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面与色的美感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四课
生活中随处可见
面与色的构成和应用
面与色的美感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四课
授课教师 / 陈默
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
什么是面?
具有长度和宽度,
但不具有厚度的“图形”称为面。
一个扩大的点可以形成面,
一根封闭的线也可以形成面。
面的定义
几何形
有机形
偶然形
面的分类
面的构成方法
多个面
一个面
?
分割
在一定的平面范围内
把整体分成部分
“减法”构成思路
等量分割
比例分割
自由分割
被分割的面积相等
按照一定规律分割
随意性较强
面的构成- 分割
等量分割
比例分割
自由分割
面的构成- 分割
聚集
在一定的平面范围内
将图形进行排列、组合
“加法”构成思路
?
面的构成- 聚集
叠置
面的构成- 聚集
并置
叠置
接触
分离
面的构成- 聚集
骨骼设计
基本形
设计
面的构成- 聚集
形成
面的构成
色彩的联想
热情、火辣、危险
激情、喜庆、张扬
太阳、血、火
...
色彩的联想
和平、自然、成长
活力、生机、健康
草地、树木、禾苗
...
色彩的联想
神秘、温柔、平静
安详、高贵、优雅
香芋口味
...
色彩的联想
色彩的联想
暖色
温暖 热情
色彩的联想
冷色
平静 凉爽
眼泪
血滴
污水
色彩的联想
色彩与形状组合形成联想
危险
辣
光明
优雅
生命
庄严
苦涩
纯洁
忧郁
理智
色彩的调和
指两种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交织在一起,能使人产生愉快、喜欢、满足等情感的色彩组合。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
产生一种有视觉冲击力的、活泼、外放的色彩美感
色彩的调和
相近色的调和
产生和谐统一、舒适温柔的色彩美感
色彩的调和
面积优势的调和
色彩分割的调和
置入共同色彩
的调和
互补色互混
的调和
名作中面与色的美感
《红黄蓝构图》蒙德里安
比例分割
并置-接触
三原色+黑白
严谨、冷静
对秩序的思考
法国艺术家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早期:最著名的野兽派画家
晚期:剪纸艺术家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大海的野兽》(1950)
《圣诞夜》
自由分割
叠置
并置
活泼、明快
跳跃的欢愉
对比色
等量分割
并置
叠置
静谧、温柔
平静且浪漫
相近色/冷色
吴冠中(1919—2010)
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花非花》吴冠中 2006
叠置
缤纷明快
“乱花渐欲迷人眼”
对比色
课程知识总结
一、面的定义与分类
二、面的构成方法
分割
聚集
等量分割
比例分割
自由分割
叠置
并置
三、色彩的联想
色彩的联想、冷暖色的联想
色彩与图形组合的联想
对比色与相近色的搭配
四、色彩的调和
五、名作赏析
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
色彩调和的方法
面与色
的美感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作业
请同学们以四季为主题,
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用面与色表达你对它的感受。
拓展
思考
你还能用什么材料
表现面与色呢?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面与色的美感》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面与色的美感》 课程学时 一课时
学科 美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一、设计理念
初一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善于表现,学习独立性逐渐加强,可塑性大,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此阶段他们的感性认知发展最旺盛,羞于表达但也更渴望表达。面与色对造型的要求不高,学生较少产生畏难情绪,且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本课将通过学习面与色的构成、欣赏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面与色之美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面的形状和分割、聚集的构成知识;能运用面,结合色彩的联想,自由表达情感;能设计一幅有主题的面、色构成作品。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发现面的形态;通过小游戏“连连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示分解掌握聚集与分割的构成方法。多种材料进行面与色构成练习,体验创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生活中感受色彩画面的美,丰富情感生活;观察发现面与色构成的千变万化,提高审美情趣;用面与色表达对四季之美的感受,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和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面与色的构成方法。 色彩的联想。
四、教学难点
能用面的构成方法和色彩的联想表达对季节的感受。
七、设计流程
【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面与色构成的缤纷图片)。师:刚才的视频中令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是什么?吸引你的是什么?生:缤纷的色彩、许多平面图形等。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了面与色的组合,他们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并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七年级下册的第四课《面与色的美感》。
【新授】
1.面的概念与分类 那什么是面呢?我们把具有长度和宽度但不具有厚度的图形叫做面。一个扩大的点可以形成面、一条闭合的线也可以形成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的类型:A. 几何形 B. 有机形 C. 偶然形 2.面的构成形式 (1)老师这里有一个方形的面,老师想由这个面得到许多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老师吗?(请同学回答,引导出“分割”的构成方式) 分割:在一定的平面范围内,把整体分成部分。我们主要有这三种分割方式: a. 等量分割:被分割的面积相等。(整齐、秩序、明快) b. 比例分割: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割面积。(统一与变化) c. 自由分割:随意性较强。(灵活多变、动感) 我们来看看这些面分别用了什么分割方式?进行即时小练习。 (2)如果说分割是做减法的构成形式,那么聚集就是做加法的面的构成。 聚集:在一定的平面范围内,将图形进行排列、组合,包括并置和叠置。 叠置:覆盖、透叠、联合、减缺 并置:接触、分离 我们来看看这些面分别用了什么聚集方法?进行即时小练习。 (3)学习骨骼设计的面的构成方法 骨骼设计→基本形设计→形成面的构成
3.色彩的联想 (1)当我们观察不同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比如红色,使我们联想到热情、火辣、危险、激情、喜庆、张扬、太阳、血、火... 比如绿色,使我们联想到和平、自然、成长、活力、生机、健康、草地、树木、禾苗... 比如紫色,使我们联想到神秘、温柔、平静、安详、高贵、优雅、香芋口味... 不同的色彩特别是不同的色彩并置时,由于人的视觉反应或心理联想作用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当我们看到暖色的画面时会使我们觉得温暖感受到热情,想到落叶的秋天。冷色的画面与色彩给我们平静和凉爽的感觉,从而想起寒冷的季节。 (3)相同形状的面如果配上不同的色彩也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蓝色的水滴形使我们联想到忧郁的泪滴 红色的水滴形则令我们联想到流血 灰色的水滴形就可能是被污染的水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连线游戏: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把不同色彩的面与关键词进行联系,如果是你会有哪些联想呢? 比如,红色的尖角爆炸形,使老师联想到了辣的味觉,同时觉得十分危险;深灰色的正方形使老师觉得十分庄严。试着来说说看图中面与色带你的感受吧? 色彩的调和 既然色彩带给我们这么丰富的感受,那我们在画面中应该如何搭配与组合色彩呢? 色彩的调和:指两种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交织在一起,能使人产生愉快、喜欢、满足等情感的色彩组合。 对比色的调和:产生一种有视觉冲击力的、活泼、外放的色彩美感 相近色的调和:产生和谐统一、舒适温柔的色彩美感 色彩调和的方法:面积优势的调和、色彩分割的调和、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互补色互混的调和
【名作赏析】
1.蒙德里安最经典的红黄蓝构图使用了分割的构成方法,在色彩上使用了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营造出冷静且秩序的感觉。 2.著名的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在晚年时期成为了一名剪纸艺术家。这张作品的蓝色背景使用了等量分割的方法,而贴在上面白色的植物鸟类则使用了并置分离的构成方法。整幅作品使用了冷色和相近色进行色彩调和,给人一种静谧平静且温柔的感觉。这幅作品使你联想到了哪个季节呢? 3.我们再来看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面与色的吧。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这一幅作品花非花,使用的是水墨,用大块面重叠的色块和缤纷明快的色彩营造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境。这又使你联想到了哪个季节呢?
【作业】 【创作】
1.一年中,我们经历四季的美,大自然的色彩、温度、光照、风、雨、雪等等事物,都带给我们体会,如果要用作品呈现你最喜欢的季节,你会使用什么样的面与色呢、用什么样构成方法呢? 举例:老师的家乡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北方城市,绿色的柳叶形使我想起春天的柳树萌芽,被切了一角的绿色圆形使我想起夏天浮在池塘的荷叶,黄色的扇形是我想起秋天满树金黄飘落的银杏,灰色的三角形使我想起冬天冷峻的冰山。 2.我们可以准备常见的工具,利用拼贴的手法,创作一幅表达感受的面与色构成画。 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季节,用今天所学的面的构成与色彩的联想表达你对它的感受。 3.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同学们关于四季感受的创作。虽然大家每个人创造的画面都不同,有趣的是,把大家对季节某个季节的作品放在一起时,会发现整体呈现出一种在变化中的和谐统一,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评价与拓展】
其实除了拼贴或涂色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他材料去表现面与色,比如彩色玻璃碎块、衍纸、甚至是石头。这些材料会使你的画面更具魅力。 审美伴随着我们一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你有十分强烈的感受想要表达时,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材料去表现面与色呢?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艺术、探索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