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1 11: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木 兰 诗
木兰作为中国
古代的妇女形
象,她又有什
么魅力能风靡
全球打动世界
各族人民呢?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概括故事情节,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感受人物的魅力(重点)
2、体会详略得当、枢密相间的选材之妙,以及互文、排比、
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时间:3分钟内容:通读全文,读对字音、正确断句、读准节奏方法:边读边在课本上做批注,用四字词语概括每段的情节要求:独立阅读并思考概括,提前完成的同学举手抢答。知识卡片这首诗是五言诗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一、通读文章,概括情节决定从军踏上征程征战沙场荣归故里辞官还乡停织叹息赞词巧喻
时间:10分钟
内容:先认真听专家范读,然后找五位同学分别展示。
方法:听的过程中划出能展现出木兰形象地句子,反复阅读,体会句子表现出木兰怎样的形象?
要求:先自己认真听读品味,听读完后可同桌交流体会、相互启发,讨论木兰的形象,要求用“我从 中读出木兰是 的人”的句式来说。
二、听读文章,体会形象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读出感情,体会形象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读出感情,体会形象
既有女儿情怀
更具英雄气慨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
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
热爱国家、渴望和平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偶
排比
顶真
复沓
互文
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
三、细读文章,探究写法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说的是十年的征战,经历了数百次战斗有的(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有的(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
关于“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
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1.“东市买骏马……”四句
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两句
意思是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紧张地备办鞍马。
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
此类“互文”甚多,你能在文中找出几句呢?
例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例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复沓句
顶真句
例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例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对偶句
排比句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本文在详略上如何安排?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
1、突出木兰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感情细腻的女儿情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衬托了木兰孝亲,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
2、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的心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当代“木兰”
李兰娟院士,73岁高龄,坚守在最
危险的地方,长期出入种症监护室,分
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这一道道压痕是
“勋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责任与担当。
勤劳善良 孝顺 深明大义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淳厚质朴 机敏活泼
热爱亲人 报效国家
不慕名利 热爱和平
小结
巾帼英雄木兰
时间:10分钟
内容:必做题共8分,选做题4分
要求:一正一侧,独立完成,谁先完成举手示意
批阅:同桌互相批阅,打出分值
当堂达标
1.(1)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诗中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句,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朗读节奏停顿有误。改为:关山/度/若飞。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偏离文章主旨,文章塑造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并非“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选项错误。故选C。
4.因为全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不是为了写战争本身。
A 6分以上分 B 4-6分 C4分以下
【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