧气、稀硫酸
C 空气、汽水 D 氯化氢气体、盐酸D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
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

A 糖、水 B 硫酸铜、水
C 酒精、碘 D 氢氧化钠、水C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质
的是( )
A、氯化氢、硫酸 B、生石灰、石灰水
C、二氧化碳、碳酸溶液 D、氯化钠、食盐水D6、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
别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其原因
是( )
A 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才能反应
B 因为它们都溶于水
C 配制成溶液后才能生成不溶性的氢氧
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
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D
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液态氧 B. 水银 C. 食盐水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8.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1)澄清的石灰水 。
(2)稀硫酸 。
(3)盐酸 。
(4)食盐水 。CCa(OH)2H2SO4HClNaCl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8、把少量的下列各物质分别放入水里,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
A、葡萄糖 B、面粉
C、花生油 D、冰块
ADC10、现有一瓶蓄电池用的稀硫酸,从上半部分取出少量,测得其密度为1.2g/cm3,若从底部取出少量测定其密度,则测得底部的稀硫酸的密度值为 ( )
A、大于1.2/cm3 B、小于1.2/cm3
C、等于1.2/cm3 D、无法确定C注明:稀硫酸是溶液,溶液是均一的,即各部分性质相同。 6.5g金属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
其质量为 。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为 ,溶液的
质量为 。H2SO49.8gH2O90.2gZnSO416.1g106.3g练习与巩固: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DFABCE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