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固体
一、选择题(共16题)
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B.窗户上的玻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因此玻璃是晶体
C.金属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因此金属是非晶体
D.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的云母片背面,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2.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胜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并返回地球。探测器上装有用石英制成的传感器,石英是单晶体,其受压时表面会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石英晶体( )
A.没有确定的熔点
B.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C.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能够把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是晶体
B.食盐是非晶体
C.云母是晶体
D.石英是非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气体压强大小取决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常见的金属是非晶体
D.气体实验定律对饱和汽也适用
5.晶体内部的分子有序排列为如图所示的空间点阵(图中的小黑点表示晶体分子 ),图中AB、AC、AD为等长的三条直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的晶体分子可以沿三条直线发生定向移动
B.三条直线上晶体分子的数目相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C.三条直线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晶体的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能相互转化的
7.对于下列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甲图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示意图.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
B.乙图是溴蒸气的扩散实验,若温度升高.则扩散的速度加快
C.丙图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引起的
D.丁图是蜂蜡涂在单层云母片上融化实验.说明云母晶体的导热性能各向同性
8.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晶体微观结构及其解释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B.乙图为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的一种紧密结构,相互之间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分坚硬,可制造玻璃刀和钻头
C.丙图为食盐晶体的点阵结构,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
D.图丁为液晶分子的排列示意图,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
9.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石墨烯材料方面有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
C.石墨、石墨烯都是晶体
D.他们是通过化学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
10.下列对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石墨不是晶体,而金刚石是晶体
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晶体沿各个方向的光学性质都不同
B.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
C.橡胶无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D.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12.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云母、铜、橡胶、沥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
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C.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与分子平均动能和单位体积分子数有关
B.岩盐是立方体结构,粉碎后的岩盐不再是晶体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扩散现象不仅可以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可以发生在固体中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
B.岩盐是立方体结构,粉碎后的岩盐不再是晶体
C.地球大气的各种气体分子中氢分子质量小,其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
D.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只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E.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撒痱子粉太厚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单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小
D.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二、填空题
17.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______在空间分布,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空间分布排列可形成______和______.
18.单晶体和多晶体最显著的区别是_____,_____.
19.下表所示的是一些晶体的熔点,则在零下时汞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南极的气温最低可达零下91.2℃,则在制作测定气温的液体温度计时,应选择表中的______为测温物质.
晶体 固态水 固态酒精 固态汞
熔点/°C 0 ﹣117 ﹣39
三、综合题
20.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晶体?哪些是多晶体?哪些是非晶体?
石英、雪花、铁、沥青、食盐、橡胶、硅、单晶锗、玻璃、明矾、松香、石墨、硫酸铜、金刚石
21.用沥清铺成的路面,冬天变硬,夏天变软,沥青是晶体材料还是非晶体材料,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例子.
2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解时有什么不同,怎样从它们的微观结构来说明这种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晶体和非晶体相互转化,所以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故A正确;
B.窗户上的玻璃虽然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玻璃是非晶体。故B错误;
C.金属虽然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但其具有固定的熔点,因此金属是晶体。故C错误;
D.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的云母片背面,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各向异性,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
A.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所以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B错误;
C.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C错误;
D.单晶体能够把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所以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玻璃是非晶体;食盐是晶体;云母是晶体;石英是晶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宏观上由体积和温度决定,微观上取决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选项A正确;
B.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
C.常见的金属是晶体,选项C错误;
D.气体实验定律适用理想气体,饱和汽不是理想气体,故不适用,选项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试题分析:晶体中的分子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沿三条直线发生定向移动.故A错误;三条直线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故B错误,C正确;D错误.故选C.
6.B
【详解】
试题分析: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选项A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一定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则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选项C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能相互转化的,选项D正确;故选B
7.D
【详解】
A.在测量油膜分子的直径时,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并且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此时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溴蒸气的扩散实验,若温度升高,则分子的运动越激烈,所以扩散的速度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产生的,与重力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丁的形状,由于是椭圆,则说明云母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
A.图甲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为石墨的微观结构,B错误,符合题意;
C.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晶体、非晶体都是对固体而言的,晶体有固定熔点,规则结构,非晶体没有;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然是晶体,选项A错误;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B正确 ;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是晶体,选项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
A、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故选项A错误;
B、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选项B正确;
C、橡胶无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故选项C正确;
D、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D正确;
错误的故选选项A.
12.A
【详解】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都是非晶体;
故选A。
13.C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则平均动能相同,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故B错误;
C、晶体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间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是由于分子杂乱无章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
14.ACD
【详解】
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故A正确;岩盐是立方体结构,是晶体,且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粉碎后的岩盐仍是晶体,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B错误;温度相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C正确;扩散现象不仅可以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可以发生在固体中,故D正确.所以ACD正确,B错误.
15.ACE
【详解】
A.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岩盐是立方体结构,是晶体,且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粉碎后的岩盐仍是晶体,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质量越小速度越大,氢分子质量小,其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故C符合题意;
D.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故D不符合题意;
E.温度相同时,物体的平均动能相同,故E符合题意。
故选ACE。
16.AC
【详解】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撒痱子粉太厚会导致薄层的面积偏小,根据可知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
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B错误;
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体积变大,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时的平均冲量增大,而压强不变,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小,故C正确;
D.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D错误;
故选AC.
17. 不同规则 石墨 金刚石
【详解】
略
18.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详解】
试题分析:整块物质都由原子或分子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的晶体称为单晶体.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叫多晶体;
一般来说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解:单晶体和多晶体最显著的区别是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故答案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19. 固态 酒精
【详解】
(1)有图表可以知道:当晶体汞的温度是零下C时,因为其温度低于熔点,所以此晶体为固态.
(2)酒精的凝固点为-117℃,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零下91.2℃,不会低于酒精的凝固点,故测量南极地区的气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固态;酒精.
20.属于单晶体的是:石英、雪花、食盐、硅、单晶锗、明矾、硫酸铜、金刚石;属于多晶体的是:铁、石墨;属于非晶体的是:沥青、橡胶、玻璃、松香
【详解】
属于单晶体的是:石英、雪花、食盐、硅、单晶锗、明矾、硫酸铜、金刚石
属于多晶体的是:铁、石墨
属于非晶体的是:沥青、橡胶、玻璃、松香
21.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详解】
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22.见解析
【解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宏观上呈现为晶体不同的独特几何形状,物理性质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非晶体的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无规则,表现为各向同性。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