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及影响,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
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清朝开荒执照
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
清朝治水图
依据上述史料结合课本内容(96—97页),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耕织图》(局部)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也是高产的农作物。
?
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意义
1、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2、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合作探究
依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
表现
影响
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兴修水利;
(3)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阅读教材97—99页第二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上圈划关键信息。
1.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清朝前期出现的成熟的手工工场有何特点?
3.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传统手工业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特点:
规模大
分工明确
雇佣关系
工场 工厂
2.商业发展的表现
阅读材料,指出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图2:木渎镇的沿街店铺
图3:苏州城的商业街
图1:山前村的杂货铺
图4:苏州城云贵川广各省杂货老行
《盛世滋生图》(局部)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 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商业发展的表现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形成了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盛泽镇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汉口镇
“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
“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地值寸金”
苏州
阅读课本内容连连看
胡雪岩:著名的徽商,早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多处,并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
晋商、徽商
晋商:
“天下一家,信义为本”
徽商:
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三、人口的增长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及表现?
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头税的废除
材料一: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材料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 “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 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人口增长带来什么问题?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
材料一:清前期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和交易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首位。
材料二:1750年,乾隆中叶,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8%,将近1/3。而当时英、法、德、俄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等整个欧洲,才占23.2%,比中国少的多。
—(英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清前期,中国经济繁荣,经济总产量世界最高。
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经济
特点:
清朝前期经济的繁荣是中国传统经济
的繁荣,是量的积累,而非质的提高。
传统经济的顶峰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2、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据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
A.北京 C.苏州
B.江宁 D.杭州
1.(2018·广西玉林·3)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中
一、选择题
C
C
3.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末年
4.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
A.山西和徽州商人 B.广州和北京商人
C.湖南和新疆商人 D.福建和浙江商人
D
A
1.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是指哪里?
吴江县的盛泽镇。
2.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指的是哪里?
湖北的汉口镇。
3. “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指的是哪?
苏州。
4. 工商业非常繁荣的有哪些城市?
北京,江宁(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二、问答题
5. 两大有名的商帮
晋商和徽商。
6. 票号主要经营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汇兑,放贷,存款业务,乾隆时期开始。
7. 晋商主要贩卖什么?
粮食,食盐,绸缎
8. 徽商主要贩卖什么?
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