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金属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 B.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小
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2.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H2O=H2CO3 B.2HC1 +Ca(OH)2=CaCl2+ 2H2O
C.2KMnO4K2MnO4+MnO2+O2↑ D.2Na+2H2O=2NaOH + H2↑
3.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
4.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 ( )
A.Cu+H2SO4=CuSO4+H2↑ B.Fe+ Zn( NO3)2=Fe(NO3)2+Zn↓
C.CuCl2+2NaOH=Cu(OH)2↓+2NaCl D.Na2CO3+2KNO3=K2CO3+ 2NaNO3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用金属铜作导线
B.用浓盐酸作干燥剂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KCl固体 D.硝酸银溶液
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镁、铜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铜
C.若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一定有氢氧化铜生成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9.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二、简答题
11.请根据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2)请从分子原子的层面上解释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的原因_____;
(3)“釜底抽薪”灭火原理是_____;
(4)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锌粉所选药品为_____。
12.手推车是超市购物的常用工具,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标示的手推车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
(2)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________。
(3)生铁支架在春夏之季更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冶炼生铁,其化学原理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生铁制品不能与波尔多液长期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13.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铁的___性.
(2)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___.
(3)小倩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通一氧化碳?___.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A装置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你认为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并说明理由___.
三、推断题
14.将黄铜与铜互相刮擦,黄铜表面出现划痕( )
15.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G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通常条件下,A、B为液态,C、D、E、F为气体,G为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且A与B含有相同元素,E与F的元素组成相同。Ⅲ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反应⑦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3)物质C的用途有(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6.A~I都是你学过的物质。其中B为紫红色固体单质,E、F、H均为黑色固体且E、F为单质。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__,从物质分类看H属于____________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写出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H→C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指出G在自然界中转化为O2的途径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如图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和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这组仪器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③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第二小组的同学探究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如图甲、乙所示,分别向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塑料瓶中,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盖紧瓶塞,充分振荡,发现两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甲>乙。
①同学们发现乙瓶内液体出现白色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同学们看到甲瓶内的液体没有明显变化,小明同学想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他所想到的下列试剂中,不能得到结果的是_____。
A.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石蕊试液
D.硝酸钙溶液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Al、Cu、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已知:该实验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硫酸的质量、浓度均相同。)
(1)写出甲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甲、乙实验得出Al的金属活动性比Zn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甲、乙两个实验无法得出另外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小聪同学补充设计了丙实验来证明,他发现X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X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9.氢气是一种还原性气体。
①装置A 开始反应,锌粒表面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充分反应后,可以观察到氧化铜表面的现象为______,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 B 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I.制氧化铜:打开低压加热器,加热铜丝,发现铜丝表面变黑后停止加热,此时铜丝表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I.制氢气:必须待铜丝冷却至室温,才能倾斜装置使稀硫酸流入锌粒,开始反应,理由是______。
III.反应:应先对产生的气体进行______操作后,再打开低压加热器,加热铜丝,直至铜丝表面黑色物质消失后停止加热,取出铜丝,停止反应。
③请选择一套合适的装置______,并从实验装置和药品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______。
五、计算题
20.工业用焦炭还原100kg含Fe2O3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铁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解题步骤)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铝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易拉罐、瓶盖、食品包装袋、铝箔等。若能回收起来,既能回收非再生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全校每班中抽取二名学生家庭作调查,得:每个学生家庭一年内消耗铝约为0.5千克。假设全校一年能回收到1350千克废铝,废铝中含铝为80%,若全部和稀盐酸反应用于制取氢气,那么能制取氢气____千克?
22.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
(1)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多少 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书写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4)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2.7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B
6.B
7.D
8.B
9.C
10.D
11. 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清除可燃物 稀盐酸(合理即可)
12. 铝合金,生铁 塑料、橡胶 铝合金硬度大,更耐腐蚀、机械性能好(任答一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春夏之季空气更潮湿(或湿度大,水蒸气含量高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置换反应
13. 导热 CuSO4 先通一氧化碳 红棕色粉末变黑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不需要,因为未反应的CO进入B装置中,不会逸散到空气中
14.错误
15. H2O2 置换反应 供生物呼吸
16. CuO 氧化物 CuO +H2Cu +H2O CuO +H2SO4==CuSO4+H2O 置换反应 光合作用
17. 2H2O22H2O+O2↑ A、B、C
检查装置气密性 Ca(OH)2+CO2═CaCO3↓+H2O C
18.(1) 甲比乙反应更剧烈或甲产生气泡比乙中快
(2) Zn(或锌) 或
19. 产生大量气泡 由黑色变成红色 防止氢气与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验纯 B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用量少
20.解:设理论上可炼得铁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炼得铁的质量为56kg。
21.120
22.(1)温度;盐酸的浓度
(2)解:①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1g×48%=0.48g
设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y
48:32=0.48g:x x=0.32g
48:80=0.48g:y y=0.8g
②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1g 0.48g=0.52g
设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为z
108:204=0.52g:z z≈1.0g
则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0.8g+1.0g=1.8g
答: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0.32g;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1.8g。
23. 4Al+3O22Al2O3 ZnCl2、FeCl2 AB 0.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