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地理信息技术
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遥感技术(RS)
2、全球导航系统(GNS)
3、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传感器
2、原理
能够对地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探测的范围大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3、特点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实时监测台风、洪涝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4、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汶川5.12地震前后RS影像对比
4、应用
◆快速识别地震等灾害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卫星图片:b图红色表示淹没范围
印尼亚齐海啸前后卫星图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
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1、概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功能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4、特点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SNS)
(BDS)
(GNSS)
(GPS)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缩短救援搜救时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应用(防灾减灾)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数据输入与处理
制图与产品输出
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
1、基本功能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优势组合
地理信息系统
2、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受灾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等提供依据。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名 称 特 点
遥感技术(RS) 是一个图像,能看到
全球卫星导航(GNS) 定位、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GIS) 必须有数据,处理、分析,可以制订预案、评估。看不到,可以计算思考。
3S技术对比
√
√
×
×
B
遥感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地球的重要途径。可以这样说,遥感是碧空中的慧眼,有了它,人类就可以看得更广、更深。
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2.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 )A.只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电磁波B.只记录和接收地面物体辐射的电磁波C.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D.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
√
3.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一自然灾害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自然灾害的(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C.历史意义 D.区位特征4.关于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B.从时间尺度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C.遥感在灾害变化研究中,是其他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D.遥感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可进行监测,但对是否复发无法监测
√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台风预报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升。如图为某次台风的卫星云图。据此回答1~2题。
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技术2.目前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强度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
2020年5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2星。高分九号02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回答3~4题。3.利用高分九号卫星监测自然灾害的技术属于(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360百科4.利用高分九号卫星可以( )①监测自然灾害发生的准确位置 ②监测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③为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④控制自然灾害的发展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据此回答1~2题。1.森林发生火灾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建立火灾模型 B.绘制地图C.灾情跟踪 D.火灾前兆监测2.救灾物资空投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为了( )A.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劳动效率B.提高空投精确度,让救灾物资尽快投入使用C.缩短空投距离D.减少人员伤亡
√
√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应用比较广泛。据此完成1~2题。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进行( )A.统计受灾人数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D.分析台风成因2.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做到的是(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信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
√
2021年1月9日19时35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4.70度,东经122.21度,距台湾岛约34公里。据此回答3~4题。
3.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监测的对象主要是( )A.海陆分布的变化
B.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情况C.地壳的运动状况
D.灾情的发展4.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B.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C.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D.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
√
2.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数字地球
3.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