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轮复习检测题第三章 声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轮复习检测题第三章 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6 06: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轮复习检测题第三章 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m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
A、2.5s B、0.625s C、0.8s D、1.25s
4、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拉紧弦线 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5、我们这些90后,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我们不想死读书,读死书,我们也时尚,我们也追星,一听见声音我们就能够知道是哪位明星,这是根据他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歌词
6、跟回声现象有关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船只利用声音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C、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D、医学上利用超声波检测病情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电影院和会议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了(  )
A、减小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装饰
9、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
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
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
B、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往热水瓶内倒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
D、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间谍把铁块按在墙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其中所含的物理道理是: .
12、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 ;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 .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能够说明: 、 和 都能发出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 现象.
14、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扬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15、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所示)小强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
16、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 .
17、北京奥运火炬在珠穆朗玛峰传递,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实况转播.在收看过程中,细心的小明发现,登山队员即使登上珠峰点燃火炬,也没有像其他地方传递时的欢笑、高呼场景.小聪告诉他:声音能传递 .山上的雪堆十分脆弱,高声大叫能引起空气 ,传到雪堆会引起雪堆的 ,可能会引发雪崩,从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8、(8分)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 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补充表中的空缺:(快、慢)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 不变. (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 有关.
19、(10分)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物理学中的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但是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城市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建筑、工业噪声,这种噪声是阶段性的;另一种是交通噪声,这种噪声的持续性较长;第三种噪声是我们生活中的噪声,例如歌厅深夜的音乐声、打麻将声等. 对这些噪声,可以采取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一、从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小噪声污染,如控制建筑施工时间;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声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声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等;二、从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小噪声,如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采用先进的建材作为隔音材料,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监控.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做到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物理学中,噪声是指 的声音. (2)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如图,这是从 环节减小噪声. (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4)如果你在卧室里睡觉时,家人仍在客厅看电视,电视的声音打扰了你的休息,请你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具体方法.① ;
②?
20、(10分)小明要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 操作步骤: (1)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 结论:当声源振动的 比较大时, 较大;反之,则 较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4分)
21、设地球距离月球3×108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匀速直线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某时刻,探测器发出信号时,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探测器再次发出信号时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过5秒,探测器发出自动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地球上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则: (1)电磁波从月球传到地球或从地球传到月球所需时间△t为 s; (2)月球探测器匀速行进的速度为v为 m/s; (3)当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距离障碍物是多少米?
22、“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23、阅读与思考: 《嘘,别出声》--违章喇叭被贴“封条”. 昨日,某市的各高考考点附近,30余辆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驾驶员,所驾车方向盘上被贴上禁止鸣喇叭的“封条”. 昨日清晨,该市千余名交警上路,将200余块“禁止鸣喇叭”标志牌摆放到65个考场周边道路,并将考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章停放车辆请走. --摘自《楚天都市报》 读过这篇报告,发表你简单的看法.
第三章 声
一、选择题
1、A2、B3、D4、B5、C6、B7、A8、A9、B10、B
二、填空题
11、340,固体传声比空气好 12、空气柱;大;高 13、气体、液体和固体,回声.14、无规则振动,传播过程中 15、火焰摇动起来;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6、声波;振动;能量 17、能量,振动,振动
三、实验探究题
18、快,低;振动强度,长短 19、:(1)无规律、难听刺耳;(2)噪声的传播;(3)C;(4)把电视声音调小,关紧卧室门 20、
四、计算题
21、(10分)解:(1)电磁波从月球传到地球或从地球传到月球所需时间△t===1?s; (2)月球探测器匀速行进的速度为V===2m/s; (3)探测器发出自动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到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用时t=1s+1s+3s=5s, 故当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距离障碍物d=22m-V(5s+5s)=22m-2m/s×10s=2m
22、(8分)因为此超声波反射回的时间为0.2秒,则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 1450m/s×0.2s=290m,声波往返共两个单程,即走了两段同样的路程, 所以290m÷2=145m
23、(6分)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无论是在方向盘上贴上禁止鸣笛的封条,还是在考场周边道路摆放禁止鸣笛的标志牌都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为考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