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1 07: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霍邱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75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20 题,一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为 1900~2000 年的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年份发生“磁暴”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1900 年 B.1960 年 C.1980 年 D.2000 年
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全球进入雨季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江苏省出现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读下侧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减少 B.分布较均衡 C.东多西少 D.西北多,东南少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生长 B.水的运动 C.大气的运动 D.火山的喷发
5.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拉萨;②新疆;③哈尔滨;④成都,则年
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 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据此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数字及其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的吸收 C.③—大气的反射 D.④—地面辐射
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①环节 B.减弱了②环节 C.减弱了③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年 1 月 10 日某时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此时 B 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9.图中 A、B、P 三点风力大小比较情况正确的是( )
A.A>B>P B.P>B>A C.B>P>A D.P>A>B
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四地附近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⑤地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入海径流 B.海水温度 C.海水深度 D.纬度位置
2021 年 7 月 17 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24 日,新乡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出现决口(下图)。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26 日上午,决口成功合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河道决口及合拢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地表径流13.此次水灾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②过度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④屋顶绿化面积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两种典型地貌类型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两种地貌类型分别是( )
A.喀斯特地貌 冲积平原 B.冲积平原 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雅丹地貌 D.冲积平原 喀斯特地貌
15.关于图乙地貌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B.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区 D.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读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成土母质 C.气候 D.生物17.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有机质积累多 B.自然植被茂密 C.矿物养分流失快 D.生物残体分解快
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好。山西 省涑水河流域的山地植被受坡度影响差异大。读涑水河流域某年 8 月植被指数随坡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8.0°~5°植被指数较高,推测该区域植被可能是( )
A.森林 B.荒漠 C.草原 D.农作物19.坡度大于 55°的区域植被指数最高,与其原因相关的可能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人类活动
2021 年 10 月 13 日,台风“圆规”在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下图为台风“圆规”卫星图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获取台风“圆规”卫星图像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40 分)
2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 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 P)”,图 P 是图 N 中 A 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图 N 中 A 为 _____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B 为____ 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4 分)
(2)图 P 中①②③④⑤中气压最高的是 。(2 分)
(3)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为:甲地_____,乙地____。(4 分)
(4)若图 P 表示海滨地区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山地或谷地)。(2 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 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
材料三: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 侵蚀速度。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 1976~2004 年来的变化趋势。
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8 分)
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6 分)
根据材料三分析 1990 年到 2003 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4 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 300 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 (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过去的贫瘠 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4 分)
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6 分)
霍邱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地理答案
1.B 2.B 3.D 4.D 5.A 6.A 7.B 8.D 9.B 10.B
11.A 12.D 13.C 14.C 15.D 16.B 17.A 18.D 19.D 20.A
21.(1) 对流 降低 平流 升高 (4分)
(2) ④ (2分)
(3) 晴天 阴雨 (4分)
(4) 海洋 谷地(2分)
22.(1)甲处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2分)乙处河谷浅而宽,呈U字形(2分)。
原因:甲处河流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2分)乙处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侧蚀能力增强,沉积作用明显。(2分)
河口三角洲。(2分)
河流携带泥沙,搬运至河口;河口地区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4分)
(3)三角洲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2分)
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对河流进行拦泥蓄水,减少泥沙来源;海水侵蚀速度加快。(2分)
23.(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2分);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贫瘠。(2分)
(2)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