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画家凡高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
凡高的生平
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 《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在现存的凡·高油画中,这幅是最早期的作品。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 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163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凡高早期作品
《星夜》 1890年6月 画布,油彩,73.7厘米X92.1厘米, 纽约现代美术馆
凡高的中期作品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左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梵高的生命就如他作品中的星星,在幽蓝的夜空中独自放光。
《向日葵》 1889年1月 画布,油彩,100厘米X76厘米, 东京安田水灾东乡青儿美术馆
凡高晚期作品
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中,他用简练的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轻亮。这幅画被认为是梵高在黄色小屋里画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静物写生》
这幅画是梵高于1886年所作的静物写生, 画中除了插着康乃馨的花瓶之外,还有葡萄酒和酒杯。
凡高作品欣赏
《盛开的桃花》
这幅画传达出梵高理想中的日本风景,同时呈现春天的喜悦和乐观的情绪。
《吃马铃薯的人》
1885年 是梵高早期的代表作,画中展现了凝重而沉静的气氛。
《唐吉老爹》
1887--1888年 画布,油彩,92厘米X75厘米,巴黎罗丹美术馆。
本幅画是梵高在巴黎时期的人像代表作。人物置于中央,构图几乎对称。浮世绘图画形成复杂的背景,与前景人物相对照,同时由于画面倾向平面化而产生前缩性的空间感。
本幅画的笔触相当准确,这是梵高细心观察的结果。黄橙的灯光和深蓝的夜空相互对比,视线沿着咖啡棚和座位向后延伸,使画面产生纵深感。梵高曾说这是一张不用黑色的夜景图,他成功的运用色彩来表现夜间户外写生的效果。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1888年9月 画布,油彩,81厘米X65.5厘米 欧特娄·克罗勒——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