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期天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和“惊慌”的意思相同,可用于相同的情境之中
B.“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和“我们要缅怀已逝的英烈”中“逝”的意思相同
C.“这件事情怨我”中的“怨”是“怨恨”的意思
D.“我被一些事绊住了,所以来晚了”中的“绊”有“束缚”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感彩和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你简直太能折腾了,这样难的事情竟能办成!
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和他做朋友呢?
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不及,你还往前凑。
D.小男孩走进店里,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也乱蓬蓬的。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那个星期天,“我”渴望母亲带我出去玩。
B.母亲因为繁重的家务一次次拖延,“我”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破灭。
C.母亲没时间带“我”出去玩,故意哄“我”。
D.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天色的变化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牢牢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星期六去?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夏天真美,是一首美丽的诗。”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清水涟漪的池塘中,那碧绿的叶子衬着那淡粉色的莲花。②望着满池的荷花,情不自禁地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千古名句。③阵阵花香袭来,身子的疲倦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感到特别清爽。④心中便充满感叹。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
6.课文综合回顾。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采用_______(倒叙顺叙)的写法开头,以“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我”从星期天的_______到________,一直到_______ ,最终却_______的故事。文章既写了一个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_____的“我”,又写了一位整天都在_______的母亲。
7.品析词句,完成练习。
(1)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天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这几句话通过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等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讲地再耽搁。
①“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盼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里通过写“我”蹲在母亲身边看着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法,真实自然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盼”的心情。
8.根据语境写出画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
(3)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
(4)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 )
(5)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山中的老杏树
①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扛着木棍,棍上挑着篮,上了南山。
②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③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④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⑤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9.课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
10.请你概括课文的内容___________
11.本文是用的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
12.这样的文章你还学过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huàn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猛摔猛砸东西。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地像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huàn( ) chuí( )打 qiáo( )悴
1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当一切恢复______(A.沉寂 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__(A.期待 B.央求)般的神色。
(3)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______(A.潇潇洒洒 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1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7.小练笔。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如果母亲此时准备放下手中洗着的衣服,领着“我”外出,“我”高兴了,再看到同样的景物时,会是什么感受?请尝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D
6. 史铁生 倒叙 盼 早晨 下午 天色昏暗下去 失望 失落无奈 忙碌
7. 跳房子 看云彩 焦急又兴奋 母亲带“我”出去玩 再不离开半步 再不把觉睡过头 衣服一洗完马上拉起她就走
8. 更加 泄气 吃不了 不可信 不用说
9.老杏树生长的环境、样子、味道以及老杏树的品质。
10.我遇到了没摘到杏子的二审,于是我去山里摘杏子。我看到了老杏树的样子也尝到了他美味的果实,由衷的产生了对老杏树的敬佩之情。
11.本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作者把想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某种事物中,让感情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
12.《落花生》《白杨》
13. 痪 捶 憔
14. A B B
15.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16.不好。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同时,“秋天”也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所以不能去掉。
17.示例:眼前的光线,刹那间变得明朗且柔和起来,日光穿透空气,投射在洗衣盆里,洗衣盆中的肥皂泡被投射进阳光的影子和我的笑脸,变得不再虚无缥缈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